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资本市场的日渐发展,许多发达经济中曾经出现过的会计问题不可避免地将在中国重现,且更具复杂性。盈余管理是西方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资本市场也同样出现了盈余管理现象,这一现象已引起我国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的关注,并已有学者利用实证方法对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盈余管理进行研究。本文拟对盈余管理的有关理论问题作一初步规范性的探讨。
2盈余管理的涵义
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目前存在不同的表述,试转述如下:美国会计学会前会长KazirineSchipper女士1989年在一篇论文中指出盈余管理是“带着获取私人利益的目的,故意干预对外报告的过程。”我国台湾学者林坤霖认为,“经由管理当局经营政策的不同,再加上会计盈余及现金基础盈余之间的弹性空间及差距,透过管理当局对资讯不对称之优越地位的维持,进而对会计方法加以有目的的选择,以达到其所要的损益数字,于是乎形成了所谓的盈余管理”。
PaulM.Healy和JamesM.Wahlen在一篇评论指出,“管理当局在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structuringtransactions)中运用判断以改变财务报告,从而误导某些利害关系人(stakeholders)对公司内在经济业绩或影响那些依赖于报告的会计数字的契约性后果(contractualoutcomes)时,盈余管理就发生了”。并认为管理当局施加判断的途径是多样的,包括对未来事项的估计(如长期资产的预期寿命、坏账损失等)、营运资本管理(如存货水平、应收账款政策等)、选择作出或递延支出、决定结构性交易等。
而弗朗西斯。L.艾尔斯在《感知收益质量:经理需要知道什么》一文中认为,“盈余管理是围绕利润故意调整报告或生产/投资决策。它不仅包括利润平稳化行为,也包括任何改变未发生的收益的企图,如果企业管理者不关心财务报告的影响的话”。并认为盈余管理的具体方式有应计项目管理和调整采用强制会计政策的时间。可见,这里的盈余管理不仅包括财务报告操纵,还包括经营操纵,因而是广义的。
本文采用狭义的盈余管理概念,即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人员运用判断以改变财务报告从而使自己获益的行为。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与盈余管理同时并用的还有管理利润、利润操纵、盈利操纵、利润管理等,其在英文中则有earningsmanagement、profitmanipulating、managerialprofits等不同称呼。对此,北京大学王立彦教授认为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利润操纵是指通过违规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而人为造成利润的增加或减少;盈余管理则是指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财务结果,合规合法是前提。”对此,笔者认为,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并无严格的区分。从手法上来看,会计变更也是利润操纵的主要手段,有关文献对二者手法的论述基本一致。至于合规合法,盈余管理的手法恐怕很难讲都是合规合法的。笔者曾特意查阅有关文献,发现在许多西方会计学者的论文中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是混用的。因此,本文对这些概念不作严格的区分。
3盈余管理产生的内在原因与外在条件
从内在原因来看,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及由此造成的会计信息不对称是盈余管理得以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是“若干契约的结合”。这里的契约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委托代理关系。Jensen和Meck ling将委托代理关系定义为“一个或若干个委托人聘用其他个人(代理人)代表他们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契约关系,其中包括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于一切组织和企业的每一个管理阶层上,而股东与经理人员的委托代理关系则是其中最为典型的。
谢康认为,“委托人-代理人关系实际上是市场参加者之间信息差别的一种社会契约形式,它是掌握较多信息的代理人通过合同或其他经济关系与掌握较少信息的委托人之间展开的一场对策。”股东与经理人都是经济理性人,各自追求效用最大化,即股东追求企业财富最大化,而经理则追求一定努力水平下的高报酬和低惩罚,这样,股东与经理人员的目标函数就存在差异。而股东较难对经理的行为进行监督,而只能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间接了解代理人是否尽心尽责、按其意志行事、努力提高企业的价值,代理人提供的财务报告是其最重要的信息来源。由于股东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并非所有的信息都通过财务报告及时传递给股东,因而经理比股东能掌握更多、更及时的信息。这样,股东与经理之间就存在信息差别,股东掌握的只是代理人行动的不完全信息。