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课程:会计课程税务课程免费试听招生方案 初当会计岗位认知会计基础财务报表会计电算化

综合辅导:会计实务行业会计管理会计审计业务 初当出纳岗位认知现金管理报销核算图表学会计

首页>会计信息>会计继续教育> 正文

衍生金融工具对财务会计的挑战及对策

2002-12-2 9:46 财税与会计·刘秀清 【 】【打印】【我要纠错
  衍生金融工具是在货币、票据、股票债券等基本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的金融工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其定义为“任何形成一个企业的(已确认或未经确认的)金融资产并同时形成一个企业的(已确认或未确认的)金融负债或权益性工具的契约”,也就是说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是一种金融合同。衍生金融工具自身固有的风险性、流通性和复杂性,使得传统会计理论无法对这一新生事物作出合理科学的解释、准确的计量和充分的披露。它的出现对传统会计模式提出了挑战,迫使人们对现行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及信息披露等各方面进行重新的思考。本文试就衍生金融工具及其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就如何进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和会计人员如何适应新情况下的会计工作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对会计要素定义的冲击

  传统财务会计对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定义立足于“过去交易事项”,而衍生金融工具强调的是“未来交易”。截然不同的前提条件使得原有会计无法对衍生金融工具作出合理解释。传统会计模式中所定义的“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义务,衍生金融工具虽然也为投资者所控制,但契约所体现的交易并未实际发生,契约双方只是享受某种权利或开始承担某些义务,并没有发生款项的收付,况且契约双方能否真正履行权利、义务,在契约生效时还是个未知数。另一方面,按传统会计理论会计要素的范围,衍生金融工具的归属又是一个问题,将之列为企业的资产,则资产概念必须重构,不能再限定为过去的经济业务,还应包括由现在契约约定的在未来可以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若不改造资产的概念,而将衍生金融工具列为企业的负债,其本质属性又使之有可能从或有负债转化为现实负债,这是现行负债概念所不能接受的。

  可见,要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有关情况,就必须对现行“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重新定义,这必将动摇传统会计理论体系的根基,所以对这一环节的改革必须谨慎小心。

  (二)对会计计量基础的冲击及相应的改革措施

  传统的财务会计计量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之上的,按照这一原则,进行会计计量时只能依据已经发生的交易成本,而不是可能发生的成本,而且报表项目按历史成本入账后,一般不得随意调整账面价值,而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活动不像传统会计反映的交易行为那样在一个时点完成,它从合约的签订到对冲,再到交割或换回原有资产,要经历一个过程,在交易过程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合约不经履行,成本就无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按历史成本入账(按某一时点上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入账),且入账价值保持不变,就不符合衍生金融工具价值变动的特征,违背了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原则,也就无法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应用一种新原则来代替历史成本原则,“公允价值”原则就符合这一要求。用“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计量,要分不同阶段进行。对于初始确认的衍生金融工具,以契约开始生效时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入账。契约生效后的计量基础又要根据企业管理当局的持有目的和意图分别确定:(1)若企业打算将金融工具长期持有或持有至到期日,原则上按初始确认的公允价值计量,无需处理其后因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损益。(2)当企业是为了保值而持有金融工具时,则按报表日的公允价值或现行市价进行计量,因公允价值或现行市价变动所形成的损益,在该损益得到确认时才计入损益表。(3)若企业不打算长期持有至到期日,或者不是为了保值而持有衍生金融工具,则按其在报表日的公允价值或者现行市价进行计量,由于公允价值或者现行市价的变动所形成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所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没有直接的公允价值或市场价值,就应选用性质基本相同的其它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或市价来代替。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传统会计模式必须改变以历史成本为唯一计量原则的现状,吸纳公允价值、现行市价等计量形式,建立一个新的会计计量体系。

  (三)对会计确认标准的冲击及相应的改革措施

  传统会计模式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该资产或负债相联系的全部风险和报酬实际上已经转移给企业;二是该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可以可靠地计量。确认的标准是权责发生制。而衍生金融工具大多数是待执行合约,是一种未来发生的交易,它所体现的是“或有索取权”,即使在契约签订以后,未来交易事项发生与否,金额大小也取决于利率、汇率、股价等基础经济变量的变化,未来期间经济利益和资源的流向在时间和数量上都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难以可靠地加以计量,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更是难以确认。

