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前三季度就业呈现“V”型变化趋势
今年是全球就业压力比较大的一年,山西省亦是如此。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对山西的实体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就业形势十分紧迫。今年以来,我省紧紧围绕“帮企业、保就业、促稳定”这条主线,一手抓稳定企业现有岗位,一手抓扩大城镇新增就业,全力确保全省就业局势的稳定。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山西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1万人,完成全年任务40万人的7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3万人,完成全年任务15万人的82%;其中,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3万人,完成全年任务4万人的83%;9月底,山西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4%,低于4.2%的年度控制目标。
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张健称,从变化趋势来看,山西全省各项主要就业指标基本呈现“V”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在经历去年四季度和今年前两个月快速下滑、低位运行的状态后,从今年3月份起开始持续、平稳增长。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净增量在经历3月份的高峰后开始逐月递减,山西全省企业未出现大规模裁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增速得到有效控制。山西全省就业局势平稳并呈现总体向好的态势。
政策先行 多重措施实现就业稳定
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就业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创业带动就业等4个综合性文件。省有关部门及各市制定了贯彻实施的具体办法和配套政策,具体包括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的“五缓四降三补”政策,提升和储备劳动者职业技能的特别职业培训计划以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 “七项政策”“十项措施”,形成了我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稳定扩大就业的一整套政策体系。
前三季度,通过落实职业培训计划、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困难企业职工在岗和转岗培训、创业培训等6类培训,培训各类人员52万余人,有力提升了他们的就业能力。通过“五缓四降三补”,全省有3852户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19.2亿元,涉及职工75.3万人。“四降”减少单位缴费20.9亿元。138户企业享受 “三补”政策,落实补贴资金6700万元,涉及职工14.6万人,有效地减轻了企业负担,稳定了就业岗位。
经济增长 公共服务助力拓展就业渠道
山西省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形势触底反弹,特别是工业经济遏制住连续下滑趋势,从6月份开始大幅度回升,对稳定就业局势、带动就业增长产生了联动效应,发挥了主导作用。随着全省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陆续开工建设,第三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食宿餐饮业、服务业等成为吸纳市场就业的主导行业,为完成新增就业目标作出了较大贡献。此外,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潜力和劳动者灵活就业的空间巨大,统计数据显示,非公经济组织对就业的需求仍处于持续增长态势,占到市场岗位需求的70%以上,充分发挥了吸纳就业的“蓄水池”作用。
今年以来,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先后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就业援助周”“春风送岗位”“民营企业招聘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秋季就业援助专项活动”“迎国庆就业援助进家入户”等公共就业服务系列活动。活动中,主动减免各项服务收费,开发服务项目,开展创业培训,为广大求职人员 “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送温暖。”各级公共服务机构普遍建立用人单位台账和人力资源信息库,进行岗位对接和信息储备,提高了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9月,全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举办各类招聘会1500余场,提供岗位信息累计56万个,进场求职的劳动者72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30万人次。
以点带面 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成效明显
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是今年就业工作的三个重点群体,我省在重点群体的就业上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7月份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已帮助3.1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其中:基层项目招用8820人,各类用人单位吸纳7100人,机关事业单位招录1500人。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1.5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就业率达75%.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鼓励返乡创业。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扩大劳务输出,建立重点建设项目用工对接服务制度,扭转了去年四季度以来农民外出打工人数持续下滑的趋势。全省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5.2万人,其中向外省转移7.8万人。为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我省及时将他们纳入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在创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
着力做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全省通过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一对一”援助服务,有针对性地采取职业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公益性岗位援助等措施,重点扶持和帮助“零就业家庭”“4050”下岗失业人员、享受低保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靠借贷上学的农村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今年以来,全省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1036人。为做好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8月份以来,全省已开发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8296个,安置工作正在进行。
任重道远 不确定因素导致就业形势相对复杂
采访中,相关专家提醒,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还比较多,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加之就业形势变化又滞后于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因此,我省当前的就业形势还较为严峻,且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这些不确定因素主要有五方面:
一是我省产业结构偏重,吸纳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型服务业发展不充分。
二是随着全省煤炭资源整合步伐的加快将出现新的就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
三是从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看,供求总量相差16.4万人,反映了我省就业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
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较大。高校毕业生对政府部门安排就业的依赖性还比较强,对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五是全省仍有一批企业尚未摆脱困境,生产经营状况如果在短期内不能好转,裁员压力进一步增大,岗位流失的风险依然存在。
上一篇: 银川市兴庆区着力打造基础教育城品牌
下一篇: 山西20万农村老人将领养老金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