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上述的利益冲突,经理人员存在机会主义倾向,一有机会就背弃当初做出的关于努力的承诺,甚至利用其信息优势,不惜以牺牲股东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私利,即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为了获取高报酬和逃避惩罚,便指使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以夸大业绩,掩盖过失,会计人员由于受雇于经理,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得不听命于经理,因此,会计信息在股东与管理人员之间呈不对称分布。尽管股东可以聘请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以提高其可信度,但由于审计风险、审计合谋等原因,注册会计师并不能发现所有的错弊,这样管理人员便有机会对盈余数据进行操纵。正如瓦茨和齐默尔曼指出的“只要存在契约和监督成本,管理人员对会计操纵就不可能根除。”因为会计信息不对称是委托代理关系的必然结果,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管理当局不仅有动机而且有可能通过控制自己掌握报告方法的财务报告中的盈余数字,使其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以上仅分析了股东与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他外部信息使用者与管理人员的信息不对称也可类似地分析。
应计制(权责发生制)的固有缺陷也是盈余管理产生的重要原因。现代财务会计确认的基础是应计制,在应计制下,根据权利或义务的发生与否确认收入和费用,在确认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判断和估计,如预提、摊销等程序,因而掺杂了大量的人为因素,这样,应计制下的盈利数据就有一定的弹性。应计制的这一特点为管理当局提供了一个调节的空间,管理当局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缺陷多(少)提多(少)摊费用、高估或低估收入,从而高报或低报盈余。
另一方面,目前对会计信息的监管不力也是盈余管理得以泛滥的外部客观条件。首先,目前会计准则不完善、质量不高,许多交易和事项尚无相应的准则加以规范,一些有用的信息不能进入报表或根本未得到披露,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造成会计信息的公共领域太多。现有的准则允许有过多的备选方案,使管理人员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也使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部分准则质量不高,重形式轻实质,缺乏可操作性,等等。其次,会计和其他信息披露法规不完善,执法不力,证券管理机构和其他监管部门也未能发挥强有力的监管作用,对一些会计作假行为处罚不力,起不到震慑作用,使部分企业敢于随意操纵财务报告。再次,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所有者缺位,董事会、监事会一定意义上形同虚设,对管理者缺乏应有的约束;从外部来讲,经理市场很不发达,难以形成对经理的激励约束作用,管理人员可以随意指使会计人员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综上所述,盈余管理的产生,既有其内在原因,又有其外在因素。
4盈余管理的具体动机
4 1资本市场动机
由于会计信息被广泛地应用来进行股票估价,盈余信息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因而促使管理当局操纵盈利以试图影响短期股价业绩。通过盈余管理可以显示出一个稳定增长的每股盈利额,以此刺激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抬高股票价格,从而在急需追加资本时创造出一个有利于股票发行的气氛。另外,为了获得上市、配股、增资扩股及发行债券资格,避免ST、PT等,企业也会有较强烈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如蒋义宏教授对部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案例研究后认为,上市公司财务包装的利益动机主要有三点:在发行市盈率受到限制时为提高发行价格;为获得配股资格;为避免连续3年亏损公司股票被摘牌。有经验研究表明,我国存在明显的10%现象,即在ROE10%这一临界点和损益临界点左右时盈余管理的动机最强烈。
4 2契约动机
会计数据是被用来监控和规范公司与其他众多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契约。报酬契约用来协调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人的动力,贷款契约是用来限制管理当局以牺牲贷款人利益为代价而使股东获益的行为。这些契约产生了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因为对报酬委员会和信贷者而言,要识别(undo)盈余管理的代价甚大,这体现了实证会计中的分红计划假设和债务契约假设。分红计划假设的含义是指,“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实施分红计划的企业,其管理人员更有可能把报告盈利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因为现在的报酬计划有较大部分是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如果报酬委员会使用某一特定公式制定红利计划而不参照会计程序的变动对红利做出调整,则红利的存在会驱使管理人员通过程序变动在某些年份提高盈利,而在其他年份降低盈利。