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6 09:41 来源:谢勤立
2009年11月20日,eBay终于宣布将Skype估值27.5亿美元,出让70%的股权给由银湖带领的投资财团,而eBay则获得19亿美元的现金和价值1.25亿美元的商业票据。
相对于这次eBay像扔掉一个定时炸弹似的急迫出手,5年前eBay和Skype的牵手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2005年,eBay斥巨资收购了能让用户在全世界各地通过互联网免费打电话的Skype,代价总计超过40亿美元,包括13亿美元现金和价值13亿美元的股票作为前期付款,后期再支付15亿美元。这在当时是风光无限的一次强强联合,其前景也为业界一致看好。eBay的如意算盘是将Skype的通讯网络与eBay的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到一起,就像之前将Paypal整合进eBay的交易系统一样。但是5年过去了,我们看到的却是eBay的壮士断腕。忍痛割爱也好,如释重负也罢,对于Skype而言,一段新的旅程又将开始了。
技术领先并不意味着战略领先
人们不禁要问,Skype到底是谁,何以让eBay这个全球最大的网上交易平台伤透脑筋呢?那么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历史,看看Skype到底有何能耐。
免费打电话是很多人的梦想,而Skype就能让你梦想成真,因为它是全世界最多人使用的网络电话。
Skype的历史算不上久远,2002年创立于卢森堡的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帮助用户进行免费视频和语音通话,除此之外,Skype软件还可以帮助用户以低价拨打固定电话和手机,发送即时消息,与其他Skype用户共享文件。这一切都得益于其独特的P2P技术模式,因为通话的频宽成本已经由用户自行承担,Skype不需要花费巨额投资就能提供通讯服务,而且其良好的通话品质也使用户一旦使用就爱不释手。
正是因为在行业内的独特竞争力,使得包括eBay在内的众多互联网巨头都想将之纳入帐下,而在eBay下血本抢下这个“金娃娃”之后,Skype也的确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在eBay的掌控期间,Skype发展迅猛。2006年,Skype的年销售额就从被收购前的2400万美元增长到了1.95亿美元。到了2008年,公司的销售收入更是增长到了5.51亿美元,2009年的前6个月,Skype的收入已达到了3.23亿美元,照此速度,预计Skype在2011年收入将超过10亿美元。
Skype在为用户提供免费通话的同时,也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即时消息软件,其17%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越了微软的MSN,后者为16.7%。
现在,Skype拥有庞大的受众群、强烈的品牌认同和持续走高的收入,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的完美,Skype简直就是一个聚宝盆。但是,显然当初为了Skype而破费的eBay并不这样认为,因为Skype没能实现eBay前任CEO梅格•惠特曼当初下决心收购时最看重的一点——将Skype的网络电话服务整合到自己的在线拍卖业务当中。eBay原本希望借助Skype的通讯服务使买家和卖家可以更方便、更有效率地沟通,但是用户们似乎并不买账。
在现今这个商业社会,要想成功,拥有独门绝技当然是一条路,但是仅仅拥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你既然能依靠技术打败别人,别人同样也能借助更先进的技术来打败你,没有谁能够永远保持技术的领先。而只有当技术成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技术的效用才能成倍地放大,才能真正地形成竞争壁垒。按说Skype已经做得不错了,强劲增长的收入可以证明其技术优势,但是技术并不能等同于战略,eBay之所以重金抢下Skype,绝不仅仅是为了每年那几亿美金,更重要的是需要Skype为eBay的整体战略做出贡献。而当这一目的仍旧遥遥无期的时候,Skype就只能遗憾地成为战略的牺牲品。
新星未必能成为恒星
