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经济“融冰回暖” 转型发展显露出曙光
太原铁路局货运调度室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6月份以来日均装车量达1.7万车,单日最高峰达1.8万车,比1月份高出8成,逼近历史高位水平。
倍感兴奋的还有山西各大电厂、电网的“一把手”们,6、7月份用电量大幅回升。
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的山西传出好消息:6月份,全省工业经济迎来“融冰回暖”的转折点,实现9个月以来首次月度同比正增长,11个市中有7个市的工业经济实现正增长。
“工业发动机”强劲发力,标志着山西经济探底复苏,转型发展显露曙光。
一份来之不易的“年中成绩单”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数据,却让山西经济界人士喜上眉梢。
这个成绩来之不易!重工业占90%,煤及与煤相关产业占工业产值80%,占财政收入的70%,煤炭调拨量占全国75%。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这些命脉行业几乎一夜之间订单全无,出口几近于零,煤及焦煤价格下降,大批企业停产。1至5月份,全省工业增加值下降22.5%,出口总额下降72.7%。1至4月份,全省119个县市区有74个县财政收入下降,一季度全省中小企业数量同比减少8000多个,从业人员减少50万人。
而去年同期,这些上游产业是买家持币争购甚至有价无货的过热产业,“一火一冰”的落差给危机之中的工业增长带来了巨大压力。
山西主动放慢速度求转型,全面调整经济结构;下决心打造“大煤炭经济”,作为地方经济增长引擎之一的小煤矿面临兼并重组;安全整治深入开展,一大批不安全企业面临补课或下课。
历经艰辛努力,在工业由冰点升温的同时,山西的年中“成绩单”亮点成串:投资增长势头强劲,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新开工的重点工程投资同比增长几近翻一番,房地产投资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消费同比增长18%,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服务业逆势而上,上半年增速11.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3个百分点。
尤为可喜的是,这个成绩单背后是环境质量和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好转。全省二氧化硫减排指标已经完成全年任务,一二类水质断面比例较大提高,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356人,下降21%。
一场与寒流赛跑的“三保”阵地战
国际金融危机袭来,东部制造业和出口加工业“消化不良”,直接带来中西部能源原材料产业“塌锅倒灶”。去年10月以来,山西煤炭、焦炭、冶金和电力等“当家产业”产量和价格双双高台“跳水”,1月份全省54%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零产值”。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和GDP都出现负增长,居全国倒数第一。
“‘三保’之中比贡献,化危为机识英雄。”山西省委、省政府及时向全省干部、企业家发出号召。
尽力帮在最难处。受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影响,焦炭成为危机深度重创的行业,一旦全面停产,大量设施只能报废。焦化企业不得不赔钱割肉、“闷炉”到极限以求自保。山西省政府调研发现,焦炭行业的各项基金收费每吨达到110元。山西省立即采取减、免、缓措施,每吨焦炭减收51元;政府协调山西焦煤集团以较低价格为省内焦化企业提供1200万吨优质焦煤。“我们一下子就缓过劲,挺过了最难关。”山西焦炭集团公司董事长张跃高兴地说。
类似这样,山西省千方百计帮助困难企业,不仅为企业卸下包袱,更注重帮助企业重建信心恢复内力。
省发改委主任李宝卿说,我们出台了《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支持企业产品促销、扩大出口,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引导金融机构投放短期贷款,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建立工业经济运行调节专项资金。上半年全省享受“五缓”政策的2945户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14.3亿元,“四降”政策为企业减轻负担13.5亿元,享受“三补”政策企业85户,落实补贴资金2760万元。各级财政增加了4.3亿元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资本金。
着力放在最显处。为了弥补工业和出口锐减造成的“增长缺口”,山西省积极调动财政、银行、民间资本形成合力,到2010年共投资6500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今年将推进省级重点工程152项,总投资5920亿元。