至于是提高还是降低,取决于实际盈利是低于目标、介于目标与上限之间,还是高于上限。债务契约假设(又叫负债权益比率假设)是指“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企业的负债权益比率愈高,企业的经理人员便愈有可能选择将报告盈利从未来期间转移至当期的会计程序”。企业与债权人往往签定有契约对企业进行限制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如对分发股利的限制、对增加债务的限制、对营运资本的保持等,而负债权益比率是考核企业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管理当局为了能获取贷款,在其财务报告数字接近限制性条款时,便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使负债权益比率等在限定的范围内。
4 3政治成本动机或称管制动机
其理论依据在于政治成本假设。所谓政治成本假设,也叫规模假设,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规模越大,它的管理人员就愈有可能选择那些能够将当期盈利延续到下期的会计程序”,这是由于大企业的政治成本高于小企业。所得税是企业所承担的政治成本要素之一,企业规模愈大,所得税税率往往愈高,即使税率不变,高盈利企业的税基高也要交更多的税。因此,为避免高额所得税,管理人员有进行盈余管理降低本期盈利的动机。此外,政府行业管制、收费管制、反垄断都会诱使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以降低政治成本,避免制裁,寻求政府的帮助或保护。如Jones发现美国国内企业为了减少国外同行的竞争,取得进口救济(importrelief),往往在国际贸易委员会进行进口救济调查时通过盈余管理低报利润,以显示受到了进口的伤害。在我国,一些盈利企业为了少交税,更是不择手段地低报利润。
5盈余管理的手法
企业盈余管理的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利用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变更。前文已述,根据分红假设和债务契约假设,管理人员有选用增加当期盈利的会计程序的动机;根据规模假设,则有选用减少当期报告盈利的会计程序的动机。对于一份报告如何同时满足三方面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进行权衡。一般说来,若某企业存在以盈利为基础的分红计划或其负债权益比率较高,则更有可能选用高报盈利的会计程序;企业规模越大则越有可能选用低报盈利的会计程序。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为了虚报利润,往往选择那些可提高当期盈余的方法,如渝汰白在汰白粉工程已投入使用的情况下仍采用利息资本化,被出具了否定意见审计报告。会计方法变更实际上也属于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方法变更除由于会计准则变迁、采用新方法更能公允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正当理由外,其目的往往是为了操纵利润,如1987年通用汽车公司改变其折旧方法以提高该年的报告利润;1997年南洋实业存货计价方法由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使利润增加2474万元。
(2)通过改变交易时间来调节利润。指通过提前确认营业收入、推迟确认本期费用来提高当期盈余;或反之,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确认费用以降低当期盈余。如随着计算机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IBM将发出商品作为销售,以支撑日益下滑的收入。
(3)改变应计项目的金额,如乱提乱摊费用、利用或有事项、一次冲销大量重组费用等来调节利润。
(4)虚构交易或虚增资产。如在年底虚构未发生的销售、退货交易,利用资产评估虚增资产等。
5)利用关联方交易。企业与关联方之间采用高于或低于正常交易价格进行交易以实现提高或减少企业收入的目的。为了达到取得配股资格,避免被ST、PT、摘牌下市,实现预定的盈利指标,以及其他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每到年末,关联交易便大大增加。
(6)利用资产重组,以达到美化报表的目的。
6 盈余管理的后果对于盈余管理的作用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盈余管理具有正面作用,认为只要管理人员努力表达公允信息,盈余管理是会有所帮助的,如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财务报表分析专家彼得。威尔逊认为“利润平稳化也许是有道理的,因为它对未来和长远趋势做出了最好的说明”。据WilliamJ.Bruns,Jr和KennethA.Merchant的调查,大多数经理和会计人员认为管理短期收益是经理工作的一部分,认为如果一种会计方法不被明令禁止,或与准则相差不大,就是符合职业道德的,而不论谁受到这种提供信息的影响。还有人认为,投资者并不会被盈余管理所愚弄,因而财务报表仍提供了有用信息,盈余管理并没有什么负面影响。
另一种观点认为,盈余管理会误导投资者,对资源配置产生不利影响。如美国大学会计学教授霍华德。施利特认为“盈余管理对投资者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你在创造人为的现象。数字应该反映公司实际情况”。一些近期研究表明,盈余管理至少对一些公司的资源配置有影响。同时有证据表明投资者并不能看穿盈余管理,因而对股票市场产生重大负面作用。美国SEC主席ArthurLevitt对美国的“数字游戏”深表不安,呼吁为了贯彻SEC的宗旨,维护资本市场的信誉,保障投资人的利益,不能容忍利润操纵这种败德现象的存在与发展。
