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浅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与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2009-08-05 11:54 来源:正保会计网校

  内容摘要:企业内部控制犹如一个自动的预警和维护系统,它不仅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能够用于各种不良后果发生后的检测,从而减少企业的银行信贷风险,促进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是否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判断银行贷款是否存在风险,资金是否安全,并提出相应的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 银行信贷杠杆 贷后管理

  受国际经济下滑和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8年11月起,央行又全面放开贷款规划限制,大力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8月末,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53.4%。尽管监管当局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贷政策上有所突破,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但是因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财务监控薄弱、经营状况不稳等方面的问题,中小企业信贷往往隐藏着很大风险。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缺失。在我国,大多数在民营企业家依靠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个人的冒险精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大多数对会计不太熟悉和不太重视。在他们看来市场才是最重要的,内部控制会束缚他们的手脚。所以,这些企业往往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老板一人说了算,会计的作用仅在于如何算账使老板少交税。收入不入账,成本、费用虚高等屡见不鲜。在“内部人控制”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没有内部制度更对自己有利,更便于他们浑水摸鱼。

  (二)内部控制制度认识片面。 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内部资金控制,即内部会计控制。因此,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上,参与内控管理的也仅仅是财务人员。

  (三)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有些企业存在内部控制,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使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授权审批控制未落实到位。授权批准是指单位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对于重大合同、重大经营方针的转变、重大投资等方面,大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算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是从家族式经营积累起步的,虽然设立了有限责任制公司或股份制公司,但部分仍是家族式粗放经营,没有形成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重大事项主要董事长或总经理说了算,未采取集体审批或联签制度。如,某一企业董事长认为小麦胚芽油市场行情看好,盲目决策投资购买小麦胚芽油生产专利,利用麸皮生产小麦胚芽油。由于对小麦胚芽油销售无经验,再加上生产的胚芽油质量达不到标准,销售市场一直无法打开,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企业资金周转不暢,银行贷款形成逾期。

  2.未制订涵盖企业各项业务的内部控制措施。多数企业无内部控制制度,或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企业中所有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项经济业务领域和业务操作系统。如企业财务部门,不少企业会计工作秩序乱、会计核算不真实,使原本经济效益不错、很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中小企业,由于得不到银行的大力支持,一直处于低投放、低产出的地位,最终的发展结果是被大企业挤垮,无立足之地。

  3.风险评估未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企业在进入新领域前,未能充分考虑可能的风险水平,在设定经营目标前,缺乏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忽视可能产生的风险。对行业风险、财务风险等缺少充分的考虑,容易造成企业在应对风险时办法匮乏,最终形成投资项目资金占用过大,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不能归还到期债务。如,某一企业涉足房地产开发项目,承担了较高的行业风险。资金转移至房地产项目后,正常生产所需资金减少。房地产行情下滑,资金占用过大,不能及时归还银行贷款本息。

  4.重要岗位未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对于不相容的职务如果不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就容易发生舞弊等行为。如某一企业分管财务副经理,同时又兼任销售经理。由于未实行重要岗位职务分离制度,该经理白条抵库达120万元,造成个人长期无偿占用企业资金,而企业资金链紧张现象。

  5.会计系统控制失灵。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对内能够向管理层提供经营管理的诸多信息,对外可以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用于投资等决策的信息。而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着会计人员严重不足,未按岗位设人员,财务制度不健全,未严格按照《会计法》要求进行账务处理的屡见不鲜。有的企业在银行贷款余额上千万元,而财务会计仅两人,造成账务处理不规范。有的甚至为了取得银行的信任,人为地进行账表数字调整减少账面亏损,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的手段进行会计舞弊。

  (四)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

  为了加强监督,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但如此庞大的监督体系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效果却不尽人意。有的企业虽然有内部审计,却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一些企业的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大肆侵吞公款,利用虚假发票非法占有企业资金等,让企业背上了一些不必要的负担。

  (五)内控制度行为主体素质较低、内部审计职能弱化。近年来,中小企业财会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跟不上,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混进财会队伍,思想素质差,业务一知半解,连正常的会计业务都处理不好,更谈不上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一些企业领导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一窍不通,却目无法规,独断专行,势必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使本就资金紧张的企业举步维艰。有不少的中小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即使具有内审机构的企业,其职能也已严重弱化,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

  二、银行信贷风险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漏洞,导致中小企业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银行存在信贷风险。

  (一)信息不对称增加了银行甄别企业风险的难度和成本。中小企业普遍历史短,规模小,财务制度不规范,信息透明度低,加之其有限信息中主要以定性的、不易编码传递的软信息为主,从而造成银行信息搜集、甄别成本很高,进而加剧部分企业的道德风险。

  (二)抵押担保难以有效落实使银行失去债权的资产保障。由于中小企业可抵押资产少,又难以找到有效担保人,专业性信用担保机构不发达,加之抵押拍卖市场不发达,使得抵押担保方式适用性降低。