  可见,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无法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合理科学的确认,若要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现行财务系统,传统财务会计的确认标准必须加以补充、修订。可行的方法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将会计确认分为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原有的会计要素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初始确认即可,衍生金融工具则要分不同情况进行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其中进行初始确认时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资产或负债有关的所有风险(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和报酬(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实质上已全部转移给企业;(2)企业所获资产的成本或公允价值或者预计负债的金额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已初始确认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若在会计报表日其公允价值发生变化且该变化能可靠计量时,有必要对其进行确认。满足下述条件的衍生金融工具应终止确认:(1)与资产或负债有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全部转移给其他企业,且其所包含的成本或公允价值能可靠地计量;(2)契约的基本权利或义务已得到履行、清偿、撤消或到期日自行作废。

  (四)对谨慎性原则的冲击及相应的改革措施

  对衍生金融工具损益确认要考虑运用谨慎性原则,把合约生效之日起的累计风险分散到合约存续期间,加强对风险的监控,及时披露与防范衍生金融风险。适度地采用谨慎性原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损失发生时对企业的危害。但是,衍生金融工具本身的财务杠杆率较高,市场变幻莫测,现有的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处理方法,不能及时、正确地披露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方面的风险,也不利于有关部门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

  笔者认为运用谨慎性原则确认衍生金融工具损益,对于收益仅在特定的时间加以确认,对于损失则可以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类型及其量度为基础,根据风险程度的高低,结合交易保证金的数量,按一定的风险系数计提风险准备金,并在提取时,考虑由交易保证金反映的企业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程度高低等因素,尽量真实地反映企业在衍生金融工具方面的投资风险及其相应的损益等信息。

  (五)对财务报告的冲击及相应的改革措施

  财务报告既是外部人员了解企业情况、进行决策的依据,又是企业内部管理层进行科学决策的工具,它对信息的披露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综合实力的判断。按照传统会计模式的要求,衍生金融工具因在会计要素定义、计量确认等方面与之相悖而无法在现有会计报告中进行充分地揭示和披露,致使报告使用者无法了解到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影响程度,从而不能合理估计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使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的可能性增大。

  为了遵循会计信息充分揭示的原则,提供报表使用者所需的全部信息,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凡涉及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必须揭示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容,具体包括:(1)每类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质和范围,以及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期限可能产生影响的重要条件和情况;(2)在资产负债表中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时间标准;(3)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及采用这一计量属性所应用的具体方法;(4)对衍生金融工具所引起的收益和费用予以确认和计量的基础;(5)有关利率和汇率风险的信息,包括合同规定的再定价日或到期日及实际的利率和汇率;(6)有关信用风险暴露情况的信息,包括在不考虑任何抵押品公允价值的情况下,因其他方未能履行合约的义务,企业可能遭受的巨大损失,以及信用风险的集中程度和对企业对收回抵押品所采用的会计政策。

  但是,衍生金融工具本身固有的特点以及现行财务会计报告固定模式的限制,使得上述内容既不能在财务会计报表中披露,又不能在报表以外充分揭示。要改变现状,必须对传统会计报告模式进行变革。于是许多人都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根据企业所涉及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具体情况,改进现有财务报表结构,如改变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分类方法,将原有按流动性分类改为按金融性分类,即资产分为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负债分为金融负债和非金融负债,从而建立一种新的报表模式,让报告的使用者直接从报表上取得所需信息。事实上,在当前情况下,这种变革的条件和环境都不具备。一方面,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发展迅速,但体制尚不健全,绝大多数在国内企业不曾涉及,即使少数企业应用衍生金融工具,形式和用途也较为单一,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大刀阔斧地改变现有会计报表;另一方面,传统会计报表模式沿用已久,深为会计人员所熟悉和接受,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转变他们的观念和做法。在这种环境中改革,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综合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套期保值及金融投资业务较少的实际,我认为在现阶段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是在原有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增加一张“衍生金融工具情况表”,表略。

  该表详细列明企业所持有的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有关情况,包括其类别、特征、风险系数、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的时间、到期日、持有日等内容,并根据是否确认来分别列示。对尚未确认的衍生金融工具,说明未确认的理由;对已确认的衍生金融工具,应说明确认基础和计量属性;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应披露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后的金额;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需要披露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以及计量过程中所应用的假设等信息。公允价值一般是指有效市场上的现行价格,如果不能得到这一价格,可以采用管理者对公允价值的估计。如果由于时间或者成本的约束,无法取得合理的公允价值,应该在“衍生金融工具情况表”的附注中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