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5 09:28 来源:黄辉 操乐东
会计信息消费是指会计信息消费者对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选择与分析,对企业的经济状况、发展前景及对消费者自身产生的影响作出判断的行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机构和个人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信息消费者,会计信息消费逐渐成为机构和个人信息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会计信息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消费客体的问题
会计信息消费客体即会计信息消费指向的对象——会计信息产品,目前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产品还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会计信息一般指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及其他披露文件。人们获得的会计信息主要是公司通过公开媒体或指定渠道披露的。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一般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于某些新出现的情况,会计准则没有给予一定的规范,致使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中可能不包括一些新出现的会计事项。另外,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是针对广泛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一般都较为笼统,不具有针对性,无法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定需求,影响这一部分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由于企业的相关利益者主体有高低之分,会计信息消费也因此有高低之分,有的消费具有较高的层次,有的则表现为较低的层次。整体的信息消费高于局部的信息消费,上级的信息消费高于下级的信息消费,集体的信息消费高于个体的信息消费。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特别是在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消费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大大提高了,不仅要消费财务会计信息,也同样要求消费非财务会计信息。由此,只有尽可能地满足那些较高层次的会计信息消费者的消费要求,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较大的会计信息价值,但实际上会计信息消费者的消费满足程度却受到了会计信息产品存在的质量限制,包括非货币计量信息的缺乏、历史成本信息的非有用性、会计信息的时滞性、会计信息的通用性、会计信息缺乏预测性。
(二)会计信息消费主体的问题
会计信息消费主体即会计信息消费者自身的结构与素质,对会计信息消费的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是投资者结构不甚合理。中国股市的投资者,从资金规模和投资行为来看可分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但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还相当缺乏。个人投资者中小散户投资者又占了绝大多数。这意味着,我国股市的投资主体仍然是“散兵游勇”,散户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波动性大,股价具有相当大的可变性,使市场处于不稳定状态。
二是投资者成熟度不够。投资者成熟度是影响投资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的重要因素。衡量投资者的成熟度主要可从两个角度考虑:投资者的知识水平与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会计信息是一种专业化较高的信息,现有的会计信息往往不能直接用于决策,而需要使用者的分析与理解。在会计程序和信息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信息使用者如果没有相当的专业知识与分析理解能力,信息的价值必然会大打折扣。投资者的文化水平不高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其理解会计报表,甚至会造成其对会计信息不感兴趣,从而弱化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不仅由其知识水平决定,更重要的是由其投资理念决定。投资理念主要分为投资与投机两种,二者在行为动机、风险态度、带来的社会影响等方面都有显著不同。在我国,多数投资者为散户,他们倾向于短期操作以博取差价,非理性地追涨杀跌,以投机心理来炒作股票。
三是投资者群体影响力较小。信息使用者的群体影响力直接影响着其信息消费的反馈与满足。我国投资者绝大多数为个人散户,而且以投机为主要目的。他们具有分散性、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其群体影响力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会计准则制定上。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反复博弈的结果,从我国目前看,政府在各利益相关群体中其影响力无疑是最强的,加之其具有准则制定的垄断权,所以准则制定中会优先满足政府的信息需求。个人散户由于分散性,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群体组织,对社会资源分配的影响力有限,使得其在准则制定的博弈中处于劣势。(2)在对经营者的信息供给约束上。在市场经济中,投资者所享有的权力和获得的收益依据其所持有股份的大小而决定。个人散户往往所持有的股份较少,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不能获得企业的充分讯息,只能被动接受企业经营者的信息供给,由于对管理层的影响力有限,所以难以通过对经营者的信息供给行为进行直接有效的约束来满足自身的信息消费需求。(3)在法律保障上。由于“搭便车”的存在,个人散户很难有效地组织起来向外界传达共同的意志,使之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难以寻求法律上的保障。由于这一群体的分散性与流动性,在司法实践中制定相关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法规制度也较为困难。此外,其他一些会计信息主体如债权人、政府部门等也存在诸多问题。