有钱花在最急处。山西省实施了5项特色惠农奖补政策:对玉米部分实行最低价收购;增加省级农机具补贴;对出栏生猪20万头以上的大县给予奖励;对新建鲜奶收购站补助;对农业利用黄河水价格补贴。把保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两年内将投资175亿元,实现农村建制村水泥(油)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县乡村卫生服务体系、村通广播电视、农村安全饮水“5个全覆盖”。同时,在劳务培训和就业促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困难群体住房、完善救助体系上集中投入。
作风转变促“三保”。记者了解到,山西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把“三保”工作与分工领域紧密结合起来,勤调研,出主意,使真劲。实行了省长周一运行协调会、政府月度经济形势分析会、省委常委会季度分析会制度。重点工程由省长和市长挂帅、分管省、市级负责人成为“第一责任人”,项目评估、审批服务实行一窗式、一条龙限时办结。
从6月份到年底,山西省直50多个职能部门和多个中央驻地单位都派出了一名厅局级领导带队的专门工作组,深入对口帮扶的重点工程、重点企业和困难群众中,促进“三保”落实。140多个重点工程“打包”项目分包给省直49个职能部门联系帮扶;24户中央和省属重点企业所面临的非常具体的“难题”列出清单后,分别由省经济信息委、发改委、国资委、财政厅、商务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等24个部门认领。困难群众的问题由机关干部专人负责解决。
一种壮士断腕负重前进的转型方式
年初形势逼人,山西的一些主要经济指标落在了全国最后。有人提出,一切要为“保增长”让路,淘汰落后产能、调整经济结构应缓行。
山西没有头痛医头,更没有饮鸩止渴,而是系统提出了“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这一化危为机科学发展的思路。
在“统筹保增长、优先保民生”的同时,加速“小煤矿经济”向“大煤炭经济”跨越;让传统产业“变脸”,为新兴产业“加油”,尽早建成多元可持续的新型产业体系。
--打造“高效、安全、绿色”的大煤炭经济。全球煤炭消费放慢、企业产能闲置率提高,给了煤炭业调整振兴的难得机遇。
省煤炭工业厅长王守祯告诉记者,到2010年底,山西将全部关掉小煤矿,全省只保留1000座煤矿;单井规模要达到年产90万吨以上;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从业人员培训后持证上岗。
2011年全省形成3个亿吨级和4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大集团煤炭产量占到全省的75%以上。围绕煤炭产业还要做好煤化工、煤矿机械装备、煤矿安全产业、煤-电、煤-焦-钢、煤-热-电、煤-电-铝等延伸性的大煤炭产业集群。
--让新工业和服务业早日“担纲当家”。
对于四大传统产业,山西省采用规模、技术、安全、节能、环保“多卡制”,推进集群化、循环化和园区化。淘汰落后产能标准普遍高于国家要求,“腾笼换鸟”后,新上马和改造的电力、钢铁、焦炭产业项目将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省经委主任洪发科说,到2011年,要建设一批100万千瓦超临界以上空冷机组、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通过产能置换建设炼铁高炉容积3200立方米及以上,配套6米以上的焦炉、200吨以上的炼钢转炉和先进的轧钢生产装备。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一德说:“谁先拥有先进产能谁就会占据下一轮竞争的高端,山西壮士断腕的做法值得肯定。”
按照循环经济、精深加工、成套设备、农业产业化、文化旅游产业化等新兴产业方向。山西筛选了6个具有成长性、竞争力和集群优势的产业,大力发展新型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我省的一切生产要素和优惠政策都要向这些‘新秀’行业倾斜。”省政府秘书长王清宪说,全省还在18个服务业重点领域中每个领域选择1个旗舰项目和10个示范带动项目,从税费、土地、价格、金融和产业政策等方面全方位扶持。
记者近日在山西各地采访,看到政府的指挥棒已经变成企业的自觉行动。激战金融危机寒流的同时,一场以自主创新和调整结构为主线的产业变革在三晋大地上进入攻坚阶段。
一台台重装设备刚刚启运海外,一份份国内外订单又飞来排队。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坚持自主创新,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练内功挖潜增效,在全国“钢铁生死保卫战”中,太原不锈钢6月终于扭亏为盈。太原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晓波说,今年通过挖潜增效22.9亿元。
山西五大煤业集团,向精细管理和非煤产业要效益,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10%。进入6月份,煤炭、焦炭、钢材、粗钢、钢材产量全部实现了同比增长,煤、焦、冶、电四大行业全部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
在吕梁、朔州、临汾、长治等地,一批“煤老板”“矿老板”进入了现代农业、旅游业、文化产业、信息产业、新型材料业,开起了“小额信贷公司”、办起了民营学校,还有的手拿几项专利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寻求高科技产业的“联姻”。
中央有关部门几个调研组在山西实地考察后认为,在保增长的巨大压力下,山西上下能够统一思想、静下心来、扑下身子调结构、上水平、苦练内功,实属难能可贵!
上一篇: 山西经济运行比预料的好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