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摘要】本文从2006年深市上市公司年报中随机抽取了290家样本进行多元回归研究,以分析新准则实施后股东权益变化的幅度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我国的准则制定机构与投资人应对实施新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均有提升这一现象给予必要的关注。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着眼于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同时对现行的财务报告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显著改进。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而新会计准则带给企业最为显著的影响则是股东权益的变化,只是影响到底有多大?主要因素是哪些?目前还没有人能够给出客观的评价。
按照证监会的要求,上市公司2006年的年报编制仍执行原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但要列报披露新旧会计准则所产生的股东权益差异,此项要求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二、新旧会计准则(本文旧会计准则涵盖了上市公司执行的原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差异及研究假设
(一)关于股东权益差异的研究假设
新会计准则是对旧会计准则的重大改革,所涉及到的领域也是多方面的,对企业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假设:
H0:新旧会计准则下的股东权益会存在显著差异。
(二)产生差异的因素以及研究假设
1.长期股权投资差额
按照新会计准则,产生差额的有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和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笔者提出假设H1。
H1:长期股权投资差额会影响股东权益差额,但无法给出相关性的符号。
2.拟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计量。由于最近几年全国房价的普遍上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已严重偏离实际,将会导致企业的净资产和当期利润大幅提升。基于此,笔者提出假设H2。
H2:拟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与股东权益差异显著正相关。
3.因预计资产弃置费用应补提的以前年度折旧等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将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并补提以前年度折旧,因此会导致企业净资产的减少。基于此,笔者提出假设H3。
H3:因预计资产弃置费用应补提的以前年度折旧等与股东权益差异显著负相关。
4.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辞退福利
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辞退福利将会导致企业负债的增加,同时会减少企业的股东权益。基于此,笔者提出假设H4。
H4: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辞退补偿与股东权益差异显著负相关。
5.股份支付
按照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股份支付计入负债,因此会减少企业的股东权益。基于此,笔者提出假设H5。
H5:股份支付与股东权益差异显著负相关。
6.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重组义务
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重组义务将会导致企业负债增加,股东权益的减少。基于此,笔者提出假设H6。
H6: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重组义务与股东权益差异显著负相关。
7.企业合并
新准则规定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其中产生差异的有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商誉账面价值和根据新准则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前者会增加企业的股东权益,后者会减少企业的股东权益。基于此,笔者提出假设H7。
H7:企业合并会影响股东权益差异,但无法给出相关性的符号。
8.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这类资产主要是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由于最近两年国内股市的大涨,该类资产大多会产生增值,会导致企业股东权益的增加。基于此,笔者提出假设H8。
H8: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股东权益差异显著正相关。
9.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会影响企业的股东权益,但影响方向不能确定。基于此,笔者提出假设H9。
H9: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会影响股东权益差额,但无法给出相关性的符号。
10.金融工具分拆增加的权益
金融工具分拆增加的权益会增加企业的股东权益。基于此,笔者提出假设H10。
H10:金融工具分拆增加的权益与股东权益差异显著正相关。
11.衍生金融工具
按照旧会计准则的规定,衍生金融工具在表外披露;新会计准则将其纳入表内列示,这些将对企业股东权益产生影响,但衍生金融工具是把双刃剑。基于此,笔者提出假设H11。
H11:衍生金融工具会影响股东权益差额,但无法给出相关性的符号。
12.所得税
新会计准则规定:引入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对于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明确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基于此,笔者提出假设H12。
H12:所得税会显著影响股东权益差额,但无法给出相关性的符号。
13.少数股东权益
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少数股东权益计入股东权益,这将引起企业股东权益的增加。基于此,笔者提出假设H13。
H13:少数股东权益与股东权益差异显著正相关。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从2006年所有深市上市公司年报中选取样本。在深市所有上市公司中,剔除了金融业上市公司以及股东权益为负的上市公司后,从中随机抽取了29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全部来自巨潮资讯网披露的上市公司的年报,全部数据均是手工收集,数据处理软件是Excel2003和Stata。
1.变量定义(表1)
2.研究方法与模型
为了检验新旧会计准则是否对股东权益产生实证性差异,笔者分别应用t检验和非参数对比检验;为了研究新旧会计准则下影响股东权益的因素,笔者设计了以下的多元回归模型:
Nog=a0+a1Li+a2Lh+a3Ff+a4Fp+a5Sg+a6Fo+a7Cm+a8Fa+a9Fd+a10Ao+a11Ft+a12T+a13Ls+ε
3.描述性统计分析(表2)
从表2来看,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股东权益约占企业本年资产的46.87%;按照新会计准则,所有权益约占企业本年资产的50.49%,新旧会计准则下的股东权益存在差异。二者之间的差异平均占企业本年总资产的3.62%,这样只是由于会计政策的变化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提高了盈余水平。从产生差异的因素来看,主要少数股东权益、所得税影响较大,分别占本年总资产的3.48%和0.7%;而长期股权投资差额、拟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辞退补偿、股份支付、企业合并、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工具分拆增加的权益、衍生金融工具等影响占企业本年总资产的比例较小;其他存在差异的因素没有对股东权益产生影响。
(二)实证分析
1.对股东权益差异的检验(表3)
注:T值为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量,Z值为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统计量。Oe为现行会计准则下的股东权益,Ne为新会计准则下的股东权益,为剔除企业规模的影响,为股东权益与企业本年总资产之比。
从新旧会计准则下股东权益是否存在差异的检验结果来看,无论是t检验还是非参数检验,都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即新旧会计准则下的股东权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新会计准则下的股东权益显著高于现行会计准则下的股东权益。
2.对产生差异的因素的检验(表4)
从表4的多元回归统计结果可知,少数股东权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1%的水平上显著影响股东权益差异,二者呈现正相关,支持笔者的原假设;所得税也在1%的水平上影响股东权益的差异,二者呈现正相关,表明按照新会计准则会产生较大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金融工具分拆增加的权益在10%的水平影响股东权益的差异,二者呈负相关,与笔者的原假设相悖;因预计资产弃置费用应补提的以前年度折旧等、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重组义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等没有对股东权益差异产生影响;其他影响因素没有通过T检验,即没有对股东权益的差异产生显著影响。
笔者将通过检验的四个变量进一步采用逐步回归法,检验哪些变量对于股东权益差异的解释能力最强(见表5)。
从逐步回归结果来看,正如描述性统计结果一样,少数股东权益是影响股东权益差异的最重要变量,其对股东权益差异的解释能力约为48.81%。不过,其他变量,如所得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工具分拆增加的权益等因素也对股东权益的差异有显著影响。这四个变量对股东权益差异的解释能力合计约为61.36%。
四、结论
本文主要在财政部颁布新会计准则的背景下,考察了新旧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差异以及产生股东权益差异的影响因素。通过实证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一)新旧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的股东权益存在实证性差异
新会计准则下的股东权益明显高于现行会计准则下的股东权益,平均产生的差异大约占企业本年总资产的3.62%。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提升企业的股东财富水平,而这种差异仅仅是因为会计政策的不同产生的。
(二)影响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差异的因素主要有少数股东权益、所得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工具分拆
其中少数股东权益的影响最大,平均占企业本年总资产的3.48%;其他因素没有对股东权益差异产生实质性影响,且各公司差异较大。
(三)新准则的实施不仅会对股东权益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会对实施当期的盈余水平产生较大影响
因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是通过影响损益从而影响股东权益的。
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和资本市场环境下准则制定机构与投资人应给予必要的关注。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王军.认真学习贯彻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持续发展.会计研究,2007.1.
[3] 刘玉廷.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架构、趋同与等效.会计研究,2007.3.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