(三)会计信息消费环境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经济环境方面。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下,上市公司大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政府作为投资者,其产权控制趋于弱化,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控制力弱,导致了内部人控制问题。经营者在公司决策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并控制生产的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从而使会计信息消费者不得不服从他们的意志,这极不利于会计信息消费者发挥其积极作用,不利于会计信息市场的发展。
二是法律环境方面。我国目前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会计法规在制定上没有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法律条文过粗,致使执行起来依据不足,缺乏可操作性,相应的民事制裁十分薄弱,从现行法律体系中找不到具有操作性的条款。虽然投资者深受证券欺诈之害,但迄今为止未有一例成功的民事赔偿案例。目前主要依赖行政手段进行监管和制裁的法律责任安排,与市场自律的要求不相适应,并且受人员和技术手段等限制,形成了“轻罚薄惩”的局面,客观上起到了保护造假者的作用,不能很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四)会计信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
会计信息消费行为是指会计信息消费者在一定的消费心理支配下,对会计信息这种特殊商品所采取的选择、评价、购买和使用的一系列行为活动。会计信息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只有被会计信息消费者所消费,才能体现出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一是会计信息消费者的搭便车行为。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的供给机制主要是企业管理当局免费提供会计信息机制,是由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即企业通过现有的财务报告体系免费向会计信息消费者提供会计信息。这种供给机制借助的媒介主要是纸张,通过会计信息的载体,诸如凭证、账簿等最终编制成财务报表,形成财务报告体系,然后由企业管理当局将财务报表披露出去,免费向各方会计信息消费者提供会计信息。这种会计信息供给机制主要特点一是免费提供;二是提供通用的财务报告。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其供给是必要的。而公共物品的生产者存在着的收费困难在会计信息的生产中同样存在。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披露是需要成本的,按照“谁受益,谁分担”的配比原则,理论上这些成本需要全体受益者共同分担。但事实上,会计信息一旦披露,根本不能阻止和排除没有分担成本的信息使用者进行消费,这就产生了公共物品的“搭便车”现象,“既然有人愿意为这种物品掏钱,那我也就不必为此付账了”。“搭便车”问题的存在使得会计信息供给者不能从信息的提供中补偿所消耗的信息生产成本,其最多只会提供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信息量。其后果是满足了信息提供者个体的价值期望,却有损于整个社会的总体价值。会计信息消费者的这种搭便车的行为,导致会计信息生产者只愿意披露强制性披露的会计信息,自愿性披露的会计信息很少,从而造成了会计信息产品的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消费的消费水平;同时也造成会计信息消费者对会计信息的重视程度不够,使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不高。
二是会计信息消费者的一次性消费行为。会计信息一次性消费是指会计信息消费者消费会计信息时,只注重其短期效应,即其给会计信息消费者个人带来的眼前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而忽视其长远影响。目前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以投机为主,一般通过频繁买卖股票获取差价收益。相对理性的投资者,投机者更多地关注公司一些外生变量及其炒作题材,其行为趋向于短期化,如果虚假信息更有利于其高价卖出,他们可能会更欢迎虚假信息,或者至少对虚假信息及其制造者采取“漠然视之”的态度。不同的投资策略和运作模式需要选用不同的决策方法,对会计信息的消费也有差异。个体投资者在自行操作时主要采用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基本面分析主要服务于中长期投资行为,老练的投资者多采用这种方法,而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实际上只是关注最简单的诸如宏观经济、行业环境等基本面信息,很少对公司报告进行深入分析,因而严格说来,其所用的并不是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主要为短期交易服务,比较直观,容易理解,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信息,因而深受个体投资者尤其是消极投资者的欢迎。此外,心理分析和随机分散投资方法仍然占较大比重,这两种方法都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这表明个体投资者并不总是以理性的态度做出决策,情绪、心理感觉甚至性格等主观因素在其投资决策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国,完全采用随机方法的个体投资者不乏其人,这类投资者通常被称为噪音投资者。消极投资者和噪音投资者的大量存在,大大降低了个体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消费质量。
二、会计信息消费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转变会计信息生产模式
转变会计信息生产模式主要是改变现有会计信息生产模式导致的会计信息消费者不能自主进行质量与价格选择。在会计信息质量的选择上,由于会计信息消费者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不能由其直接进行会计信息质量的选择,应建立一个代表广泛会计信息使用者意志的中间者——会计信息市场。会计信息是由会计人员或会计部门收集、加工、整理和传递的经济信息。在现代社会,会计信息除“事实性会计信息”以外,还包括在此基础上或以其为“原料”衍化而成的“分析性会计信息”,这种信息的形成十分繁杂,非专业人士难以做到。如果将这种可在市场上供求的“分析性会计信息”称为“上市会计信息”(有别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那么,会计信息市场就是用来交换各种上市会计信息的场所及其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是一种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调整企业财务关系的机制。依照会计信息消费者的消费需要而由会计信息咨询服务者提供的分析性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市场的特征化商品。
