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课程:会计课程税务课程免费试听招生方案 初当会计岗位认知会计基础财务报表会计电算化

综合辅导:会计实务行业会计管理会计审计业务 初当出纳岗位认知现金管理报销核算图表学会计

首页>会计信息>会计继续教育> 正文

产品成本的核算

2002-8-27 8:49  【 】【打印】【我要纠错
  一、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一)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为正确计算产品的成本,首先要划清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一般应划清5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1.划清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2.划清产品制造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划清本期产品与下期产品应负担的费用界限;

  4.划清各种产品不同的费用界限;

  5.划清本期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

  这5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都应遵循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费用;负担费用的多少,应与受益程度大小成正比。这5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是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

  (二)选择适当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费用经过归集汇总后,就要计算产品成本。企业要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来选择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企业生产的特点按其组织方式,有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按其工艺过程的特点,有装配式生产和连续式生产。企业采用何种成本计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产品的生产特点来决定的。

  生产特点和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费用的归集及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的确定,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产品之间分配等方面,这四个方面称为成本计算的因素,这四个因素的差异构成了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三)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对费用进行确认、确定产品成本的核算范围。

  2.将应计入本期产品成本的各种要素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

  3.对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该种完工产品成本。

  4.结转已销售产品的成本。

  二、生产成本的账务处理

  (一)基本财务处理

  为了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提供劳务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企业应当设置“生产成本”科目。该科目的借方反映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贷方反映完工转出的各种产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的成本,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加工完成的各项在产品的成本。

  为了分别核算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企业还应在“生产成本”科目下,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明细科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科目核算企业基本生产车间为完成企业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生产费用,用以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明细科目核算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所发生的生产费用,用以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这里要注意,为辅助生产所提供的劳务仍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科目内核算,因为它不属于独立的劳务提供活动,这与后面要讲到的“劳务成本”科目的核算内容是不一致的。在这两个明细科目下,还应当按照成本核算对象开设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应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分别归集,属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属于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提供的动力等直接费用,应当在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科目核算后,再转入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科目;其他间接费用先在“制造费用”科目归集,月度终了,再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产品成本。

  (二)生产成本核算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生产的特点,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及成本计算方法。

  2.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工业企业,可以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科目下设置“废品损失”明细科目,以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所发生的废品损失。

  废品损失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入库后发现的各种废品的报废损失和修复费用。上述废品的报废损失,是指不可修复的废品的实际成本减去回收材料和废料价值后的净损失。废品的修复费用,是指可以修复的废品在返修过程中所发生的修理费用。应由造成废品的过失人负担的赔款,应从废品损失中减去。

  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而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其成本与合格品相同;其售价低于合格品售价发生的损失,应在计算销售损益中体现,不作废品损失处理。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损失,应作为企业管理费用处理,也不列作废品损失。

  3.需要单独计算停工损失的企业,可以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科目下设置“停工损失”明细科目,以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因停工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这里的停工损失包括停工期内所支付的生产工人工资和提取的应付福利费、所耗用的燃料和动力费,以及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如果是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内的费用,应当采用待摊、预提的方法,由开工期内的生产成本负担,不作为停工损失。

  三、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制造费用的核算内容

  制造费用是产品制造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制造费用作为一种间接费用,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应归属的成本核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发生的产品成本中去,它必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进行归集,月度终了,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核算对象间进行分配,然后才能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中去。制造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例如机物料消耗,车间生产用屋及建筑物折旧费、修理费、经营租赁费和保险费,车间生产用的照明费、取暖费、运输费、劳动保护费,以及季节性停工和生产用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2.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或者核算上不便于单独核算,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例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经营租赁费和保险费,生产工具摊销,设计制图费和试验费。生产工艺用动力如果没有专设成本项目,也包括在制造费用中。

  3.车间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包括车间人员工资及福利费,车间管理用房屋和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经营租赁费和保险费,车间管理用具摊销,车间管理用照明费、水费、取暖费、差旅费和办公费等。如果企业的组织机构分为车间、分公司和总公司等若干层次,则分公司也与车间相似,也是企业的生产单位,因而分公司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也作为制造费用核算。

  (二)基本账务处理

  为了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企业应当设置“制造费用”科目。该科目的借方反映企业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贷方反映企业分配的各项间接费用,除季节性生产性企业外,期末一般无余额。