那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要知道,当初Skype可是业界的宠儿,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一方面有着冠绝业界的独特技术,业界甚至认为它的出现将挑战传统电信商的霸主地位,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曾感叹道:“它将把传统电话服务行业无情地送上断头台”;另一方面,用户们也喜欢它,因为它能帮大家免费打电话,谁不愿要免费又优质的服务呢。
先天的优势加上又傍上了eBay这棵大树,新星似乎很有希望变为一颗恒星,然而几年的光景耗下来,人们意外地发现Skype的星光日渐黯淡,远未达到人们的预期。
而之所以造成今天这种局面,应该说Skype和eBay都有责任。首先对于Skype来说,免费通话是其最大的卖点,也是其最强的竞争力。当然在吸引用户方面,这一特点的威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将业界的知名度和用户的口碑转化为可见的利润,Skype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Skype希望在通过免费策略获得大量用户后,能够借助一定的增值服务来盈利,但是用户却已经被Skype宠坏了,他们希望的是Skype的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
可以说Skype的战略有点类似于门户网站,都是先依靠免费手段吸引大量用户,先把地圈好,再想办法发财。但是门户网站吸引来用户后可以卖广告,Skype却难以找到一项“钱景可观”的新业务。因为Skype在电脑之间的通话都是免费的,这就意味着大部分收入只能来自于用户呼叫固话所支付的低廉费用,但是在现在这个电脑泛滥,而且人手一个手机的时代,有多少情况是一头是电脑,一头是固话呢?因此相对于Skype上亿的免费服务用户,使用付费服务的用户只有区区几百万人。
Skype那边无法取得突破,eBay这边的责任也不小。因为当初收购Skype主要就是为其拍卖系统服务,这就等于是给Skype划定了一个框,以后干什么都得听老大的,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肆意妄为”。从此Skype就失去了往日的锋芒,技术上再无惊艳之举,本来大家期待这颗新星能成为一颗恒星,没想到现在却变为了eBay的一颗卫星,一切都得以eBay为中心了。
到了2007年10月,面对迟迟不见效果的Skype,eBay减计了14.3亿美元的商誉损失,并承认自己高估了Skype的实际价值。2009年7月,忍无可忍的eBay开始大幅调整了业务定位——由拍卖网站向固定价格零售网站转型,这意味着eBay将从跳蚤市场模式转为出售价格固定的过季商品以及库存商品的平台,并更多采用“一口价”模式。此外,为减轻卖家的负担,eBay将限制买卖双方之间的沟通。随着eBay的转型,Skype的重要性被逐渐削弱,这也使得Skype首席执行官约什•西尔弗曼终于下定决心把Skype剥离出去。
虽然当初的并购没能实现共赢,但这次分手却是皆大欢喜,eBay终于可以摆脱从未融入过核心业务的Skype,减少投资损失,并重新专注于其转型后的主营业务;Skype则可以专注于互联网VoIP服务创新,不再拘泥于eBay的整体战略,再一次像被收购前那样“野蛮生长”了。
1+1≠2的教训
出售Skype,说明eBay承认了当年的收购是个错误。但是,当初不管是eBay、Skype还是整个业界,都是极为看好这次并购的,但为何强强联合却没能实现双赢的结果呢?eBay显然把公司的战略整合想得太过简单了。
首先是在业务整合方面,收购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对目标的成功并购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结局如何的关键是要看新纳入的业务是否能和已有业务形成良好的协作效应,简单的规模相加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eBay希望有了Skype后,eBay的卖家和买家可以更便捷地沟通,此外,Skype在美国以外颇受欢迎,这将扩大eBay的国际竞争力,正因为如此,当初惠特曼才会花天价从新闻集团和谷歌手中抢走Skype。
eBay之所以对收购Skype的前景如此自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先前有成功并购Paypal的经验。当eBay在2002年以15亿美元收购在线支付平台Paypal之后,Paypal成功地融入到了eBay的拍卖系统中,看看今天模仿自Paypal的支付宝对于阿里巴巴的意义,就很容易明白Paypal对eBay的重要性。相比而言,eBay对Skype的整合就差得太远了,有人可能会疑惑,阿里旺旺的功能不也和Skype大同小异吗,为什么在阿里巴巴的平台里却如鱼得水呢?
