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玉米秸秆循环利用新模式助农增收
今年,平凉市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100多万亩玉米喜获丰收,总产量超过200万吨的鲜秸秆通过“秸秆—养牛—牛粪—有机肥”和“秸秆—养畜—沼气—果菜”循环利用新模式,为农民群众增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目前,全市玉米秸秆青贮达到110万吨,秸秆利用率达到60%,农民仅依靠玉米秸秆利用增收5500万元。
在崆峒区白水镇大陈村,农民陈强国种植的9亩玉米,一次性卖给了平凉天丰饲料公司,收入7200元。老陈高兴地说,过去这些玉米全家人光收割要花费5天时间,秸秆除了一部分喂牛,大部分当作柴火烧炕做饭。今年,天丰公司用联合收割机不到半天就全部收获完毕,这青贮饲料是变废为宝,实实在在增加了咱农民收入。
和平凉天丰饲料公司一样,崇信县东信牧业公司利用秸秆青贮养牛1200多头,同时,投资270万元建起了用牛粪产生沼气发电项目,不仅解决了公司用电,而且沼渣、沼液还可以提供给周围农民作有机肥料,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
近年来,随着平凉市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运用,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由于产生的大量玉米秸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大部分被闲置、腐烂和焚烧,没有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为了有效解决玉米秸秆浪费与肉牛饲草料结构性短缺之间的矛盾,今年,全市各级农牧部门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肉牛养殖方式,把目光盯在了产量和面积逐年扩大的玉米秸秆上,做起了秸秆饲料开发利用与发展肉牛产业相结合的大文章,探索出“秸秆—养牛—牛粪—有机肥”和“秸秆—养畜—沼气—果菜”循环利用的新模式。
为了做好玉米秸秆循环利用这篇大文章,平凉各县(区)和乡镇组成秸秆饲料开发技术服务队,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工作,解决技术难点问题。在秸秆青贮期间,技术人员包场蹲点,逐乡、逐村、逐户、逐企业进行全程技术指导,严格把好“青、碎、实、满、严”5道青贮操作关口,解决玉米秸秆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针对秸秆青贮微贮转化技术性较强的实际情况,技术人员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进行指导,同时积极邀请农机厂家操作人员,培训玉米秸秆机械化青(微)贮技术操作人员532人。结合农村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玉米秸秆饲草料加工知识、秸秆饲草(料)养牛知识以及废弃秸秆造成的污染等宣传,提高了农民对玉米秸秆开发利用的积极性。全市已培训操作人员和农户2.58万人,发放青贮科普资料4.3万份。为解决秸秆饲料开发利用资金不足的困难,市上采取“项目投、财政补、企业贷、农户筹”的思路,整合项目资金100万元,并充分发挥省投500万元秸秆饲料开发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放大效应,拉动各类投资达4107.1万元,带动种植业、饲料加工、养殖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同步发展。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