  季节性生产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一般可按制造费用的全年或停工月度预算数和产品的全年计划产量,计算确定计划分配率,据以进行分配。如果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数、产品的实际产量与预算数、计划产量相差较大时,应当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年度终了,制造费用全年实际发生数与分配数的差额,除其中属于为明年开工生产作准备的可留待明年分配外,其余都应当在本年内调整产品成本:发生数大于分配数的差额,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实际发生数小于分配数的差额,用红字登记 。

  (三)制造费用核算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制造费用不同于管理费用。

  为了正确地计算产品的制造成本,应严格区分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的界限。制造费用也称为间接费用,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是产品制造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的一种,是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经营活动而发生的。

  2.企业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应当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具体分配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1)按生产工人工资;(2)按生产工人人工时;(3)按机器工时;(4)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5)按直接成本(原材料、生产工人工资及应提取的福利费之和);(6)按产品产量。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决定具体采用哪种分配方法,但是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果需要变更,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四、劳务成本的核算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劳务成本是指企业对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成本。前面在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核算部分也出现提供劳务的概念,它是分别在“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等科目中核算的。那么,这里的提供劳务是否是同一个概念,是否有重复核算的可能呢?答案是否定的。记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的劳务是在生产产品(或商品)的过程中或为生产车间提供的一项劳务,它不属于独立的提供劳务行为,而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与生产产品(或商品)等有关的劳务。例如,对外提供的加工劳务,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而提供的修理劳务等等。而“劳务成本”科目核算的劳务一般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一项独立的劳务,它并不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关,不依附于某一生产产品或生产过程。如,企业对外提供的装修、装饰劳务,与销售产品(或商品)无关的运输劳动,为某个生产线提供的劳务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劳务成本不包括企业接受的建造合同劳务所发生的成本。

  为了核算企业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成本,企业应当设置“劳务成本”科目。该科目的借方反映企业发生的各项劳务成本,贷方反映企业结转的各项劳务成本,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完成劳务的成本,或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时,尚未结转的劳务成本。

  五、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

  (一)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通过上述各项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已经集中反映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的借方,并按成本项目予以反映。如果企业或车间月末没有在产品或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则这些费用就是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如果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那么应由本月产品负担的费用(包括月初在产品成本加上本月发生的应由本月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就要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求得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在成本计算工作中是一个重要而又比较复杂的问题。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如月末结存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变化的大小,月末结存在产品价值的大小,各项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的轻重,以及企业定额管理基础工作的扎实与否等,结合企业的管理要求,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通常有6种用于分配生产费用的方法,分别是: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即在产品成本为零),通常自来水生产企业、采掘企业等可采用此方法;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例如,冶炼、化工企业的产品,由于高炉和化学反应装置的容积固定,其在产品成本就可采用这种方法;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例如,纺织、造纸和酿酒等工业的产品,都可以采用这种分配方法;4.约当产量法,这种方法适用范围较广泛,特别是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大,且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不稳定,变化比较大,其他分配方法受到限制,不宜采用时,尤为适合;5.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6.定额比例法,它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健全、稳定,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的,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二)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

  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划清各种费用界限,即经过分类、归集和分配,其中应计入本月各种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按照成本项目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了各种产品的成本;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又经过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从而求得月末在产品的成本和完工产品的成本。

  (三)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通常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3种方法。

  1.品种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成本核算对象一般只是企业的最终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期与每月的会计报告期一致;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它适用于单步骤的大量生产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或者生产是按流水线组织的,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大批量、多步骤生产如糖果、饼干、水泥和造纸等企业,以及企业内的供水、供电、供汽等辅助生产车间计算提供给基本生产车间和其他辅助生产车间使用的水、电、汽的劳务成本,都可以按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2.分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成本核算对象是工作所列的一件或一批产品;成本计算期是生产周期;一般不需要分配在产品成本。它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如造船业、重型机器制造业等。也可适用于一般工业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和设备修理作业等以及不断更新产品的高档时装等企业。

  3.分步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成本核算对象是最终完工产品及其所经过的各个加工步骤,除了按品种计算结转产品成本外,还需要计算和结转产品的各步骤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连续加工式生产的企业和车间,如冶金、纺织等。

  总之,产品成本计算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手段。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用于本企业特点的成本计算方法。由于一个企业的各个车间、各种产品的生产类型和管理要求不一定相同,同一产品各个生产步骤和各成本项目的管理要求也不完全一致,因此,一个企业可能同时应用多种成本计算方法。为了利于企业对各期成本进行趋势分析,企业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以及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根据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相关热词: 产品成本 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