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浅议知识经济与会计改革

2009-03-02 10:01 来源:张晓静

  摘要: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是沟通企业与市场的桥梁,其产生和发展是与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环境呈现出知识经济的特征,这种新的经济环境将对现行会计理论产生冲击,从而引发会计领域的改革。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改革;会计理论;会计假设;会计处理方法

  一、知识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知识技术的发展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年度报告中对知识经济做出了明确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基础,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条件,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首要生产要素等,知识将在社会生产和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并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根据OECD有关知识经济指标显示,全球在研究与开发上的经费投入已达4390亿美元,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8%。美国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70~90年代为70%—80%,信息高速公路联网后,将提高到90%,其中约1/3是由信息产业带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的调查报告还指出:占有知识上的差距,最终将导致国与国之间在竞争力方面的差距。

  由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可知,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完全不同于以土地和劳动力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也不同于以资本和技能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因此,知识经济具有以下本质特点:

  (一)知识资本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起主导作用的资本不再是农业社会的土地和工业社会的金融资本,而主要是知识资本。知识作为生产投入越来越重要,知识投入可以代替物资投入,并可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二)知识价值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逐渐由劳动或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演化,知识产品是知识经济最有代表性和最有竞争力的产品,知识价值在企业生产产品的总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成为衡量商品和服务有效性的重要原则。例如,以计算机软件产品为例,产品中物资消耗成本占产品价格的比重微不足道,决定这种产品价值的主要是其中包含的人的创造力和领先技术。

  (三)资产无形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提高到空前的高度,无形资产的地位日益提高,相对于厂房、机器设备等硬件资产而言,知识资本、知识产权、技术、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才是企业未来资产价值发展的动力所在,在企业资产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硬性资产和软性资产相结合构成企业的整体价值。

  (四)生产松散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传输流畅,大工厂、大车间流水批量生产将解体,取而代之的是分散于各个作业点的小组式的柔性型生产,甚至出现“无实体公司”。如果业务需要,这些公司可能把数以百计或千计的个人通过网络联系起来一起工作,待业务完成后就解散。

  知识经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那种大规模工业生产时代已接近尾声,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已经迈进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大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都愈加广泛和深入,知识经济的浪潮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不仅面临着无限的机遇,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处于不败之地,就要未雨绸缪,在各项制度、法律建设上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由此,传统会计理论作为工业经济时代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正与日益壮大的经济形态发生矛盾,面对知识经济的冲击,会计这种商业语言的变革与升级已成为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二、传统会计理论与知识经济时代的矛盾及发展趋势

  (一)会计四大假设所受到的冲击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观念的转变是以企业组织方式和运行方式虚拟化、网络化为前提的,同时企业虚拟化、网络化也是这种转变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虚拟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形式的一个发展趋势。企业雇员利用飞速发展的电脑网络和现代通信提供的方式进行虚拟操作,可以使企业充分利用其他组织所拥有的资源。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而言,虚拟企业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具有较强的变动性,它的核算将违背传统会计核算的基石——会计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在知识经济时代将不再普遍适用。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工作的特定空间范围。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结构和功能具有稳定性,每一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和报告应予以揭示的对象,从而在记录、报告自身主体的经营活动时,将主体所有者及其他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排除在外。而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企业的出现,使会计主体的这种物理意义上的空间界限很难明确。

  2、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也面临挑战。企业经营从存续时间来看,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会持续经营下去;或是在近期可能面临破产清算。这两种情况下,会计核算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传统会计都是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的,即会计持续经营假设。同时为方便分散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人们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各个相等的期间进行会计核算,这些都是与传统的企业形势相适应的。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快速更新、扩散,使得网上公司只是短暂的从事经营活动,适时进入、转换和退出。不具有持续经营的稳定状态,这样会计上就要放弃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的基本假设前提,而改用清算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

  3、货币计量假设在知识经济时代也不完全适用。货币计量假设只限于那些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但是对于知识、智力、信息等要素目前还很难用货币准确衡量。同时,诸如网上银行、电子货币、电子钱包的出现,对传统的货币观念也产生了冲击。

  会计假设是决定会计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制约条件,会计核算只有先明确有关前提,会计人员才能据以选择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核算才能正常进行,才能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假设的冲击必然引起会计理论的重大变革。

