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50 苹果版本:8.7.5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试探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路

来源: 高峰 编辑: 2011/01/02 14:20:03  字体:

  摘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向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任务,使创新人才具备基本的品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方向,针对当前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高校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和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思路

  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它关系到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赢得更大的主动权,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举措。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和思路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1 时代呼唤创新人才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无论是科技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需要有创造性的人才。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已任,积极投身到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活动中,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就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创新要靠人才,只有培养出大批的人才,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仅限于学习运用国际上成熟的技术和发展模式,就只能步人后尘,处于被动地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主要不是生产量的差距,而是创新原理、创新工艺和创新技术的差距,这恰恰体现在创新人才的匮乏上。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科技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上下功夫。知识创新呼唤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在这里,关键是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的人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时代的呼唤,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创新对于高等教育已不是一般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而是关系国家的富强与民族兴旺的大事。

  2 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要有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要有高尚的情操志趣;要对国家、民族、社会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态度。除此之外,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往往还具有以下性格特征:①有高度的独立性。不盲从,不人云亦云,不惟书,不惟上,不受习惯势力的限制和束缚,善于思考,凡事都问个为什么,敢于坦然地对一些观点提出质疑。②有充分的自信心,有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和必胜的信念,有不怕失败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发挥人的创造潜能的重要条件。③有强烈的冒险意识。勇于面对失败的风险,敢于正视创造过程中出现的挫折,有探索追求科学真理的强烈欲望。这是创造性人才的典型性格。④有坚定的创造动机。活动始于动机,创新动机越强烈,创新活动越积极认真,其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价值也就可能越大。⑤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一个创新能力强的人,能掌握创造思维方法,特别注意客观事物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具有良好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

  3 困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1)教育内容陈旧与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前学校教学内容仍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要内容,缺少能力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形式单一,方法呆板,缺少新意。在这种教学状态中,学生的学习缺少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学习过程中受教师因素的影响也较大,如教师本身的思维不发散,创造能力不强,也导致学生思维阻塞,缺少质疑的品质,也不会变通,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专业范围狭窄,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高校专业设置,对培养专门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知识面的狭窄也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由于学生的活动大多是在本专业范围内展开,没有时间和条件学习相邻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3)教学目标上重视认知素质,忽视情感素质,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的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培养,如在感知能力、想像能力、思维等认知方面的能力培养比较重视,忽视了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4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路

  4.1 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思想

  ①首先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特别是关于人才创新的思想以及邓小平关于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指示为指导,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现代教育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培养学生的智能,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重要地位,要使过去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变为素质教育培养的模式,树立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思想。②在课堂教学上创新。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形成大学生自主发现和创造为基础、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学生主体”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改变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功能,转向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主的多功能教育;把以课堂教育为中心和应试教育为特征的封闭模式,向创造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新型开放模式转换。以创造教育和素质教育为中心,把教学质量的提高定位在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③在教育模式上创新。改革和完善过时的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特别是以多媒体技术为突破,大力提倡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内容以“新颖、科学、合理”为原则,经过精选、组织和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坚持灵活、多样、实用的原则,重视以启发式、问题式、研讨式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摸索、推敲、推导和论证,使之达到创造思维和能力的稳步增强。使学生树立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造个性和提高创造能力。

  4.2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既需要逻辑思维,也需要非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创造者在最佳的心理构成和心理合力作用下,首先获得强烈的、明快的、和谐的创新意识,进而使大脑中已有的感性和理性知识信息,按最优化的科学思路,灵活地借助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等因素,以渐进式和突变式,实现重新组合、匹配,脱颖和升华,从而达到科学创造的成功思维。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关键。

  因此,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从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一两方面入手。其一,逻辑思维培养:增强记忆力;培养思维的推导性和敏捷性;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科学性;培养思维的周密性与论证性;培养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其二,非逻辑思维培养:培养良好的形象思维;培养敏锐的直觉思维;培养顿悟的灵感思维。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仅仅依靠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单纯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难以取得跳跃式的认识,只有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利用非逻辑思维,才能获得突破性的新知识。已在科技竞争中领先的发达国家,都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非常重视,后起的亚洲国家诸如韩国、新加坡等也已意识到已往教育“注重知识传输而轻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的弊端,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必须努力改变现状,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否则我们的发展速度就会受到影响,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处于不利的地位。

  4.3 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

  环境是教育的生存场所和发展空间,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标志体现,环境启发人、环境教育人、环境造就人。我们要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之后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①加强社会实践环节,这是锻炼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可逾越的条件,当前我们应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断的鼓励大学生融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了解国情,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指导学习和工作,将创新运用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学校、院系、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使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所施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②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内容,落实到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中,使之制度化、模块化。③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和和改造,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和环境,将创新能力融入到一种惯性的理性思维中,达到“约定俗成”的效果。④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奖励创新性人才,并使这种激励机制制度深入人心,促进和刺激创新能力的发展。④注重个性潜能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实践环境。高等教育必须能够适应个体的特殊需要,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个性是创造性的基础和基本特征,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完备的体系,必须包容个性化,才能更具有创造性。个性只有在自由自在的实践环境中形成、发展与成长。只有形成一个既有正确导向,符合实际,而又无拘无束的实践环境,个性才可以得到主动、和谐、健康和全面的发展,并且展示出本身所固有的特色。我们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对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个体应有不同的引导、培养和形式。古代教育学家孔子尚能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对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现代高等教育来说,注重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课堂气氛,实践环境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王爱国.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的使命.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

  [2] 李东生.教育竞争与招生工作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王国良.浅论高师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研究,2003年.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老A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