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实务操作>初当会计>业务初探> 正文

会计核算的前提

2006-5-24 13:17  【 】【打印】【我要纠错

  会计核算前提是指对会计核算赖以存在的先决条件所做出的基本假定或假设。

  一般公认的会计核算前提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前提的主要作用是对会计核算的范围予以界定,它要求会计核算必须严格区分自己的经济活动与他人(与自然人相对应的经济组织或单位)的经济活动,正确地反映其所拥有的资产和应当承担的债务责任,准确地计算收益或损失,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会计主体与法人是有区别的两个经济范畴。作为法律意义上的法人,其在经济上必定是独立的,因此法人可能是会计主体。但是,能够作为会计主体的则不一定都是法人;反之亦然。例如,从法律上讲,独资和合伙企业的财产和债务是个人财产和债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会计记录上则要把企业的财务活动与个人的财务活动截然分开;同样,一个母公司与它的子公司可能都是独立的法人,但是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则往往将它们视为一个统一的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没有相反的证据条件下将无限期地继续经营下去,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面临破产与清算。持续经营是对会计主体核算时间上所作出的一种假定。这种假定能够使会计基本原理和一些公认的一般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从而为财产的计价和收益的确认提供了理论依据。例如,企业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划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确定和折旧方法的选择等。正是基于持续经营假设,会计主体在信息收集和会计处理方面才能保持稳定,才能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

  会计分期是指对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持续不断的生产与经营活动,按照会计核算的需要,人为地将其划分为一个个等间距且首尾衔接的时间段落。会计分期是对会计核算在时间上所作出的一种界定,也是持续经营前提存在的客观要求。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从时间上讲是一个无法确定何时才能终了的过程,为了及时取得会计信息,计算财务成果,充分发挥会计的作用,就有必要划分会计期间。而且,只有在划分合理的会计期间前提下,会计核算才能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货币计量是指对所有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都必须采用货币这一价值尺度作为统一的计量工具,并将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转化为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货币作为计量工具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对那些不能够直接比较和直接相加的实物计量单位的财产物资通过货币这一价值单位变为能够直接相加和比较的价值指标,从而奠定了会计以价值为其主要计量工具的核算基础。

  应当注意的是货币计量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会计核算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假设,二是币值稳定的假设,即在一般情况下会计核算应当按照币值不变的原则进行,而无须考虑核算当时市场货币购买力的变动情况。但是币值稳定并不意味着币值的不变,当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或遇到国家经济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和调整时,会计核算则应当采用特殊的会计准则对货币计量进行必要的变通,例如采用“不变购买力”、“重置成本”等方法进行会计事项的处理。

  会计核算各前提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会计核算首先必须明确会计主体才能确定会计核算的范围;只有在首先确定会计主体的基础上,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才能体现出持续不断的运动过程,也才能必要对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序时进行分期,并通过货币计量来反映其价值运动,最终形成会计核算的一整套完整的程序和方法体系,且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

发表评论/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