对此,笔者认为,尽管使用盈余管理短期可能给企业带来一些好处,如收益平稳化给人以收益稳定增长的印象,从而有利于企业度过暂时的经营困难,吸引投资者。但不容否认,盈余管理的负面作用是巨大的,它会误导信息使用者,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反映经济真实性是会计的基本职能,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根本质量特征,其中可靠性是基础,离开了可靠性,会计便失去了其生命力。盈利信息是最重要的会计信息,利特尔顿在其名著《会计理论结构》中将其称为是会计的“重心”。盈利信息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用户评价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有着重大意义(Dechow发现盈利比当期现金流量更能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盈余管理使报表上的盈利信息成为数字游戏,盈余信息失去其基本的可靠性,不能帮助用户评价企业的机会和风险从而做出决策,使会计信息成为无用信息,严重损害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是会计职业的公害。会计信息呈报具有许多潜在的经济后果,包括影响个体间财富分配、累计风险水平、消费和生产、企业间的资源配置等。管理当局通过盈余管理向投资者和债权人传递不真实的盈余信息,将误导其决策,产生“不利选择”行为,使社会资源(包括物质资财和企业家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利益。盈余管理使投资者无法区分普通股之间的质量差异,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实,如孙铮、王跃堂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的操纵盈余确实损害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同时,盈余管理对本企业的长远利益也将产生不利影响,盈余管理将破坏投资者对收益质量的感觉,导致市场价值下降。有关研究表明,盈余管理以后的转回(reversal)将使投资者产生失望,导致股票业绩的负面结果。
会计信息是具有经济后果的商品,盈余管理损害了会计生命力所在———有用性,它不仅对投资者等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有危害,对整个社会的资源最佳配置有不利影响,而且对会计职业和企业也有危害,它严重地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公害,其负面作用远大于正面作用,因而应当加以限制,防止其滥用。
7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
由于盈余管理有负面作用,因而必须积极防止其滥用:
(1)建立和完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盈余管理往往是由于会计准则未明确规定或规定含糊不清时发生。现有会计准则往往允许过多的选择,有关规定不甚具体明晰,缺乏可操作性,这就给管理当局操纵盈余提供了机会。“酌定性机会产生于估计的难度和提供会计数字中所允许的自由度”,我国之所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除了体制上的原因外,缺乏一套健全的会计准则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建立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对于抑制盈余管理有着重大意义。所谓高质量,按Levitt的讲法,应能导致真实、公允、可比、充分披露和透明的报告。我国正在研究发布具体会计准则,如何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是放在会计研究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2)加强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审计是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计,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减少虚假会计信息。CPA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主要组成部分,CPA接受委托,独立地进行审计,公正客观地对会计报表的真实、合法、公允性发表意见。审计虽不能发现所有的错弊,但只要按审计执业标准来进行,是可以发现其中的重大错弊、大大降低虚假会计信息的几率的。因此公众对CPA寄予厚望,CPA被称为经济警察。1987年,美国前总统里根在给AICPA成立100周年的贺信中称赞,没有CPA,美国的经济秩序将土崩瓦解。独立性是审计的生命,但遗憾的是,现有的CPA审计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出于种种私利,CPA往往屈从于被审单位的意图,丧失其独立性,甚至发生审计合谋行为,一些公司存在重大未调整项目、或有损失、虚报收入等行为仍被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最典型的就是“琼民源”事件。笔者认为,要使审计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看门人”,首先应当加强审计准则建设,建立一套能有效规范审计业务的规范体系;其次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这就要加强后续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第三要加强审计的独立性,真正做到经济、工作和精神独立。同时,审计职业界、证券监管部门、财政部门等要加大对审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惩欺诈行为。
