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课程:会计课程税务课程免费试听招生方案 初当会计岗位认知会计基础财务报表会计电算化

综合辅导:会计实务行业会计管理会计审计业务 初当出纳岗位认知现金管理报销核算图表学会计

首页>会计信息>会计继续教育> 正文

模拟财务报告的编报和监管(上)

2003-12-23 13:33 《证券市场导报》 【 】【打印】【我要纠错
    模拟收益偏离了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与谨慎性原则背道而驰,以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首席会计师林恩。特纳在2000年10月的一次演讲中把模拟收益称作“剔除所有不利因素后的收益”。

    模拟财务信息的编报起源于上市公司发生或即将发生重大资产重组时,按照重组后的业务和资产架构“模拟”历史时期的财务报表,以对外提供与公司未来价值更相关的决策信息。如果公司是从原企业分离出来的,也应以现有主体的架构编报以前期间的模拟财务报表。

    “新经济”时代来临后,模拟财务信息被美国上市公司创造性地运用于收益公报(earnings press releases)。席卷大洋彼岸的会计危机,使众多质疑的目光集聚到这个信息披露的特殊角落。本文介绍模拟财务信息编制和披露的历史演变和监管问题,并探讨我国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和再融资时编制类似模拟财务报表的问题,以图抛砖引玉。

    概况

    近年来,美国许多上市公司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报送季度和年度财务报表之前(通常30~45天),刊登收益公报,并在公报最前段披露将自认为不会再次发生的费用(利得)扣除后的模拟收益(Pro forma earning),这种信息统称为模拟财务信息( Pro forma financial information)。例如电信行业公司广泛使用的EBIDA(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利息、所得税、折旧和摊销前收益),就是模拟收益的一种常见形式。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收集了1987年至1999年的收益公报,发现1987年有18%的公司披露未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原则(non-GAAP)计算的收益数据,到1999年这一比例上升到71%.

    模拟系拉丁词汇,英文是“假设、如果”的意思。所谓模拟收益,即假设某些一次性交易或事项没有发生,公司将得到的收益结果。编制模拟收益时扣除哪些项目,完全依赖公司自行判断,不需遵循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也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近年来,公司管理层在迎合华尔街预期的压力下,通过编报模拟收益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十分普遍。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繁荣和行情暴涨的时候,各公司及其首席执行官们所兜售的模拟收入额和收益按照华尔街的预期翻番增长。在经济衰退的时候,首席执行官们更要极力显示收益下降来自偶然的或外界的因素,在扣除这些因素之后的公司依然前景看好的信号。近期的一项研究以北加利福尼亚州的100家大科技公司为调查对象,发现模拟收益的汇总数字与GAAP净收益的差异惊人,前者为100亿美元盈利,而后者竟为710亿美元净损失。模拟收益偏离了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与谨慎性原则背道而驰,以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首席会计师林恩。特纳在2000年10月的一次演讲中把模拟收益称作“剔除所有不利因素后的收益”(EBS, earnings before all the bad staff)。

    模拟收益发轫于“新经济”公司,而后迅速普及。无论竞争激烈的网络公司、技术雄厚的设备公司,以及家喻户晓的蓝筹公司,无不偏爱模拟财务信息。最早编报模拟财务信息的网络公司之一是雅虎公司。由于没有把收购数家因特网公司的种种费用计算在内,该公司1999年1月公布的收益比按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计算的多35%.亚马孙网上销售公司的费用扣除更加随意。该公司在2001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中说,公司的每股模拟净亏损额为21美分,而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计算,该公司实际每股亏损66美分。被排除在模拟经营亏损额之外的项目包括大量的净利息费用和诸如关闭仓库之类的重组改造费用。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2001年第三季对外发布拟制性盈余为2.3亿美元,而实际亏损则高达26.9亿美元。

    起源与规定

    模拟财务信息起源于公司发生购并或其他重组交易的情况下,如何模拟编报重组前财务报表的问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公司编报模拟财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向投资者提供重大重组交易对公司历史期间的假设影响的信息。S-X条例第11款明确规定了编报模拟财务信息的情况包括:企业合并、收购重要业务或资产、处置部分经营业务、从原实体中改制形成新的公司等。

    根据S-X条例,模拟财务信息包括简化的资产负债表、简化的收益表、解释性附注(假设重组在早些时候发生,对历史财务报表的影响的文字性说明)和情况简介(包括重组交易、公司实体、会计期间等情况)。

    S-X条例第11款还提供了编制模拟财务信息的指南,指出计算模拟收益应基于扣除中止经营、非常项目或会计变化的累计影响后的持续经营收益数据,此外还应扣除本次重组发生的一次性费用、贷款和税收的影响。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上述扣除的初衷是为帮助投资者分析公司未来前景,提供比历史财务报表更具预测价值的信息。然而事与愿违,模拟财务信息在编报实践中演化成为扣除一切重组费用、利息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的借口,尽管这些费用实际上是公司正常经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事项。遗憾的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没有针对这种行为及时修改有关规则,以致模拟财务信息泛滥美国资本市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简称FASB)对此似乎也无能为力,作为制定具体会计规范的机构,正如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Edmund Jenkins所说,“在规范完整财务报表的编报之外,我们无权力也无责任规定公司如何向分析者提供或公告(其他)信息。”

