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事项会计:一个谬误

2009-04-29 14:36 来源:陈炳辉 任世驰

  【摘要】事项会计是与传统“价值法”会计相区别的另一种会计模式,而会计的本质是确定资本收益,会计的核心是计量,通过计量确定收益,事项会计是对会计本质规定性的颠覆,不具有科学性。因此作为通过计量确定财富增值(即资本收益)的会计,只能以财富的化身——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随着货币经济向信用经济转化,选择合适的信用计量单位,通过对信用的计量确定资本收益,将是会计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事项会计的产生背景与基本原理

  自从1969年美国勘萨斯大学乔治·H·索特教授发表论文《基本会计理论中的事项法》(GeorgeH. Sorter,1969),正式提出“事项会计”思想以来,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事项会计理论曾在西方会计理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关于这一会计理论的研究与讨论在西方主流会计刊物上才逐渐减少。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进事项会计思想以来(据笔者查证,国内最早介绍事项会计的是顾抗、袁树民),在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导致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大量学者对事项会计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将其作为21世纪会计发展的方向进行介绍和推广。如何客观、理性地正确认识事项会计,显然已经成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索特认为,现行财务会计使用的是价值法,其目的在于确认资本的最佳收益,需要按照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原始数据)进行一系列的确认、计量、分类和汇总,仅提供价值信息;事项会计则要求会计人员尽可能提供“原汁原味”的、全面而且原始的事项信息,由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各取所需。

  相对于现行财务会计,事项会计的对象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多种计量属性并存,从多个方面全面地记录经济事项;二是将不能用货币计量、原来不作为财务会计核算对象的经济业务,用各种可计量单位予以计量,原原本本地记录,从而将他们一并纳入会计核算范围,使会计核算更加全面完整。

  事项会计可以在无法确切定义和描述会计信息使用者各不相同的决策行为方式和决策模型的情况下,真正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个别的决策需要,避免现行财务会计主观地仅仅对经济业务的价值属性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确认、计量、分类和汇总,避免遗漏信息使用者真正需要的一些非货币会计信息。事项会计认为,从不同信息使用者的角度观察,每一项经济活动都可能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不同的意义有着不同的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事项会计就是要通过对同一事项提供全方位的原始信息,由使用者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满足自身各种可能的决策模型对相关经济信息的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目标。

  事项会计强调信息越“原始”越好,因为信息越深加工,加工后的信息中掺杂加工者的主观意志和偏好越多,信息就可能失真越多。

  事项会计上述思想的科学性如何?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和判断事项会计呢?

  二、事项会计:一个谬误

  (一) 从会计的本质与目标谈起

  实际上,最本质意义上的会计,是一个从微观上计量投入与产出,进而确定微观主体经济效益的工具,这也就是索特所说的“现行财务会计的目的在于确定资本的最佳收益”。准确的表述应该是:现行财务会计的目的在于最佳(即准确)地确定资本收益。会计就是因这个规定性而产生,并且因这个规定性而存在、发展,离开了这个规定性,会计就不再是会计。从这个角度看,无论什么时候的会计,最本质的规定性都是“确定资本的最佳收益”(最佳地确定资本收益),也就是计算资本保值与增值,即资本保持。

  会计确定资本收益的本质规定性,实际上可以从各个方面得到佐证。各种会计准则的制订,从根本上看,其实都是围绕如何准确计算损益(资本保值增值)而进行的。即使当今流行的“经济后果说”强调会计核算要考虑经济后果,也只不过是强调不同会计处理方式会导致不同的利润(或资产)——从而使净资产出现差异,而利润不同,经济影响不同,这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说明了会计的本质是确定利润(资本收益)而已。

  (二)从会计的本质与目标看事项会计

  从会计最本质的规定性即准确地确定资本收益看,事项会计将会计简单地看作,为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信息系统,将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当作会计的终极目标,脱离会计计算资本收益这一最本质的规定性,以为只要提供各种原始的事项信息就是会计,显然是对会计的一种简单肤浅的认识。作为确定资本收益的会计,其对收益的确定是通过计量来完成的。会计是一个通过计量确定收益的工具,而决不仅仅是提供会计信息的系统,提供会计信息不过是会计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收益确定以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附带步骤而已。会计所确定的收益,是其所提供会计信息最核心和最根本的内涵,不报告收益的会计信息,无疑只是一个徒具形式的驱壳而已。关于(财务)会计的这一最本质规定性,有学者将其概括为财务会计的核心是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两根柱子”。实际上,从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的历史看,资产计价不过是收益确定的另一种方式而已,所以(财务)会计实际上是收益确定一根柱子。(关于资产计价是收益确定的另一种方式,请参看收益确定的“资产负债观”)。