  (二)对传统会计等式的冲击

  工业经济时期,传统的经济理论尚未对人力资产、知识产权资产等经济理论进行研究,因而以其为基础建立形成的传统会计理论也就并不涉及人力资产、知识产权资产的核算问题。但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经过高等教育和培训的专门技术人才和科学研究人员,这就使企业人力投资数额迅速加大,企业管理从重视物资管理转向更重视人的管理,不仅核算各种人员的投资成本,还对人力投资的经济效益进行核算,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投资作为人力资产须对传统会计理论的资产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

  传统会计处理将人力资源的获得和开发支出都作为当期费用,而不是将它们资本化并摊销于预计的服务期间,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数据失真,在人力投资支出占企业总资产比重较小时,不会对企业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多是以提供科技、专业服务为主,其经营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的个人能力,而用于物质资产的投资相对较少,如果将人力资产忽略不计或不将其作为一项重要资产单独列示,都会使财务报告难以正确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也就难以据其对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做出评价。而信息的偏差,会导致决策的失误,所以将人力资源作为一项资产反映有其必要性。

  另外,与人力资产并重的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组织管理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都将成为企业据以维持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资产因素。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资产的确认应打破传统会计理论的有形资产主体假设,建立有形资产与知识资本共同构成企业资产的理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由对物质资产的依托为主转变为以人力资产和智力资产为中心,物质资产的所有者对企业税后利润的所有权受到冲击。在知识型企业中存在着四类参与者,即生产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者决定如何生产,创新者成为企业增量知识的创新者,决定生产方向,物质资本所有者提供资金。企业除付给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一笔正常的薪金外,对于税后利润既要按投资比例在所有者之间分配,还要按知识投入进行劳动者权益分配,使会计理论权益的概念不再局限于传统会计理论中所有者权益。

  由以上分析可见,传统会计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了更广泛的内容,进而使传统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应补充为“资产=有形资产+知识资本=负债+所有者权益+劳动者权益”。

  (三)对会计处理方法的冲击

  知识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由传统的标准化、集中化转变为非标准化、分散化,传统的会计处理方法不适于新的生产方式,这样就对会计的处理程序及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1、传统的会计成本分类与分配方法已无法准确提供企业成本信息。现行的成本分配方法,如分批法、分步法是在工业经济中产品单一、批量化条件下产生的。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个性化是显著特征,企业以消费为导向进行生产,其生产工艺,原材料的耗用结构和数量、生产工时等各有差异。这样,传统的成本分配方法也应随之进行改进,例如,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作业成本法为产品成本分配拓展了一种新的理念。

  2、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情形,对这些不确定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恰当,严重影响企业信息质量。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时代下,收益与风险的相关系数呈最大化,企业的收益直接与其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息息相关,高新技术的投资开发构成企业投资主体。传统会计理论中把研究与开发支出计入“管理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处理,这种处理方法适用于研究与开发支出占企业总支出比重较小的情况,但是,它无法衡量每项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收益与风险。在知识经济形态下,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应该作为一项投资,对其产生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并对其风险进行相应评估。

  3、传统的企业利润分配方法在知识经济时代难以保证合理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知识经济形态下,知识产品不受自然资源有限性的限制可以重复使用,其成本不断降低,收益递增规律代替了工业经济中的收益有限性。加之市场对产品的淘汰速度加快,导致企业的收益具有不稳定性。从而使利润分配者无法保证稳定的利润。另一方面,企业利润分配基础不再局限于所有者、投资者、生产者之间,对于知识拥有者除其获得的正常薪金之外,还要求参与利润的分配,建立一种以知识为依据的分配体系将更有利于协调企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基于以上各方面因素影响,可以预见,会计报告系统与会计报告也将从传统会计侧重于可靠性转向更加侧重于相关性。

  综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结构,并且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运行形式。这一跨时代的变革对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也相应提出变革的要求,会计作为社会经济的服务工具,必然要随着经济运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为服务于知识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会计理论的变革与发展也应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企业会计制度讲解[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李若山,刘大贤.审计学——案例与教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王宪磊.全球“新经济”的发展[J].税收与经济文摘,2000(8).

  4、电子商务与税收课题组.对网络游戏“虚拟物品”交易税收问题的探讨[J].税务研究,2007(4).

责任编辑: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