    问题与争议

    事实上,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于收益的列报已经煞费苦心,为避免主观判断和增强可理解性,收益表中的中止经营、异常项目及会计变化的累计影响三个特殊项目都有非常严格的定义,并分别逐行列示。位于这三项数字之上的项目即为持续经营收益(income from continuing operations)。诸多公司为何另起炉灶,编报对一些自认为一次性的项目扣除后的模拟收益?前面所述华尔街预期的压力可能是重要环境因素。但也有人为模拟收益进行辩护,理由大体包括:

    1.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注重可靠性和可比性,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对行业和企业自身特点的反映。公司编报模拟收益,是根据行业和本身情况量体裁衣的结果,更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和不确定性。

    2.正式的财务报告须经审计并向证券交易委员会递送,使财务信息披露滞后于许多临时公告和非财务信息。公司提前向华尔街的分析师提供收益信息,同步公布包含模拟数字的收益公报,保证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公平性。

    3.滥用模拟财务信息的公司实际上只有少数,但容易产生轰动效应。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社会公众更关注模拟收益被滥用的现象,而忽视了它积极作用的一面,即及时提供对财务分析有用的信息。Bill Alpert在一篇题为《模拟收益无罪》的文章中引用了Jeffery Abarbanell 和Reuven Lehavy的统计,指出在1985年至1998年的90000份收益报告中,模拟收益高于GAAP数字一美分的公司还不到10%,大约一半公司报告的模拟收益与GAAP数字没有差异。

    但是,由于模拟财务信息公告通常比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财务报告提前30~45天,模拟财务信息的披露往往引起股价的较强反应。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管理会议的一次演讲中,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哈维。皮特对投资者越来越依赖模拟信息而不是GAAP信息深表忧虑。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市场能够识破会计操纵,因此模拟信息不应因为与GAAP收益不同而引起股价的反应,就像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转换不会影响气温本身一样。但在现实市场中,如果披露模拟财务信息的公告中未披露与GAAP收益的比较差异和调整,很容易误导投资者。密歇根大学的Russell J.Lunholm等人最近研究了12万份季报和1988年至1999年的现金流量表,发现市场在模拟财务盈利惊奇宣布的3天内反应显著,但如果该盈利惊奇是源于对一些费用项目的扣除,股票的超额收益率会逐渐消失。更为重要的发现是在3年之后,扣除金额较大的公司与扣除金额较小的公司相比,股票价格反而低45%.

    模拟收益还引发了信息披露市场的混乱局面。公司不但编制模拟收益时各行其是,而且在披露时也无统一称呼,常常使用“包括、扣除某某项目后的收益”(including, excluding),“持续性收益”(continuing)、“现金收益”(cash earning)、“税息折摊前收益”(EBIDA)等非规范的用语,不同公司间的模拟数据没有可比性。专业性的数据统计公司认为模拟收益不可取,便在正式财务报表数据的基础上按自行定义的模型筛选、计算和对外提供收益数据。

    例如,同样是对标准普尔 500 公司的2001年第二季度的收益情况进行分析,标准普尔公司和提供企业利润跟踪服务的托马斯第一财务公司(Thomas Financial/First)对外提供的计算结果就显著不同。前者公布的每股经营收益为9.99美元,同比下跌幅度为33%;而后者的计算结果为11.81美元,下跌幅度只有17%.

    监管与改革

    近两年来的会计丑闻震动美国社会,模拟财务信息始终处于这场危机的敏感地带,如何规范模拟财务信息的编制和披露已成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势。2001年4月,财务经理国际组织(Financial Executives International,简称FEI) 和国家投资者关系协会(The National Investor Relations Institute,简称NIRI)联合发布了对公司收益公报的最佳实务指南( best practices guidelines)。指南的核心内容是主张披露模拟财务数据的同时提供GAAP收益,并对差异调整逐项分析和披露,构成差异的因素及差异调整方法应各期保持一致。该指南本身并非硬性规定,但很快获得了来自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官方支持。证券交易委员会在该指南发布几个月后,书面建议公司编报包含模拟数字的收益公报时,不应偏离FEI 和NIRI制定的指南。

    2001年12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警告性文件(FRR No. 59, Cautionary Advice),提醒上市公司及其财务顾问披露模拟财务信息须谨慎。这是第一次书面声明证券法的反欺诈条例适用于公司发布模拟财务信息,而以前仅在几次演讲中提及。

    一个月后,美国川普旅馆及赌场公司(Trump Hotels & Casino Resorts)因发布模拟财务信息不实,遭受证券交易委员会处罚,成为杀鸡儆猴的第一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出,川普公司计算1999年第三季的模拟收益时,把一项8140万元的终止经营费用排除在外,而一项不寻常的利得1720万美元却未扣除。证券交易委员会指出,川普公司的执行长及财务长因明知或疏忽发布误导的消息,违反联邦反欺诈法。

    2002年7月30日,布什总统签署了国会以压倒多数通过的萨巴尼—奥克斯勒法案(Sarbanes-Oxley Act,以下简称公司改革法案)。公司改革法案提出一系列强化财务信息披露的措施,其中包括模拟财务信息不得包含对重大事项的虚假陈述和遗漏,披露的方式应尽可能避免对投资者造成重大误解,在遵循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的前提下尽量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公司改革法案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该法案生效后180天内出台关于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和其他申报材料中模拟财务信息的具体规定。

    我国会计核算和财务信息披露长期执行会计制度和证监会的规则,管理部门并没有给公司留下选择性编报财务信息的余地。但是,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布财务报告之前,刊登的预亏、预警公告是否严格依据遵循会计制度的会计数据,使用主营收入、主营利润、非经常性损益等指标是否规范,需引起投资者的注意。
相关热词: 财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