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区域比较优势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研究

2008-08-20 17:32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 研究背景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国家明确提出了在“十五”期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围绕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各地区在制定“十五”发展战略时也将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作为“十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应该说,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得产业和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一发展思路是十分正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各地在制定产业政策时所确定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有很大的相似性。分析各省市的“九五”计划,可以发现:有22个省市将汽车产业定为支柱产业,有24个省市将电子产业定为支柱产业,16个省市把机械化工定为支柱产业。在“十五”发展规划中,虽然这一现象有所改观,但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如:绝大多数省市(无论是否具备相应的产业发展条件)都将电子信息、医药等所谓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十五”期间地区发展或者培育的重点产业。产业结构趋同既造成地区间的过度竞争,同时也造成资源(包括科技资源)配置的不协调及浪费。

  造成地区间产业同构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各地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不是从地区的比较优势出发,而是按照所谓的“高关联度、从而带动作用大”、“收入弹性高、从而未来增长潜力大”、“技术水平高”、“高附加值”等原则以及一切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来确定地区的主导产业。殊不知,用这些“理想产业”标准确定的产业或行业未必能在所有地区都获得地区禀赋的支持,而不能获得禀赋支撑的所谓“主导产业”不仅给区域发展造成损失,同时也为国内区域发展的分工与协调发展设置了障碍。这方面的教训是比较多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地区产业发展规划中,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并未发展起来(这些产业在资源的获得方面往往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而一些没有被列入重点发展的产业反而在不经意中发展壮大起来。

  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时,应该从比较优势出发。各地区真实的主导产业,即使不是全部,也应当主要是从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行业中产生。当然,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只能说明其目前的发展状况,为了继续保持优势,必须提高其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一点又与下面讨论的竞争优势有关。

  2 总体分析框架:产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2.1决定产业竞争能力的因素产业自我淘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与产业竞争力的内生更替密切相关,而产业竞争力是由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和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两方面因素所决定。比较优势最终归结为一国或地区的资源禀赋,竞争优势则与产业技术水平及制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只是被动地适应资源禀赋特点,而创造竞争优势则是主动地催生新的比较优势或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及技术优势的综合。因此,一个地区在选取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时,其发展战略目标应当是“有限目标,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有目的地退出和放弃那些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把发挥比较优势与提高竞争优势结合起来,一方面立足本地区的现实区情,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分工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依据产业竞争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通过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保持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

  按照上述理论框架,研究的思路可以概括为:首先确定各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到底有哪些,然后对这些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考察其竞争优势,为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一些依据。

  2.2地区比较优势产业的识别方法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的空间格局是自发形成的,无须政府计划者去进行优势产业的识别、规划以及利用产业政策推动优势产业的发展。国外关于国际及区际比较优势的研究课题,重点在于验证贸易理论和对贸易格局、分工格局的形成原因进行解释。在具体的研究路径上,则是通过国际市场呈现的贸易结构数据直接对优势产业进行判断。在市场条件下,厂商可以无障碍地直接根据各行业在不同区位的利润水平状况进行生产区位的配置与调整,地区优势产业正是庞大的厂商群体选择和竞争的结果。既定行业厂商的区位选择和既定区位厂商的行业选择,在地区间形成的具体产业活动的密度差异,也就是构成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异,赋予各个地区与其禀赋条件高度相关的、能够占有区外市场的优势产业。

  而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虽然政府的计划也强调生产力布局要遵循“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基本规律,但由于没有市场提供的合理的价格信号和区位成本信号,各地区的优势只能通过价格信号以外的途径进行“识别”,使得各个产业的区位优势以及各个区域的优势产业都难以得到合理的认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初期,虽然产品市场及要素市场开始形成,但由于产品和生产资料计划价格还相当普遍地存在,严重地扭曲着各地区的产品价格体系和各地区的区位成本信号。因此,虽然中央政府一再要求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要“发挥地区优势”,为了本地区的利益,依然出现各地区对“价高利大”产品生产的追逐,各地区纷纷把区域优势定位在“产业关联度高、从而带动作用大”、“收入弹性高、从而未来增长潜力大”以及一切被国家确定为主导、支柱、重点发展的产业上。由此形成种种“热点”产业的大规模重复建设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迅速深化。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大大提高,这主要表现在:

  (1)绝大部分产品的价格已经由市场决定,价格人为扭曲的现象已基本消除;

  (2)各个地区的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以及其他要素)报酬差异,大致反映了各地区要素边际贡献差异和供求关系差异,已经能够基本反映不同地区的真实区位成本;

  (3)市场参与主体中由于非国有部门成分的迅速成长,国有企业部门的相对萎缩,使得整个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理性化;

