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3 14:25 来源:尉然
摘要:所有者权益是会计学最基本概念,并是会计计量最终归属和结果。因此,所有者权益计量的是否准确、真实,不仅影响股东的权益,而且还决定它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有用。实际中我们发现会计计量的所有者权益与股权价值相差较大,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公允价值 所有者权益 问题探讨
所有者权益是会计学最基本概念,也是会计主要的要素之一,与资产、负债共同构成的会计等式,成为财务会计的基础。所有者权益是会计计量的最终归属和结果,也是所有权理论经营的目标,因此,所有者权益计量的是否准确、真实,不仅影响股东的权益,而且还决定它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有用。
一、问题提出
所有者权益是会计计量的最终归属和结果,因此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尤为关键。但实际中我们发现会计计量的所有者权益与股权价值相差较大,也就是说会计计量的所有者权益价值不能反映所有者权益自身的真实价值,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无法让投资者进行决策,分析。因此,有必要对现行所有者权益的计量进行剖析,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认为,现行的所有者权益计量存在以下问题:
(一)、计量存在逻辑矛盾。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所有者权益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即形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其形成依据源于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即:企业的资产最初来源于股东的投入和借款(负债),即形成了资产=负债+股东股本,如果企业在经营中形成了利润,没有分配的话,则形成留存收益(再投资),即形成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由于这种再投资是有现金流入的,故最终又形成了资金来源=资金运用。然而,现行会计准则将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视为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计入所有者权益当中,由于这种利得或者损失尚未实现,故未形成实际意义上的现金流入。故最终不能形成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存在逻辑上的矛盾;
(二)、实收资本不等于股本。现行准则规定,上市公司发行股票,溢折价计入资本公积科目反映,形成了实收资本的情况与股本的不一致。例如:A公司发行新股,票面金额1元,发行价5元,发行数量1亿股,投资者全部认购完毕,现行的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5亿元 贷:股本1亿元 资本公积4亿元,我们发现公司实收资本5亿元,被分拆为股本1亿元,资本公积4亿元,其目的便于股份的确定,但是也不应该违背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公司实收资本5亿元,与未上市之前不同是公司股权价格发生变化,即溢价发行时,公司的原始股发生升值,折价发行时则发生贬值。因此,不管溢价或者折价发行,不应该影响实收资本(股本)情况。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股本是计量股东投入资本的情况,而不是计量股份的多少。因此,现行股份发行的会计处理不符合客观现实;
(三)、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能否计入所有者权益值的商榷。第一,资产、负债价格变动不是股东的投入资产。资产、负债价格变动与自创无形资产都不是股东的投入,但自创无形资产确实是一种资产,投入的成本已经在经营利润中扣除,且有证据表明它创造了现金流入,其价值最终归属股东所有,而资产、负债的价格变动是常态的,不能表现为资产形态;第二,资产、负债价格变动是否真的产生利得、损失。即是否会影响资产、负债的未来经济利益,如果对未来经济利益不产生影响的话,则价格的变动不应该是利得、损失,则不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科目,而是反映在价值变动科目;第三,这种利得、损失计入所有者权益后,反映的信息是否真实、有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企业在持续经营条件下,股东不允许退股,只能进行股份转让,因此,所有者权益中体现的股东清偿权是无法实现,也无根本之意义,一旦公司发生资产兼并、重组、破产、清算情形时,也就丧失了会计计量、处理的假设前提,这样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价值最终由市场交易决定,而不取决会计计量结果,因此会计报表上所提供的所有者权益会计信息基本无效。换而言之,企业在持续经营状况下,会计计量没有必要也无法计量所有者权益的清偿价值,会计计量的本质是真实反映所有者权益的现实价值;
(四)、净资产是否等于所有者权益。现行的会计理论将净资产等同于所有者权益,即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应享的剩余利益。我们认为,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在会计理论上应不是同一概念,如是同一概念就没必要有二个名称来表达同一属性及概念,理由如下:1.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应有所不同。企业整体资产价值观下的净资产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过去形成或已实现的应该由所有者享有的经济利益。说的更通俗些,它是企业过去形成自创无形资产及所有者投入的成本包括所含的机会成本,商誉虽然在名义上不是投资者的投入,但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商誉付出了一定的成本,这种成本已从企业利润进行了扣除,所以,这种自创无形资产也是所有者的投入。同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股价是投资者的机会成本,当股权市价高于其内在价值,投资者就要考虑卖出股份,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投资者就会投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在会计计量上是二种不同的概念,净资产因而不等于所有者权益;2.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不是所有者权益自身的变动。现行的会计准则将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视为利得或者损失计入所有者权益当中,也就是说将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视为所有者权益价值变动;我们认为,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不是所有者权益自身的变动,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其价值变动就是股票市价的变动,对非上市公司来讲,应采用技术的方法估算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变动;
(五)、法定公积金规定是否合理。公积金是指公司为增强自身财产能力,扩大生产经营和预防意外亏损,依法从公司利润中提取的一种款项,不作为股利分配的部分所得或收益。主要用于:弥补公司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转增公司资本。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分配当年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法定公积金。但是未规定企业现金留存比例,即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在此次金融危机背景下,许多企业就是因为盲目扩大再生产,致使其产能过剩,现金断裂,最终破产。因此,建议法定公积金增加现金留存比例,或者改为风险金管理。
二、解决方法
由于在所有者权益计量上存在诸多问题,为了确保所有者权益计量的科学性、准确性,提出以下解决方法。(一)、在新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由于强调会计要素在同一时点的市场价格,因此,所有者权益不宜再是资产减负债的余额,即形成资产市价=负债市价+所有者权益市价(股权价值)+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变动的会计等式,该等式客观、真实地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格,提供了有用的会计信息,具有很强的可靠性、相关性,便于投资者投资、决策;(二)、在新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由于计量是所有者权益的市价,因此,应增加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变动科目,以反映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变动情况;(三)、新股发行不管是否溢(折)价发行,均应按实收资本情况计入股本科目核算,换言之,资本公积科目不再反映股本的溢折价发行情况;(四)、在新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所有者权益应按市价计量,因此,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不再是所有者权益价值变动,故不应该计入所有者权益科目,而是计入价值变动这一新的会计要素科目,也就说应会计要素应增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价值变动科目,以保持会计等式的平衡性;(五)、在新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企业的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市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变动。即净资产不等于所有者权益;(六)、由于现行法定公积金的规定,确有不完善之处,建议企业建立风险金制度,企业应每年按税后利润计提风险金,纳入所有者权益内核算,风险金计提到股本为止,风险金主要用于弥补亏损、归还借款、赔付等风险性支出。我们认为,现行会计准则对金融企业及特殊行业有提取风险金规定,而现行的法定公积定义类似于风险金,可以考虑将法定公积变更为企业风险金进行管理。
三、结语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与传统会计理论最大的不同,更强调会计要素在同一时点的市场价格,因此在所有者权益的计量上应该采用市价计量,因而产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价值变动科目,换言之,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不再视为利得或者损失计入所有者权益科目,以保证会计要素在逻辑关系上的一致性,因而其提供会计信息具有可靠性、相关性,便于投资者投资、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经济科学出版社,1-6
2会计历史与理论研究,王光远.福建教育出版社
3.于玉林。现代会计结构论。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陈国辉。会计理论体系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