仔细分析,这倒并不能怪Skype,虽然同样是为了方便用户交易时的沟通,但考虑到中美两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商业环境的区别,Skype的特性就远不如阿里旺旺那样能充分发挥。首先,尽管阿里旺旺也可以进行语音通话,但是绝大多数用户仍然是通过打字来交流,同样的道理,美国的用户也喜欢依靠文字,只不过他们更多是用电子邮件。因为美国的商业环境已经相当成熟,不管是信用体系、支付工具还是物流配送都十分完备,因此用户间只需要简单的交流即可达成交易,这样简单的电子邮件已经能够满足交易过程中的沟通需求,而网络电话反倒成了累赘。而中国目前的电子商务配套设施还欠缺甚多,用户间不得不频繁地交流沟通,加上网上货品的质量和价格参差不齐,使得中国消费者总是陷于无休止的讨价还价中,对阿里旺旺这样的IM工具依赖性强得多。正因为以上种种原因,使得eBay高价买来的Skype成了一个华丽的摆设。
其次在文化方面,个性化的小公司如何融入成体系的大公司。Skype创办之初就是离经叛道的典型,它的引擎来自爱沙尼亚,运营中心设在伦敦,法务部则在卢森堡,民主激进的作风使得Skype在融入沉稳保守的eBay的过程中冲突不断。收购之后,原Skype的40位高级管理人员已经有18位被解职,总裁人选也换了不下三次,连创始人尼可拉斯•曾斯特罗姆和贾纳斯•弗里斯也去转而开发视频网站Joost。
最后,eBay和Skype还有一个纠缠多年的困扰,两家公司一直在争夺一项被称之为“全球索引”的对等网络技术,而这一技术是由曾斯特罗姆和弗里斯的另外一家公司Joltid公司所有,但该技术又是Skype软件的基础。也就是说eBay当初花了大价钱买下了Skype,却没买下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心有不甘的eBay自然不会就此罢手。
eBay与Skype原创始人之间的这场纠纷长达数年,直到最近两位创始人才和拟收购Skype的私募基金财团达成基本共识,他们将取消多起有关Skype侵犯专利权的诉讼,作为回报,他们将在新的独立的Skype公司中获得一定股权,以及董事会的两个席位。
这一纠纷总算是有了一个了结,同时也给其他正打算进行交易并购的公司敲响了警钟。那就是如果要购买一家企业,一定要购买其潜在的所有技术。eBay最受人诟病的就是没有在2005年购买Skype的核心技术,其创始人仍保持着所谓的“全球索引”技术即P2P技术的所有权。在2005年eBay与谷歌、雅虎、新闻集团等对手竞购Skype的时候,eBay考虑到收购拥有“全球索引”技术的Joltid可能会使整个收购事件复杂化,而只买下了Skype。然而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Skype的两位创始人离开后正准备将同样的技术用于其开发的新的视频网站Joost。eBay当初为了省事而选择了二者取其一,没想到现在却惹来了更大的麻烦。
用户多不等于盈利多
对于单飞后的Skype,人们充满了期待。此前在eBay庞大的网络拍卖业务体系中,Skype很少受到外界关注;被投资团收购后,Skype将被认为会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新的投资团接手Skype后,将要求Skype改变其运营模式,并有可能在Skype取得一定成功后,帮助其公开上市。相对于此前无所作为的eBay而言,投靠颇具实力的投资团对Skype或许更为合适。
就用户数量来说,Skype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电话公司,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实时语音通讯是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全球市场,所以,对Skype这样的公司来说,要想使其资产进一步转化为利润,就必须拥有多种途径。很显然,Skype是这一市场的领导者,在这个市场的低端部分,没人能与其抗衡,现在Skype需要的是依靠自己的优势地位去赚钱。
Skype过去的盈利模式是先依靠免费服务吸引用户,再通过能帮助用户拨打固话和移动电话的SkypeOut服务来获取收入。过去几年业绩的高增长已经证明了这条路是可行的,但是Skype显然还可以在提供额外收费服务方面做得更好,比如现在Skype还不能接收传真,但这在技术上看并没有太大的难度,而且很多客户也愿意为此付钱。
如果说Skype过去的成功是建立在个人用户基础之上的话,那么它的未来很可能就来自于企业用户。因为个人用户的需求是单一的,除了简单的音频通话很少有其他的需求,而且这些人早已习惯了免费的服务,要想让他们掏钱可是比登天还难。然而企业用户就不同了,透过在线号码,企业可以在全球构建虚拟办公室,为商业伙伴节省国际长途通讯费,Skype还可以通过提供电话会议和视频会议服务,Skype同时提供最多50人的小组文字交流,非常适合简单的商议和提交报告等商务活动。
另一方面,由于Skype具有电脑界面,这就为实现分类广告和服务提供了可能,今后用户也许就可以在打电话的同时,通过Skype的界面享受其他的服务,Skype可以安排广告取得收入,达到用户、商家和Skype的三方共赢。今年一月,Skype又更进一步,在与LG和松下达成合作协议后,Skype正在谋求将其在电脑上提供的网络视频服务转向电视。
脱离了eBay的束缚,人们普遍认为Skype拥有光明的未来,因为Skype从来就不缺乏服务项目,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潜在的服务项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毕竟Skype目前的主要收入仍是来自不到15%的用户。在免费这张大饼吸引了足够多的用户之后,Skype需要下功夫收账了,要知道免费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总之,Skype的未来不可预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Skype又将恢复往日的活力,在摆脱了eBay的引力后,驶向未知的远方,探寻属于自己的未来。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