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存货计价的准确性对分析企业获利能力和流动性风险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也备受争议。读者董成志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之我见》(萧枭,《财会世界》,5月23日)中提出的提取方法提出异议,希望同广大读者共同探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存货历史成本计价已经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存货的价格是由市场来决定,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企业存货面临着巨大的跌价风险。如果仍以历史成本计价,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价值时(这往往经常出现),就会虚增资产,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误导投资者,降低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萧枭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之我见》一文中提出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参照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即将存货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再按不同类别对个别存货计算账龄,根据不同的账龄考虑存货的残值并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的设想。这种思路有可取之处,但值得商榷。应收账款和存货在性质上是不同的,除了流动性较强以外,二者不具有可比性。应收账款是货币性资产项目,最高可收回金额是确定的,其可收回的概率同账龄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可以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而存货的售价是在不断的变化的,除了时间因素以外,其他多种因素影响了价格变化,如供求关系等。从商品零售价指数(《中国金融年鉴2001》)来看,1978年基期价格为100,到了2000年已为354.4.1993年为254.9,而1994年则为310.2,增加了55.3.与此相反,1998年为370.9,而1999年为359.8,下降了11.1.由此可见,价格波动的影响更胜时间因素对可变现净值的影响。
根据笔者对可变现净值的理解,认为可采用另一种思路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首先,将存货分成外购和自制两大类。外购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备品备件、包装物,外购商品(商业企业)等。自制存货主要包括在产品和产成品。对于外购存货而言,通常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企业保持有各期购进存货的进价纪录。由于存货的流动性很强,因此,最近一次购货价格接近市场价格,可以采用如下的公式计算可变现净值:
外购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最近一次购货价格×(1-预期销售费用率)×存货的成新率。存货的成新率可以采用存货的已采购时间同存货的可用时间相比较来简化计算。对自制存货,企业虽然掌握着定价自主权,价格主要还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影响其可变现净值的因素包括产品的完工程度、市场价格、估计销售费用及新旧程度等。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可以用成本会计系统的约当系数。因此,可以采用如下的公式计算自制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自制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最近的销售价格×(1-预计销售费用率)×成新率×约当系数
当然,这只是对一般意义的存货适用,对一些性质比较特殊的存货,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