会计信息市场将成为会计信息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交易的主要平台,会计信息生产者通过这一平台将会计信息提供给消费者,而会计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将自身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反馈给生产者,从而达到一种相互交流的目的,其建立对于改善会计信息的供给在质量与数量方面的不足、启动会计信息需求特别是促成会计信息潜在需求向现实有效需求转化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公正、公平、公开、自愿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准则,会计信息上市交易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供求行为将变得理性,市场的透明度增强,交易费用降低,交易双方在市场利益机制的驱动下自发地完成各自的经济选择行为。供给多元化将最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的个性化,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供给不足的状况将得到根本改善。在这种模式下会计信息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来进行会计信息质量和价格的选择。消费者的消费意图能够得到较好的实现,消费者也会提高其消费预期,会计信息也能为其带来长远利益。
(二)积极保护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劳务一系列消费过程中应有的权力和应得到的利益。保护消费者权益包括保护消费者权力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一是保护消费者权力的措施。保护消费者权力的措施主要是制定保护会计信息消费者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保护会计信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对会计信息消费者的保护只是在一些经济法规中初步体现,如在《证券法》第七十二条中对虚假信息出具、传播的禁止;《会计法》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中会计信息产生的规定等。在会计信息消费者的权力受到侵害时,会计信息消费者只能通过《合同法》等其他法规来维护其权力。由于会计信息消费具有特殊性,以上法规并不能较好地维护会计信息消费者的权力,必须有一部具有针对性的法规,针对会计信息消费者这一特殊消费群体,指出其权力、义务、相关法律责任,使保护消费者权力有法可依。另一方面,立法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法规体系,明确会计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判断标准和惩处方法,避免执法上的混乱,以堵住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法律漏洞。另外,应加大对披露虚假信息公司的民事处罚力度,提高民事赔偿额度,增加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的经济成本,明确民事责任人,让承担法律责任者确实得到惩罚。除了对虚假信息披露予以重罚外,对于不按信息披露法规的要求披露信息的,也应加大处罚力度。只有从经济上重罚信息违规违法披露者,使其为违规造假行为付出沉痛代价,才能逐步减少上市公司违规披露行为。
二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措施。保护消费者利益主要是优化会计信息消费环境,对会计信息提供者加强管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对会计信息消费者,则要加强其商品知识和克服心理弱点,使会计信息消费者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在消费会计信息时不再有“搭便车”、“一次性消费”的心理,切实维护自己的利益。针对不同会计信息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在消费者组织中形成各种类型消费者权利的均衡。在法律环境上,加强相关法律执行力度。建立配套的实施细则,健全民事赔偿机制,在司法上尽快受理、审结多个案例,最终形成完备、具体、可操作性的民事赔偿制度,使广大消费者能够通过司法渠道维护自身利益,并成为抵制会计信息失真的中坚力量。
(三)积极进行会计信息消费调控
消费调控是指对消费的控制、调节和管理。进行会计信息消费调控,主要有以下思路:
首先,调整会计信息消费的方式,形成有效需求。会计信息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依靠内在发展进步,其发展主要依靠外在消费的推动。会计信息的“一次性消费”不能很好地促进会计信息产品的发展,不能形成促进会计信息产品发展的有效需求。会计信息消费方式的转变,对于解决会计信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客观重要性。建立实现会计信息有效需求的调控机制,约束会计信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如建立追溯机制,让之前的消费者承担其消费决策造成的后来消费者损失,解决会计信息“一次性消费”的问题。
其次,提高会计信息消费者的效益意识。消费效益是在消费活动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会计信息消费的“投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消费者往往不能认识到其在消费活动中的投入。培养消费者的效益意识,要使消费者投入最少,而得到最大的效益,使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
第三,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培育有效的高水平的会计信息消费主体。目前,我国要大力发展以下三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一是大力培育养老金、投资基金等现代机构投资者;二是让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在一定监管条件下投资于资本市场;三是发展企业间相互持股,即法人持股。此外,还可以引入国际资本并带动整体机构投资水平的提高。
第四,培育财务分析师,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消费服务体系。证券市场发展到弱有效阶段后,投资者仅依靠技术分析已难以获取正常回报,必须重视基础分析的运用,这对投资者的投资技术能力要求大大提高。财务分析师利用自身扎实的会计应用技能和长期形成的敏锐洞察力,为投资者提供高质量的分析预测信息,不仅可以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效率,而且对信息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如财务分析师依据会计信息披露而对上市公司整体所作的分析及相关行业分析,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针对公司个体会计信息披露所作出的进一步加工处理,有助于浓缩信息,提炼关键内容以增进信息的可理解性,同时也有助于增进信息的相关性。此外,也能构成一种外在压力以促使公司披露更为及时和充分的信息。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