  (三)征信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未有效建立使银行失去债权的法律和社会机制保障。由于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失信惩罚制度,加之司法部门打击失信行为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失信成本过低。更重要的是,由于社会征信体系尚处于初步建立阶段,当前各部门的信用信息尚未共享,失信行为不易被曝光,从而不能对失信者构成巨大威胁,客观上也纵容了企业的不守信用行为。

  三、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对策

  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显著加大,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存在高风险。借鉴国际最佳实践,规避银行信贷风险,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信贷发展。

  (一)运用信贷杠杆,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1.强化信贷准入和信贷退出机制,规范企业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在拓展和营销贷款客户时,应坚持审慎积极的原则,严格把好贷款企业准入关,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情况放在首位;对于已支持的信贷客户,督促企业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

  2.建立集体审批制度或联签制度。督促企业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重大合同、重大经营方针的转变、重大投资等方面,督促企业必须采取集体审批制度或联签制度。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经营业务实际制订出完整的内部控制。基本内容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防止少数人操纵企业经营和财务报告系统。合理地进行风险事项识别,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风险评估。

  4.重要岗位要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对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不相容的职务,要严格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有效杜绝舞弊等行为的发生。

  5.充实会计从业人员,建立真实有效会计系统控制。严格按照《会计法》要求规范账务处理,杜绝账户设置不合理、记录不真实的等会计违规情况的发生。

  (二)严格执行信贷政策,切实加强贷后管理。

  1.密切关注企业管理层和法人代表个人信用状况。在关注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的同时,应加大对企业法人道德风险的关注。客户经理应经常了解企业法人董事会成员及法人代表的信誉状况,防止企业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通过关联交易、信贷资金体外循环和销售货款不回笼等,抽逃或转移贷款企业资产,悬空银行债务。

  2.坚持定期查库查账和分析制度。客户经理要定期核查实物库存,核对账簿结算资金的真实性,督促企业销售收入及时回笼归行;要加强企业资金链分析,密切关注企业经营现金流量变化, 确保第一还款来源的稳定性。重点检查和分析: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贷款使用情况、物质保障情况、担保情况等。同时,密切注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信号,如应收账款急剧上升、财务人员不配合检查、销售货款大量不回笼等。判断贷款的风险程度,有效规避贷款风险。

  3.做好信贷服务。客户经理要发挥银行系统优势,及时为企业提供购销信息、资金结算等服务;要改进信贷服务,提高办贷效率,促进企业购销衔接,加快企业资金周转;要当好企业的参谋助手,督促企业规范运作,积极防御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资金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如,发现企业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过大时,督促企业抓紧清收,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避免结算资金占用形成坏账损失。

  4.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客户经理要经常与企业财务主管保持沟通联系,要求企业定期向银行报送相关资料和分析,及时掌握企业投资、合同等重大事项动态,密切关注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应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双方就银行信贷政策、资金使用、贷款需求和企业一些重大事项等方面进行沟通,确保信息上下畅通。同时,要与企业监管部门保持信息畅通,能及时知悉客户高级管理人员的异常变动情况和真实的财务状况,及时分析客户是否存在风险,如通过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查询客户的贷款及担保记录,及时发现客户的舞弊行为。

  (三)加强信贷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1.逐步建立有效的用人机制,实施人才战略。树立“人才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的观念,以人为本,抓好队伍建设。对基层行急缺人才,根据自身业务开展情况,自主地从社会上公开、公平、公正地招收,充实队伍,提升整体素质。加强目前劳动用人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使其人尽其才,为银行的发展作出贡献。科学选拔人才,对于人员聘用、使用及提升,应考核其综合业务素质,对于重要业务岗位要实行先考试后聘用的方式,保证领导干部整体素质水平,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对于年龄偏大的、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逐步实行退出机制。

  2.建立和完善奖励激励机制。科学进行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定较为合理的收入分配办法,通过确定不同岗位工资系数,拉大收入差距,增强岗位责任心,调动工作积极性。在基层信贷人员不足的情况下,让业务骨干充分发挥才智多得报酬,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和淘汰庸才的目的。

  3.建立定期培训机制。为适应业务发展的需求,应加强对业务骨干的培训,建立定期培训机制。各行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变“坐等上级培训”为“主动开展培训”,提高信贷人员业务素质,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同时,省、市级分行应定期组织业务骨干专业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支思想过关、业务过硬的高素质金融员工队伍,奠定银行坚实发展的人才基础,更好地防范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 董振华. 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几点思考[J]. 福建金融 , 2008,

  [2] 张明.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问题研究[J]. 武汉金融 , 2008

  [3] 张京辉, 杨梅.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失灵分析[J]. 财会通讯(理财版) , 2008

  [4] 耿新.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渠道不畅的成因及对策[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 2004

责任编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