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7 09:29 来源:刘新,兆江
摘要:针对理论界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不能提供有用信息,而实证研究却坚持其有显著价值相关关系的矛盾,文章通过分析公允价值会计能满足投机性股票持有者对信息的需求,但不能满足传统所有者①对信息的需求这一现象,指出产生矛盾的原因在于会计理论界与实证界侧重的角度不同。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投机性股票持有者;传统所有者
始发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孤立性金融危机如海啸般迅速席卷全球,甚至波及到实体经济,最后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也把公允价值计量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一夜之间公允价值计量成了金融界和会计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人们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如雨后春笋,其中不乏有见地性的文章。但目前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存在这样一种状况,会计理论界否认公允价值会计,而实证研究却得出公允价值会计有显著的价值相关关系。理论界与实证界之间的矛盾如果得不到解决,将影响以后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投机性股票持有者与传统所有者的不同,来解释理论界与实证界之间的矛盾。
一、理论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否定
在介绍理论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前,首先需要明确公允价值计量与公允价值会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如葛家澍教授所说“某一属性的计量,不应等同于某一种属性的会计。只有某种可用货币计量的属性同确认结合起来,这时我们才称它为历史成本会计或公允价值会计。”就是说单有公允价值计量形不成公允价值会计,必须将公允价值计量、确认结合在一起,才能称其为公允价值会计。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就是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信息是否有用的研究。会计理论界一方面肯定公允价值计量对衍生金融工具来说是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但另一方面又否认公允价值会计。代表人如葛家澍在《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中,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无用的,因为它是估计数字,估计数字若在资产、负债、权益和收益中确认,这就歪曲了财务报表的数字。再如James Cataldo & Morris McInnes在《从净收益视角看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计量的作用》一文中,认为企业价值需要借助金融模型估计,传统收入费用会计体系下的净收益指标是模型中的关键变量,但资产负债表中公允价值的引入使净收益的计量失去了逻辑一致性,得出公允价值会计对权益股价模型的应用造成了干扰,从而损害了财务报表对投资者的有用性等等,其他类似的观点不再一一详述。
二、实证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肯定
在公允价值会计的实证研究中,大多是利用奥尔森(Ohlson)模型,讨论公允价值会计与股价的相关性,以此验证公允价值会计向人们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例如:邓传洲在《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B股公司的证据》中以B股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从1997年至2004年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显著地增强了每股收益对股价的解释能力,也显著地增强了每股收益对市场收益率的解释能力;并以2001年至2004年B股公司为样本,得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股票收益率具有价值相关性。吴战篪、罗绍德、王伟在《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管理研究》中以2007年沪深两市1 635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结果表明:证券投资收益具有价值相关性;再如刘永泽(2010)等,在此不一一列示。
三、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产生矛盾的原因分析
(一)研究投机性股票持有者的原因
1.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决策有用目标基础之上的,即会计的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关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论。投机性股票持有者作为一类新出现的信息使用者(相对于会计对传统所有者的研究而言),会计界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
2.金融市场上的股价变动大多是投机性股票持有者买卖双方比例均衡点变动的结果。因为传统的股票所有者为了控制企业,要保持占有企业一定份额的股票,所以一般不会变更持股量,不会进行市场交易,也就不能影响股价的波动。
3.会计理论界对投机性股票持有者及相关方面的研究较少。
基于以上三点,本文对投机性股票持有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二)投机性股票持有者与传统所有者的不同投机性股票持有者与传统所有者存在本质的区别
投机性股票持有者与传统所有者在持股动机上存在着质的不同,引起了诸多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对金融市场信息需求的不一样。前者由于处在动态的金融市场中,它需要会计信息具有及时性,预测性和相关性;而后者对信息的需求较前者要多得多,不仅包括投机性股票持有者对信息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还包括准确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信息。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传统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产生了信息不对称,所以传统所有者出于保护产权的目的需要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从经营业绩中分析企业的核心能力,判断企业的发展潜力。除此之外,传统所有者为了激励经营者努力提高经营利润,需要根据经营者经营业绩的好坏给予奖惩,以此引导经营者努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三)公允价值会计提供的信息与投机性股票持有者及传统所有者需求的信息的关系
1.处在随时变化的金融市场中的投机性股票持有者要求信息具有及时性、预测性和相关性。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市场动态、及时地反应,符合投机性股票持有者对信息的要求。
可以看出公允价值会计反映的信息与投机性股票持有者需要的信息相吻合,即公允价值会计能满足投机性股票持有者对信息的需求,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点。
2.公允价值会计不能提供准确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信息,因为它没有确认风险。根据我国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规定,可以得出利润表中只反应了损益总额,没有反应金融资产在计量日的风险。风险和收益的不配比,使人们不知道利得是优质的还是劣质的,不能确定企业价值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也就不能保护产权。风险和收益的不配比,使传统所有者无法正确判断经营者业绩的优劣,无法对其进行奖惩。如果奖惩不合理有可能误导经营者的行为,损害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例如在宏观经济繁荣时,金融资产价格普遍上涨,公允价值会计反映了大量的利润或者净资产的增多,与利润挂钩的奖励也随之增多,有可能导致经营者不考虑风险,盲目进行投资;而在宏观经济萧条时,金融资产价格普遍下降,公允价值会计反映了大量的损失或者是净资产的大量流失,与利润挂钩的惩罚也随之加大,有可能导致经营者大量抛售价格低于基础面价值的资产,从而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所以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反映不全面,不能满足传统所有者对信息的需求。
3.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公允价值会计能满足投机性股票持有者对信息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传统所有者对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信息需求;又因为金融市场中股价的变动是由投机性股票持有者引起的,所以实证界对公允价值会计与股价相关性研究实质上是站在金融市场的角度,对公允价值会计与投机性股票持有者对信息需求的相关性研究,理论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是采用产品市场的会计理论,而传统的评价方法是对传统所有者信息需求的研究。矛盾产生的原因是理论界与实证界的角度不同。
四、结论
理论界与实证界矛盾产生的原因是角度不同。实证界是站在金融市场的角度,研究的是公允价值会计反映的信息与投机性股票持有者需求的信息的关系;理论界是站在产品市场的角度,采用产品市场的会计理论、传统的评价方法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反映的信息与传统所有者需求的信息的关系。由于投机性股票持有者与传统所有者对信息的需求层次不同,公允价值会计能满足投机性股票持有者对信息的需求,但不能满足传统所有者对信息的需求,所以实证界与理论界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论。这看似矛盾的结论实际上是不矛盾的,实证中证明的相关性正是理论上肯定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相关性。
今后,公允价值应该注重对金融资产风险的反映,按照风险和收益的配比原则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而不是按金融资产价格变动净额作为评价标准。此外公允价值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在非活跃市场中金融产品的计量问题,风险的定量计算问题等都是摆在面前的难题;加上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和计量技术、计量方法的限制,使得公允价值会计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J].会计研究,2009(5):6-13。
[2] 邓传洲。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B股公司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5(10):55-62。
[3] James Cataldo,Morris McInnes.从净收益视角看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计量的作用[J].会计研究,2009(7):30-34。
[4] 吴战篪,罗绍德,王伟。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管理研究[J].会计研究,2009(6):42-49。
[5] 刘永泽,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J].会计之友,2010(3):11-18。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