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浅谈会计行业中的诚信现状

2012-12-05 09:48 来源:田志平

  摘要:文章由当前会计行业“做假账”的泛滥成灾,诚信的缺失,联想到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的不信任,会计人员在当下较低的社会地位。指出“做假账”各种原因,大多是由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的,会计人员是受害者,单位负责人是既得利益者;指出“做假账”的各种形式及其危害性。会计人员的天职即为相关利益各方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做假账”是与此背道而驰的,不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结合当前各行各业正在进行的诚信建设,提出会计行业“诚信为本,不做假账”的几个具体措施以及改变会计行业现状的迫切性。

  关键词:做假账;诚信;会计信息;会计人员

  “不做假账”是2001年5月17日朱镕基总理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成立时所题校训。这几个字,不仅是对会计学院学生的要求,更是对全国会计人员的殷切希望。其中,所体现的诚信精神应当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准则。“不做假账”,这原本是会计行业职业操守的“底线”,时隔十多年后的今天,会计行业的现状如何呢?

  一、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财政部门每年都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每年都提出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2011年10月11日公布的检查公告22号文显示:此次检查共发现问题金额470.99亿元,查补税款6.44亿元,共处理企事业单位6293户。审计署公布的审计报告每年都提出用假发票套取资金的问题。如审计署发布的“京沪高铁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结果”显示,在材料采购、货物运输、机械设备租赁等业务中,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发票入账结算,总金额达5.2亿元。

  作为经常参加财务检查工作的笔者发现,现在要找一本真账那是难之又难,如大海捞针;而假账是比比皆是,泛滥成灾。做假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票实不符。发票显示货物名称与所购实物不同。现在许多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在开发票时可以任意更换货物名称,比如把所购化妆品改为办公用品等。二是故意隐瞒、删除一些交易和事项。现在许多小企业与客户用现金交易时,往往在账上不显示该笔交易以达到少计收入,从而少交税款的目的。许多行政事业单位把零星的非正常收入不入账,如单位所卖废品款等,以达到侵吞资产的目的。三是凭证与发票不符。在会计科目明细分类时,有意调整,如把本该列入招待费的支出列入办公费中。这是因为招待费有限额,不能太大。四是账与凭证不符。到年终随意调账,而不管是否符合事实。五是账与表不符。许多企业报出去的的财务报表不是由账分析填出的,而是根据需要调整的。六是经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的报表与公司报表又不同。会计师事务所不但不能纠正企业账簿中的错误,反而要帮助企业造假,大玩数字游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最后公众看到的报表与公司的实际情况大相径庭,根据需要,盈利的可以变为亏损的,亏损的可以变为盈利的,不具有一点可信性。

  由此可见,“不做假账”这个会计行业底线确实已被冲毁。

  二、“做假账”的原因

  企业做假账是为了逃税避税,以追求最大利益。行政事业做假账则可以应付上级检查、各种硬性规定。如三公消费,是行政事业单位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因此各级部门都对此做出限制性规定。大多数领导并没有实际减少开支,而是在做账上下功夫,把招待费换成办公费发票,有的单位干脆直接把招待费发票列入办公费中。这样,财务报表显示三公经费就符合上级要求。中小学校为了把所拨义保经费用完,虚开各种发票把资金套出来。有些学校为了掩饰一次性收取择校费等违规行为,也在做假账上下功夫。有些单位是为了侵占资产、贪污腐败、从中渔利。更有许多事实不能暴露,只能做假账。如现在比较热点的商业贿赂、贪污公款。有些是为了粉饰报表以达到显示个人政绩、骗取上市资格等目的。贪污腐败在中国是极其严重的,也与做假账有关,说做假账是贪污腐败的温床也不为过。几乎可以说凡是经济领域的问题都与做假账有关一幕幕惊天经济大案哪一个不予做假账有关呢?财务信息公开也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各单位之所以不敢公开其财务信息,也与做假账有关。

