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连续9个月负增长后山西经济由负转正
12月12日,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公布了11月份我省部分宏观经济数据。在经历连续9个月的负增长之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终于由负转正,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也继续收窄。业内人士分析,这说明山西省经济复苏的势头不错,各项需求都在回升。
11月份,山西省CPI上涨0.9%,这是我省CPI自今年2月份首次出现负增长,并连续9个月呈现负增长态势后,第一次正数增长。记者注意到,10月份,我省 PPI同比下降14.8%,而到了11月份降幅明显收窄,为6.3%,而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炼焦行业,降幅由上月的27.6%,回升了20.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作为全国上半年唯一的经济负增长省份,山西经济从第三季度开始重回增长区间,进入四季度后,各项指标继续向好、经济整体回升势头进一步明朗。
在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我省煤炭资源整合尚未结束时,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山西经济“由负转正”?这股力量能否持久发挥效力,使山西经济持续向好?
各行业呈稳步复苏势头
在第三季度各种经济数据出炉后,山西终于可以松口气。
省经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至10月,山西省工业经济各月同比增幅分别为6.7%、9.1%、10.1%、11%、20.4%。其中10月份的增幅尤其突出,接近于8、9两月增幅的总和。主要工业品方面,煤炭、焦炭、粗钢、钢材、水泥等主要工业品增长幅度都在20%以上,水泥的增幅更是达到了40.6%。
在全国经济企稳的拉动下,我省钢材、焦炭等主要产品的生产均出现恢复性增长,用电量被认为是观测工业经济表现的指标性数据。前10个月全省用电量继续回升,工业用电和社会用电量分别为826.5亿度和1021.3亿度,虽然分别同比下降8.23%和11.7%,但相比1月至9月已经回升1.77和2.05个百分点;铁路运量方面,1月至10月,全省铁路货运量完成37255.6吨,同比下降18.8%,降幅比前9月回升1.8个百分点。
同时,第三产业也表现抢眼——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1774.亿元,同比增加达11%。旅游市场保持良好势头。今年前10个月,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803.21亿元,同比增长22.34%。这种以旅游业牵头的第三产业链条,已经成为可以信赖的山西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家电消费是反映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今年,山西省家电市场表现出色,销售持续走强。以苏宁为例,前3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了7%~8%;进入第4季度,增速明显加快,10月和11月,同比增长20%,已经恢复至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增长水平,预计12月份同比增长会达到30%。
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地区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说明山西老百姓对家电的消费需求正在加速释放出来,这与今年山西经济企稳向好的运行轨迹是一致的。一方面,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城乡居民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增强,消费的欲望增加。另一方面,今年下半年楼市成交量回升,住房消费趋热带动了家电销售量的增长。
GDP不再是经济唯一“注解”
今年上半年,山西GDP增长为-4.4%,成为全国唯一的一个上半年GDP负增长的省份。对此,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潘云表示:“山西是个‘大进大出’的特殊贸易省份,四大主导行业是煤、焦、铁、电,但其市场大都在省外,这就意味着山西受省外的影响要超过其他省份。此外,山西目前正在调整产业结构,进行资源整合,煤炭企业的重组、关闭等是我省经济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但是,在经济运行分析以及数据统计上‘唯GDP论’是不对的。目前,山西正在理顺发展模式,以提高百姓生活水平。”
省财政厅11月30日发布的全省财政收支月报显示,今年前10月,全省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298.66亿元。当月财政总收入完成108.04亿元,同比增长1.31%。全省财政总收入降幅已有所收窄,财政收入呈现形势好转的迹象。
尽管财政收入还没有完全走出低谷,但全省在民生方面的支出仍然保持高增长。前10月,全省一般预算支出1042.09亿元,同比增长18.22%,其中,农林水事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和环境保护等事关民生领域的重点支出保持了较快增长,共增支153.92亿元。
除了增加在民生方面的支出,第三季度山西城镇就业保持了稳定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比年度控制目标低了0.4个百分点。而前三季度山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205.4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
与此同时,山西重点工程建设也在不断推进。2009年山西省将新建铁路10条,改、扩建10条;新建高速公路27条;投资50亿元进行机场建设。老百姓也将有自己的大剧院、科技馆、体育馆和大医院。
虽然,山西经济的GDP指数今年或许很难实现GDP8%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才是硬道理。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李霆强调,“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山西省看准了当前煤炭市场萎缩、产能闲置和要素价格全部下行的黄金机遇,在全国率先终结‘小煤矿’挺进‘大矿时代’,推动了煤炭产业结构大调整,为未来山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山西调整结构促增长
我省经济处于低位运行,但消费需求增势强劲,居民消费快速增长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但是,由于主导产业结构单一,我省经济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大进大出”。煤炭、焦炭、钢铁、电力等产品70%以上要输出,而80%以上的生活必需品要输入。这种 “消费”无法推动山西省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壮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长远来说,肯定要调整产业结构,从依赖于第二产业调整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增强山西产品的竞争力,从而扭转目前绝大部分消费品依赖外省输入的局面。这是山西走出‘一煤独大’资源型经济困境的必由之路。”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文丽说。
如今,我省展开的最大规模煤炭资源整合行动还在进行。截至11月30日,在全省资源整合保留煤矿1064个中有776个已拿到采矿许可证,占保留企业数的72.9%;在工商部门预核准企业名称774个中,已换证630个,占81.4%;在国有八大煤炭集团整合后,应换证408个中,已换证311个,占国有大矿应换证76.2%;全省整合后产能保留12亿吨,已换证形成产能9.5亿吨,占保留产能的79%。全省11个市换证资料上报率均超过80%,办结率均超过70%。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全省财政收入的增长,但放弃一些短暂的、表面的增长数据是值得的。转变落后的、粗放的增长方式,实现煤炭和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煤炭工业经济绝对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第三产业和非煤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这样不仅保持了山西煤炭工业在全国的地位,也将促使我省经济再上一个台阶。
据悉,国家已经给酝酿中的示范区预备了许多优惠措施,其中包括财政返还、煤层气开采、下放旧有煤矿用地使用权等五项优惠政策。
而其中,中央拟每年向山西返还100亿元财政收入,这对于我省来说,是个强有力的支撑。
经过调整,山西煤矿的平均单井年产量从去年的33万吨提高到100万吨以上;经过调整,山西煤炭企业的非煤产品收入占到总收入的1/3,比去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经过调整,山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分别比去年提升了近4个百分点;医药、食品、建材等新兴产业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工业经济的平均增幅。从第三季度开始,山西全省的经济增长也由负转正,并呈现加速上升的势头。
“我们第三季度的生产总值较第一季度增幅回升了8.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首位,这也体现了我们调整煤炭产业政策、进行重组的作用在逐步显现。”省统计局副局长卢建明说。
下一篇: 淄博周村经济开发区多措施提升区域综合实力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