  可以想象,当事项会计真的成为“会计”,不需要专门的复式记账方法,不需要计算确定损益(资本保持与增值),也不需要价值计量,只需要将经济事项按其本来面目(多种特征)分别用不同的计量单位计量,并简单分类与汇总,分门别类地提供一类一类经济业务的原始信息时,会计将回到或更接近于简单统计的范畴。作为资本收益计量工具这一本质意义上的会计就不复存在了。

  但是,追逐利润(即财富积累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是个人、企业乃至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主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而作为确定资本收益工具的会计,因服务于人类社会的这一根本需要,所以对人类社会须臾不可或缺。一个社会没有确定资本收益(资本保值增值)的会计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当事项会计取代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会计”不再计算确定资本收益时,作为确定资本收益的会计必然以另一种面目重新出现。而那个时候的事项会计,实际上已经不是会计了。

  (三)会计:为什么必须是货币计量

  会计是通过计量来确定会计主体损益(资本收益)的。而会计计量,长久以来是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对价值进行计量。那么,现代会计为什么必须是以货币对价值的计量呢?是否可以按照事项会计的思想,以包括货币在内的多种计量单位不分主次同时对经济事项进行计量呢?答案是否定的。

  从会计发展史上看,在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以前,是漫长的、以各种不同的实物量“自发地”作为计量单位的时代。即使在借贷记账法出现以后的相当长一个时期,会计仍然使用各种不同的实物量作为计量单位。以实物量作为计量单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会计只能计算实物量的变动,而不能或不方便计算财富增值。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会计作为计算财富增值(即资本收益)的工具,必须寻求能够尽可能直接计量财富增值的计量单位,而不是以实物量单位计量实物数量的变动。货币在会计上作为统一计量单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物物直接交换的经济即实物经济和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货币经济两种经济形态。实物经济由于必须依赖交换双方彼此需要对方的产品为前提,因此严重地阻碍了交换的进行。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货币经济取代实物经济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经济的形成,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发挥职能,使财富的度量、流通和积累都以货币作为最终的工具和对象。当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出现以后,货币就成为了社会财富的化身。会计作为确定资本收益(即财富增值)的工具,就必须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财富增值的具体表现形式——即价值及其增值进行计量。

  事项会计按事项多方面的属性分别采用不同计量单位进行计量,同时提供多种计量属性的“原汁原味”的事项信息,如果它仍然保持会计确定资本收益这一本质规定性,那么它实际上是与实物经济相匹配的一种会计模式。这已经是被历史淘汰的一种原始、落后的会计模式(如前所述,如果事项会计不保持确定资本收益的本质规定性,那么它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会计了)。与货币经济相适应的、作为确定资本收益(财富增值)这一本来意义上的会计,必须是对价值及其增值的计量,价值的计量尺度是货币,因此必须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三、从事项会计谈开去

  从会计的本质规定性以及经济发展规律看,事项会计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当然更不是未来会计发展的方向。从事项会计理论中,笔者觉得有三点是值得思考的。

  (一)事项会计是针对“价值法”会计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理论

  传统意义上的“价值法”会计,其问题并不是出在货币计量上,而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的计量导致资本收益的确定不够准确真实。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分离是其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所谓会计信息不具有相关性,归根结底也由此而引起。这就提醒我们,会计作为确定资本收益的工具,在货币经济时代虽然必须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但在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时,必须以保证准确地确定真实收益为基础和前提。会计一天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就一天不能逃脱被攻击的宿命,会计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改进和完善。

  (二)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人归根结底是根据资本收益做出自己的决策的(根源于经济利益驱动)

  关于资本收益的信息越详细、充分,决策就越准确。从这个角度看,事项会计的思想有一点是可取的,那就是在信息时代,计算机为大量信息的高速、便捷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因此,为提供更充分的有关资本收益的信息,方便使用者对资本收益更全面、透彻的了解,会计可以对有关价值信息进行多种加工和组合,提供各种更详细的指标,以对资本收益进行更透彻清晰的报告和解释。当然,这样的处理也不排除使用必要的非货币指标(实际上,传统会计并不排斥非货币指标的使用,比如它一直要提供实物数量指标,工时指标,等等)。

  (三)从前述分析看,会计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的发展变化,是与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

  从经济发展形态看,货币经济以后的再一种经济形态的出现,必将带来会计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的改变。因此,研究经济形态的发展趋势,从中观察会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是科学、可行的途径。

责任编辑: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