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13日),大盘大幅低开,一度跌破3000点,但收盘时,上证指数竟然大涨29.03点,重新站上3000点,最终以3050.40点报收。如此大好光景,似乎我此前的担忧是多余的。
昨日的大涨似乎在告诉我日本核泄漏本身并没有那么恐怖,就算通胀持续也没有那么危险。不过,我还是认为,这样的上涨有些“诡异”。
或许有人要问,现在各大机构似乎愈加看好后市,大盘上涨就十分正常,何来诡异一说?我的看法是,机构看好市场并不诡异,大盘不惧利空强势反弹也不诡异。诡异的是,量价配合严重不协调。
回顾4月以来的反弹行情,大盘共出现5天上涨,2天下跌。其中,4月1日到8日的4个交易日连续上涨,除了4月6日有所放量外,其余三天均为缩量运行。而本周一和周二的两天调整,沪市成交量反而有所放量,分别达到1845亿元和1672亿元。昨日,大盘再创反弹以来的收盘新高,成交量却再次萎缩到1490.1亿元。如此这般缩量上涨、放量回落然后再缩量上涨的运行模式,能不让人感到诡异?
回顾历史,还较难找到这种诡异的走势。远的不说,就拿去年的10月行情来说,当时是放量上攻,然后缩量回调。而在任何一轮牛市中也几乎都是如此,绝不可能出现没有成交量就能展开的大行情。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觉得最近都很诡异。行情持续如此运行,用传统理论来判断,我会认为目前的上涨是一种陷阱。
当然,我十分乐于看到行情上涨,且在金融股估值并不高的情况下,大盘本身下行的风险并不大。而再看看那些券商,他们看多后市也并非没有道理。但如果市场真的要走出像样的大行情,我认为前提是要重新回到传统的放量上行的模式中,也只有放量我才会感到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