(3)加强《会计法》的执法力度,从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新《会计法》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同时对会计核算的具体环节做出了规定,应该说对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制定法律与真正落实是两回事,当前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应当从严执法,对会计作假行为决不姑息。
(4)改革现有关于上市、配股、ST、停牌等规定目前关于配股的条件只有“最近3年净资产收益率每年均在10%以上”一条,由于指标单一,而配股权对上市公司有利,因而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性来对利润进行操纵以获取配股权,有关实证研究也证明上市公司存在为取得配股权而进行盈余管理行为。同样,摘牌的条件是“连续三年亏损”,这样有些公司便可能通过盈余管理先多摊多转费用,为第三年“转亏”作准备,以避免摘牌。如陆建桥发现,为了避免公司连续三年亏损而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管制,亏损公司在亏损及其前后年度普遍采用应计利润项目管理调增或调减收益。对此,笔者认为,应当建立一套指标体系,避免由于指标的单一性而使管理当局容易进行利润操纵。
(5)改革现行企业业绩考核制度和管理者报酬、聘任制度现行企业业绩考核往往过分注重利润指标,而利润是根据权责发生制计算出来的,极易发生应计项目管理,管理当局为了实现其业绩指标往往在年底进行盈余管理。因此,应当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长期和短期结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可采用经济增加值、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作为核心指标。在干部的聘任上,应注重多方面的考核,在聘任前和离任前应当加强审计,防止“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的发生。
目前国有企业的报酬也基本以利润为主要依据,报酬与企业的价值相脱节,经理为了获取报酬往往不考虑企业长期发展的要求,作出能增加企业当期盈余但无助于提高股东财富的决策,同时也易发生利润操纵行为。对此,笔者认为应改革以固定工资为主体的报酬制度,增加风险收入的比重,将经理的报酬与企业的业绩联系起来,具体可采用业绩股份、经理股票期权、增值权益等激励方式,这既可协调经理与股东的利益冲突,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经理的利润操纵行为。
(6)加强对会计人员、企业领导和地方官员的教育,提高人员的素质,从思想上减少利润操纵的驱动意识。
(7)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影响公司管理行为的各方面当事人之间基于合约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包括通过竞争所形成的外部治理结构(如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兼并市场等)和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所组成的内部治理结构。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结构不甚完善,从外部来看,我国尚未建立起发育完全、运作规范的股票市场,经理市场尚未形成,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基本还是政府任命而不是通过经理市场选择;从内部来看,国有企业存在所有者缺位现象,作为资产终极所有者的国家独立在企业外部,《公司法》所规定的各机构相互制衡的机制也远未发挥作用,董事会、监事会很大意义上形同虚设,导致内部人现象严重,经理控制了会计信息系统,而会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不得不听命于经理操纵财务报告,提供虚假信息。因此,要防止盈余管理的泛滥,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尤其应当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职责,使其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相互制衡。同时要积极建立经理市场,加强证券监管,使内部监控机制和外部监控机制两方面都充分发挥作用,对经理的财务报告行为实行有力的监督。
8 结束语我国资本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盈余管理现象,这是与我国目前会计准则不完善、证券监管不力的环境分不开的。盈余管理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效率,其负面作用是巨大的。证券监管部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等必须携手采取有效措施,共同防范盈余管理的滥用,维护资本市场的秩序。
相关热词: 盈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