  (4)外国直接投资的介入、非国有投资者的壮大以及国有资本在竞争性领域投资的减少,使得我国竞争性资本投资的空间配置大多由市场完成。

  这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在具体产品市场份额争夺中,只有具备特定“要素禀赋优势”的地区才有可能为特定“要素密集度”的产业发展提供廉价要素组合的条件,才能提供特别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而只有那些能够凭借有利条件获得利润的厂商才能扩大其市场份额。因此,在大多数产品领域,对于既定的区域来说,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逐渐占有同行业更大市场份额的产业就是该地区所拥有的优势产业。这种较大份额既反映着市场对具体地区、具体产品的需求程度,同时意味着市场对具体地区具体产业(或产品)的认可程度。谁也没有理由拒绝和否认市场对地区优势的鉴别与判定。作为地区优势的识别者,不能撇开市场选择的结果,试图在厂商群体的选择之外,更“科学”地从各地资源禀赋或其他条件中找到有别于这个结果的“真实优势”所在。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应该从市场竞争格局中识别和判断区域的比较优势产业。粗略地说,我们可以根据各地区某种产业的市场份额来判定该产业是否是这一地区的优势产业。然而,由于区域规模的差异较大,直接进行市场占有率的比较会低估幅员较小区域的优势,因此应根据相对份额来判断区域比较优势。“区位商”正是反映一个地区产业比较优势的较好的指标。其定义如下:

  其中,i—表示第i个地区;j—表示第j个行业;L[,ij]—表示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指标;LQ[,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区位商。

  区位商是i地区j行业在本地总产出中的份额与整个j行业占全国经济产出的份额之比。其含义是:

  当LQ[,ij]>1时,意味着i地区的j行业供给能力除满足本地区需求之外,还可以对外提供产品,有对外扩张的能力,意味着i地区在j行业上具有优势地位;

  当LQ[,ij]<1时,意味着i地区的j行业供给能力不能满足本地区的需求,需要由区外调入;

  当LQ[,ij]=1时,意味着i地区的j行业供给能力恰好能够满足本地区需求。

  2.3产业竞争优势的衡量从本质上说,区域的比较优势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是指到目前为止区域在这些优势行业占有比其他区域更高的相对份额。这种优势能否继续保持下去则还取决于这些行业的竞争优势。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一个区域或企业基本的竞争优势有两种:一是低成本,二是差异化。低成本优势是指区域或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地进行设计、生产与营销同样产品的能力,价位一样时低成本将带来超额回报。差异化是指企业具备较其竞争对手在产品质量、特点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向顾客提供独特和优越价值的能力。当企业成本与对手相近时,差异化能给企业带来高价格,进而创造高盈利。两种竞争优势都能为企业带来较竞争对手更高的生产力。

  那么,如何获取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创新获取竞争优势。这里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制度创新。就企业而言,增加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投资,进行技术创新,将有助于企业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因此,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投入资金和人力,从事直接同企业经营活动和生存相关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特别是以新产品开发为主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一个区域中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该产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2000年全国R&D清查的资料,从产业的科技经费及R&D投入水平、产业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对各地区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进行分析。选取的指标有以下五个:

  (1)科技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2)R&D投入与工业增加值比例。

  (3)新产品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4)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

  (5)工程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

  我们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将各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的上述指标与该行业相应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从而考察各地区优势工业行业的竞争能力及持续发展能力。

  如果套用衡量比较优势时所使用的“区位商”的概念,这里我们测度竞争优势时实际上计算了各地区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科技区位商”,其目的主要是考察各地区经济上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上是否也具有比较优势,从而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3东北地区比较优势行业及其竞争优势分析

  东北三省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发展的步伐已经大大落后于其他沿海地区。为了加快东北的发展,党中央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并将其列为与西部大开发同等重要的战略举措。这里我们利用上述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来分析东北三省在工业领域里到底还有哪些优势行业,这些优势行业是否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及继续发展的潜力。

  3.1辽宁

  3.1.1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识别。表1是1996~2000年辽宁省工业行业的区位商的变动状态。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辽宁省优势工业行业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比较优势行业占的比重较低,从增加值看,只占该省全部工业的40%左右。这一比例与其他省市相比是比较低的,甚至低于一些西部省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辽宁工业在全国具有的比较优势不多。

  (2)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大多集中在一些资源依赖型行业。在占全省工业增加值40%的比较优势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29.5%,其余比较优势行业只占10%。

  (3)在部分装备制造业,如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只具有微弱的比较优势(两行业的区位商只略微大于1),且占本省工业的比重不到1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从市场的表现来看,原来在人们印象中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强优势的辽宁已经优势不再。

