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高盛领衔楼市大撤退

2010-02-20 11:13 来源:陶昆

  高盛从上海房地产市场大举撤退,很可能意味着外资对中国楼市的拐点预期。

  2010年开年的头两个月,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的关键词。蜗居、蚁族、囤地、泡沫……当人们还借着这些热门词汇争论未来到底是看多还是看空的时候,外资投行大佬高盛,已经悄悄开始了从中国楼市战略撤退的部署。

  2010年1月初,高盛传出将出售旗下上海花园广场项目的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一项目的接盘者为上海复地集团,转让价格为每平方米2.5万元人民币。上海花园广场项目位于虹桥地区,总建筑面积达9.78万平方米,照此计算,此次交易总成交价格将高达24.45亿元人民币。而上海复地集团恰好在2009年出售了位于北京和天津的两处商业地产。回笼资金约25亿元,与购买该项目所需资金基本吻合。不过,由于其中还涉及币值转换及诸多股权结构问题,要完成交易还尚需时日。

  出售花园广场。并不是近期高盛首次脱手内地房产。2009年8月初,高盛就以1.5亿美元的价格,卖掉了2007年购入的高腾大厦。在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内,高盛连续卖出其在沪的两处地产物业,其从楼市撤退的姿态尽显。

  纵观高盛这两起交易。巨额获利已确定无疑。高腾大厦当年收购价为1.076亿美元,出售时溢价近40%。而花园广场2007年收购价为1.9亿美元,若能以人民币24.45亿元成交,折合美元约为3.58亿美元,涨幅更超过88%。牛气非凡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给了高盛丰厚的回报。

  高盛为什么会选择在今天这样的时刻“见好就收”呢?这是否意味着高盛认为,上海甚至中国的房地产业,正在渐近顶点?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

  作为全球知名的大型投资银行,高盛拥有庞大的研究分析团队,以及由此带来的强大经济形势研判能力。同时,高盛还与美联储关系密切,可以说,高盛的看法,往往代表着西方主流经济势力对全球经济走势的判断。2004年,正是以高盛为代表的国际投行看中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巨大升值空间,开始在中国尤其是上海大举买楼。当年,在中国置业一度成为外资投资机构的时尚。而事实也证明,他们的判断是多么准确。

  那么,如今西方世界对于中国楼市的判断是什么呢?2010年1月8日,美国《纽约时报》在其工商版头版显著位置刊登题为《卖空中国》的报道,称“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比迪拜严重1000倍”。1月11日的美国《商业周刊》则发表题为《中国房地产狂热症》的文章,认为美国曾经的房产泡沫带来了成堆的问题,但如今中国的房产泡沫更为严重。结合高盛卖楼的举动,这些言论。似乎很能反映目前境外投资者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态度。

  其实,几乎就在高盛传出卖掉花园广场项目的同时,另一家来自北欧的老牌金融集团SEB也卖掉了其2006年收购的新茂大厦(现名铂金大厦)。至此,出售在华房地产资产的外资机构已经挤满了一个长长的名单。他们包括:高盛、SEB、摩根大通、花旗、麦格理、凯雷……而他们的接盘者,往往以国内公司居多

  在2010年伊始,我们见识了太多“中国奇迹”:出口旺盛、内需渐强、房价继续飞涨。似乎在中国,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和最多的劳动力,便可以支撑世界上从未出现过的房地产奇迹。但领衔逃离中国楼市的高盛,不仅向我们亮出了外资的态度,更应当是给我们的一记响亮的警钟。

责任编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