  三、“做假账”的危害性

  会计的作用就是提供会计信息,为相关利益各方提供参考和帮助。会计信息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而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会计信息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上越来越显示其突出而重要的作用。投资者利用会计信息做出合理决策,债权人利用会计信息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经营者利用会计信息判断企业盈利能力、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政府相关部门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宏观调控和税款征收。

  做假账,首先,违背了真实性,也即是可靠性原则。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会计信息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可靠性。所谓可靠性,就是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种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做假账”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而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但无用,而且有害。在现实生活中失真的会计信息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一是失真的会计信息传递错误信息,做出错误判断,误导经济行为。二是失真的会计信息影响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扰乱了经济秩序,诱发了经济犯罪。三是失真的会计信息损害各方利益,导致企业亏损。不利于加强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四是失真的会计信息削弱了国家财经法规的权威性。五是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国家或地方财政收支预算的编制出现方向性错误。

  “做假账”所出的会计信息就是伪劣产品,现在全社会都在打假,我们会计行业也要打假。“做假账”的泛滥导致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的不认可,也就导致对会计人的不信任,最后导致会计人的形象在公众心目中一落千丈。现在,会计人员工作量大、责任大,工资低、地位低、也就是“性价比”比较低。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大是社会公认的,但注册会计师工资低、社会地位低也是公认的。究其原因,这与“做假账”、不诚信有直接关系。现在,许多会计只要钱,不要原则,甘愿做企业主的傀儡,突破会计人的道德底线,失去人格,没有一点主动权。道德底线都可突破的人,什么坏事都可能做出来。在社会上怎么会有地位,别人怎么可能看得起你。可以说,“做假账”已经危及会计行业的生存。

  四、如何抵制做假账

  现在全社会正在进行诚信建设,会计人员也应掀起“诚信为本,不做假账”的行业建设高潮。同时,改变会计行业现状也迫在眉睫。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几条抵制“做假账”的具体措施和大家分享。

  第一,如果老板让你做假账。首先,跟他说明白如果被查出的后果:他是第一责任人,负主要责任。因为《会计法》 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会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其次,接着说任何人做的假账都会被查出来,不存在完美的假账。最后,企业发展要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会计信息就是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服务的;企业要真正做大做强,靠做假账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严格按财会相关法律法规办事。在平时,看领导高兴时多向领导解释会计法财务相关法规,多向相关办事人员解释《会计法》规定。根据《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同时,会计人员对违反《会计法》规定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有权举报。

  第三,会计人员可以用《会计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四,做假账大多数不是出自会计人员的自愿,而是单位领导人的授意指使。因为做假账对会计人员有百害而无一利,而单位领导人却是既得利益者。对他们来说,做假账,成本低、收益高,所以他们敢做、愿做。因此,应加大对授意指使人的处罚力度,多刑事处罚、少行政处罚,因为行政处罚对他们起不到警示作用。最后,相关部门经常举行如何抵制做假账的培训,开展相互检查、监督,发现问题,严惩不贷。

  第五,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的天职,也是会计人员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会计人员要对做假账有一种抵情绪,因为这是我们的道德底线,是我们活着的人生意义。倘若我们财会人员都能从我做起“不做假账”,让那些想找做假账的人找不到替罪羊。只有我们全体会计同仁团结起来,共同抵制做假账的歪风邪气,我们会计人在公众中的形象才会树立起来的,我们会计人的地位也会提高。那时我们就可直起腰板做人,收益也会提高,同时受到人们的尊敬,做正义的事情,捍卫社会公众利益为国家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服务。那么,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大环境”肯定会大有好转。

  第六,“打铁还需自身硬”。会计人员要耐得住清贫,苦守道德底线,做一个道德的捍卫者。“做假账”有失误造成的,但大部分是故意行为。特别是后者,都是那些业务水平高、道德素质低的会计干的,而且都有其特定目的,不易于查找和纠正,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正是这些人,损坏了会计人在公众中的形象。我们应加强职业道德学习,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为提升会计人员在公众中的形象做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黄正瑞,黄微平.会计信息系统[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2.张洪波.会计信息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会计基础规范[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