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5 10:58 来源:张艳霞
摘要: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企业本身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一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存在,本文主要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方法进行简要地分析。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治理对策 企业业绩 经济调控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反映的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会计信息失真,会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譬如: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损害投资者的正当权益,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扰乱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等等,关系利害之明显。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经济领域中的法律法规已初见规模,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起着共同作用,显现出依据尺度不严、模凌两可的现象。并且一些法律法规中使用“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等词语,缺少量的标准,可操作性不强,使相应的法律法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针对于此应出台相应的实施措施。
(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陈旧
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受本单位领导的控制和制约,其经济待遇、工作安排、职务任免等都基本上由领导决定。虽然新颁布的《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按照职权予以纠正”。但会计人员出于自我保护,往往顺从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屈服于单位领导,甚至主动为领导出谋划策,制假、造假,造成会计核算缺乏独立性,内部监督职能发挥不出来。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
企业的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而放松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削弱了会计监督。并且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各种经济监督之间监督标准不统一,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无法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都不能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支持,也无法形成对企业会计监督的有效再监督机制。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软弱。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国家利益,通过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保证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同时内部审计又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又一个重要环节,代表着单位利益。许多企业领导认为内部审计实际上是一种代表国家实施的微观经济监督,其主要职能与国家审计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差别,只是审计范围大小的不同。迫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不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这样内部审计机构在运行中不能被企业真正接纳,反而受企业排斥。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不能过多地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担心自己的工作被领导误解,采取明哲保身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处处小心翼翼,对企业违法违纪的财务活动视而不见。
(四)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
现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我国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放权让利”改革,在围绕落实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从根本上革除传统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弊端。首先,在单一公有制条件下,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亦即全体人民,但具体到每一个企业,产权主体实际上很不具体,人人所有,而人人都没有,这样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形成了事实上的缺位,国有企业没有真正的所有者,因而不能形成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当企业领导人员的利益与国家利益不一致时领导者的权能急剧膨胀,加上他们拥有极强的国有资产操纵和控制权,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便产生短期行为,会计核算以领导者的利益为核心,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其次,由于国家授权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不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自身又缺乏根本的利益动力机制,加上不能干预企业的经营权,放对企业的监督十分低效。第三,国有企业的债权人大多是国有银行或国有企业,而这些债权入的所有者同样是国家,因此,债权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关注并不很重视,企业会计信息对债权人的影响也不是很大,故企业的领导者便使会计转向为自身利益最大化提供信息。
(五)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不合理
长期以来,对企业业绩的考核评价侧重于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结果,而不关心产生这种结果的程序或过程是否合理。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把注意力集中在利润、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性评价指标上,而较少运用和分析一些相关的非财务性评价指标;只强调企业的经营结果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与过去和相关单位比处于何种水平等,而忽视企业是通过什么程序或采取哪些过程来达到这种结果的。正是由于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对于结果状态的过于偏爱,以及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有所忽视,从而促使了企业短期行为、会计造假及违规交易等一系列失态运作随之发生,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六)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
尽管我国的会计法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利益诱惑与低廉机会成本所形成的反差,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方法
(一)加强经济领域中法律法规的建设
为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我国相关部门机构应在现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相关人士的意见,加快经济领域中的法制建设,对不符合经济运行,以及与现实相矛盾的,及时进行修改,以满足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二)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改变会计人员隶属关系,变企业单位所有为社会所有。将会计人员全面推向市场,实行社会化管理。逐步形成“社会招聘、工酬分离、风险执业、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全面规范”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三)强化会计监督
首先,提高企业对会计监督的认识。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会计监督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在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其次,正确处理会计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之间的关系。各经济监督部门既要明确各自监督职能的管理目标、职权、业务范畴,又要在各监督职能之间实行相互协调,保证各监督职能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协调、有机结合,从整体上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实现经济监督的总体目标。第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能,对本单位及其下属部门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等会计监督内容进行的再监督。
(四)加快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建设
实现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和生成有了相对统一的规范,可有效克服因手工操作出现的失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五)明晰企业产权,强化约束机制
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企业产权进行明确。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混乱,是因为许多管理者未能认识到所有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的差异,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经营责任不明,且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致使所有者的所有权得不到保护,同时又使经营者的经营权不能完全施展。只有产权明确,才能财务清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才能解决。
(六)改进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应当注重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考核方案设计和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中应加强对会计信息产生全过程的考核,避免对于结果状态的偏爱,以正确引导会计工作的运行,保证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七)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注册会计师作为市场经济的“经济警察”,应充分体现其职能和作用。应采取如下有效措施:(1)会计师事务所按国家要求脱钩改制,要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独立承担审计责任和风险,彻底消除行政干预审计,(2)建立完善的审计法规体系,确保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3)加快注册会计师队伍建设,以满足市场经济对信息鉴证的要求;(4)建立注册会计师的再审制度,对出具虚假审计结论的机构应吊销其营业执照,并对有关责任人做出取消其执业资格的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以提高中介机构的社会责任,让失真的会计信息难以过关。
(八)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
我国近年来先后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会计法规,尽管会计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只要严格执行,基本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应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使后来者不敢重蹈覆辙。
总之,会计信息失真一直以来就是有目共睹的问题,也是管理层一直希望解决的问题,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市场经济,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是灾难性的、毁灭性的。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显得迫在眉捷,刻不容缓,也建议广大会计界的有志朋友共同行动起来,共筑诚信长城,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邹德军,从审计服务性质分析审计失败的根源[J].财会月刊,2005,(12).
[2]韩宝华,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探析[J],财会月刊,2005,(8).
[3]曹淑萍,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解决对策初探[J].商业经济,2005,(2).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