  (4)从区位商变动的结果看,大部分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区位商呈下降趋势。

  3.1.2从“科技区位商”看比较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辽宁具有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指标以及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比较的科技区位商见表1第4列。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在6个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

  技术创新水平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有四个: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橡胶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四个行业不仅具有比较优势,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从科技区位商的数值可以看到,其中橡胶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仅有微弱优势。

  技术创新水平低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有两个: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若用技术创新指数来衡量,这两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分别只有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75.1%和63.8%。这两个行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令人担忧。

  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仅有6个,且其中还真正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只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两个行业,看来辽宁这一老工业基地确实存在较大的问题。

  3.2吉林

  3.2.1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识别。从区位商判断,2000年吉林的比较优势工业行业有7个: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些行业既有依赖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又有一些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从区位商的变化可以看到,吉林省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

  (1)到2000年,虽然比较优势行业仅有7个(只比辽宁多1个),但是比较优势行业占本省的比重比较高(达到63%,远远高于辽宁省的水平)。这说明,从规模看,吉林工业的比较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2)大部分比较优势行业的优势呈现扩张之势。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两个行业的区位商下降外,其余行业的区位商均呈上升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九五”以来,吉林工业总体的比较优势在上升。

  (3)部分行业在全国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000年的区位商达到5.117,且占吉林工业的比重达到28.16%,这是吉林工业的首要支柱行业。医药制造业的区位商也达到2.726,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7.19%。

  3.2.2从“科技区位商”看比较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从表2中列出的吉林省具有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指标以及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比较的技术创新指数看,在吉林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中,技术创新水平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有两个:医药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这两个行业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技术创新水平低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有六个,其中食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只有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22.8%,在吉林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只相当于全国该行业平均水平的53.8%。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吉林首屈一指的支柱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还不到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在该行业中,吉林的三个科技投入指标(科技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R&D投入与工业增加值比例、新产品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该引起注意。

  3.3黑龙江

  3.3.1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识别。从表3可以看到,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一直是黑龙江的比较优势产业,而且黑龙江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也只有这三个资源依赖型行业,其他的重化工业及加工工业在全国并无优势。

  三个具有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5.8%,如果单从此数据看,似乎黑龙江的工业比较优势很明显。但是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行业的比较优势也将日趋减弱。从表3所列数据不难看出,这三个行业1996~2000年区位商的均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较大。这预示着黑龙江在未来的发展中存在着危机。

  3.3.2从“科技区位商”看比较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从三个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看,由于行业的比较优势呈萎缩状态,这三个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科技投入水平也较低,尤其是科技财力投入的水平与全国同行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这些资源依赖型行业进一步扩张的余地已经不大,对黑龙江而言,培育新的优势行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刻不容缓。

  4 关于振兴东北的一点思考

  通过对东北三省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识别以及对各比较优势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发现东北地区的优势工业行业的一些特点:

  三省在一些自然资源依赖型行业均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优势行业的发展余地已经不大。从前面我们对三地区资源型行业区位商的分析可以看到,它们的区位商都呈下降趋势。

  许多人认为,东北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确实,在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政府以行政计划的力量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东北三省就是实施这一战略的主要基地之一,特别是一些重型装备制造业、精密仪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主要建立在东三省。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东三省靠计划形成的优势逐渐消失,现在东三省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已经不明显。真正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只有吉林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而且其技术创新水平偏低的状况若不解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它的持续发展能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东北地区迎来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较多,从总体上看,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1)加强战略分析和长期规划,重新评估发展的条件和发展目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是长期以来不断积累形成的,解决这些问题应当从长计议。环境条件的变化,要求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的基础、条件和目标进行重新评估。特别是应当深入分析和研究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长期规划,确定要支持和发展的重点领域。例如对于装备制造业的优势的看法。如我们前面所述,大部分人都认为,东北在此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但我们的分析发现,若用市场表现来衡量,东北在此行业已经无多少优势可言。实际上,现代装备制造业对产业化分工协作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内的企业大而全,小而全,企业间条块分割,形式上看一个区域内集中了大批同行业的企业,但专业化分工程度很低,并未形成“产业集聚”。实际上,装备制造业的产业中心可能已经转移到其他区域。

  (2)弱化政府“改造主体”的角色,将选择产业的权力还给市场。在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到底要以哪种产业为主导,以前往往是由政府来进行规划。但是许多地方的经验已经证明,政府往往事先是说不准的,许多原先被政府看不见或看不起的产业,反而发展得很好;一些政府刻意去培育的产业,却往往并未发展起来。因此,在振兴东北的过程中,应该弱化政府“改造主体”的角色,将选择产业的权力交给市场。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吸引资源的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