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和带领全省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克服了前进过程中的重重险阻和道道难关,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实现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粗放式发展向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由贫穷落后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转变。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之初,安徽经济基础极其薄弱,1952年生产总值仅为22.9亿元。经过60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2008年生产总值达到887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了48.2倍,年均增长7.2%。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1979—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增幅高于1953-1978年7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2008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达14485元,比1952年的78元增长了22.8倍,年均增长5.8%。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财政实力大大增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的能力明显提高。全省财政收入由1949年的500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326亿元,年均增长14.1%;财政支出规模由1949年的2000万元提高到2008年的1622.8亿元,年均增长16.3%。
二、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
新中国成立前,安徽是个落后的农业省份,农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70%。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由1952年的75.1:9.9:15调整为2008年的16:46.6:37.4,其中二、三产比重提高了59.1个百分点。
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全省基本形成了分工合理、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冶金、建材、化工、农产品加工、煤炭、电力等传统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工业内部结构逐步向高加工度方向演进。2008年工业增加值达到3487.5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727.9倍,年均增长12.5%;工业化率由7.7%提高到39.3%,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8%。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万户,达到11392户,其中马钢、铜陵有色、安庆石化等11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2008年粮食产量3023.3万吨,油料产量228万吨,棉花产量36.9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3.7倍、14.3倍和20.2倍,肉类、水产品及其它农产品产量均大幅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2008年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433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达200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7178个。
服务业发展突飞猛进,新兴服务业迅速兴起。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长足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增加就业岗位、繁荣城乡市场做出重要贡献。房地产、金融、教育、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整体水平明显提升。1952—2008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5%提高到37.4%。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提高
新中国成立伊始,江淮大地百废待兴,全省拉开了大规模建设的序幕。1950—2008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8万亿元,年均增长19.5%。特别是2004年以来,坚持以大投入带动大发展,全力实施“861”行动计划,建成了一大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先后跨越五个千亿元台阶,年均增长35.7%,2008年投资规模达到6789亿元,人均投资额首次突破1万元。通过大规模投资建设,全省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能源方面,原煤产量由1949年的114万吨提高到2008年的1.2亿吨,两淮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正式建成;发电量由0.2亿千瓦时提高到1093亿千瓦时,目前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830万千瓦,能源保障程度明显提高。
交通方面,铁路营业里程由1949年的719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2871公里,增长近3倍;公路通车里程由2088公里增加到148827公里,增长70倍,其中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08年通车里程达到2506公里,实现了市市通铁路、高速公路的目标,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黄金水道和机场为骨架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水利方面,先后建成佛子岭、响洪甸、磨子潭、梅山等大中型水库,淠史杭、驷马山、女山湖等大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3453.7千公顷,比1949年增长2.7倍;长江干堤全面加固,达到防御1954年型特大洪水的能力;淮河治理掀起新一轮高潮,14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建成;城市防洪、大型排涝泵站、病险水库加固等加快推进,防洪保安能力明显提高,长期以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水患大大缓解。
信息方面,覆盖城乡的新一代多媒体骨干通信网和信息传输网络基本建成,光纤通信线路通达全部行政村,宽带数据网覆盖所有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电子政务专网投入运行,电子商务得到广泛运用,“数字安徽”框架基本建立。2008年宽带网用户达到186.8万户,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3095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数由1949年的0.01部增加到50.5部。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全面展开,政府管理创新步伐加快,实现工作重心由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管转变,政府职能逐步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投资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手续进一步简化。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基本建立。
国有企业改革进展顺利。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产权多元化和重组步伐加快,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及分离办社会职能进展顺利。企业上市工作成效显著,共有上市公司56户,居全国第9位。
农村改革不断深入。1978年在全国率先实行“包产到户”,拉开了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序幕。1999年在全国率先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减免直至取消农业税,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近年来,又全面推开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工作新机制初步建立。
地方金融改革取得突破。成功组建徽商银行并实现增资扩股,进一步壮大了资本实力,优化了股权结构。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顺利,已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23家。以省担保集团为龙头的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基本建立,小额贷款公司加快发展,多元化的现代金融体系框架已经形成。
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到2008年底,全省拥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25个。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业法人企业2213家,连锁门店7508个,其中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企业62家。资本、技术、劳动、土地等要素市场逐步建立健全。
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2008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995.8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56.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1.8%。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五、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及国际产业资本加速转移的新形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全省进出口总额由1973年的1113万美元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204.4亿美元,其中出口由1113万美元增加到113.5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24%和21.9%;经济外向度由0.2%上升到16%,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目前,与我省建立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0多个增加到200多个。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自1985年我省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安利人造革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到2008年全省共有外商投资企业2535家,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3.2亿美元,其中2008年达到34.9亿美元;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4家来皖投资兴业。外商投资领域从加工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不断拓展。
“走出去”战略加快实施。到2008年底,我省已与100多个国家或地区开展业务合作,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2243份,完成营业额37.2亿美元。对外投资企业不断增多,累计设立境外企业124家。
国内区域合作不断深入。主动接轨长三角,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加强基础设施、市场准入等领域的对接,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初步建立。与中西部地区的横向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承接产业转移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实际利用省外资金3226.5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7.5倍,年均增长62.5%;其中来自长三角的资金占55%以上。
六、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安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全省城镇人口由1952年的22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730万人,城镇化率由7.7%提高到40.5%,年均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合肥、芜湖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迅速提升、城市功能日趋完善。马鞍山、蚌埠、铜陵、安庆等市道路、供水、供气、绿化、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承载能力明显提高。
城镇一体化发展开始起步。近年来,各地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马鞍山、芜湖、铜陵、合肥、淮北五市先后获批开展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标志着我省城乡统筹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坚持分类指导,加大对皖北地区支持力度,沿淮城市群发展环境逐步优化,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以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三大板块为主导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确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有效激发了县域发展活力,2008年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到47.8%,有8个县(市)经济总量超过百亿元。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科技事业硕果累累。2008年,全省各类科研机构1533个,科技活动人员15万人,均比1985年增长4.7倍;研发经费投入99.5亿元,增长337倍,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由0.09%提高到1.12%;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668项,专利申请量达10409件。涌现出奇瑞公司、江汽集团、海螺集团等一批全国自主创新的典范。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展顺利,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积极性明显提高,形成了较为浓厚的自主创新氛围。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2006年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53年的35%提高到2008年的99.84%;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9.02%。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普通高中在校生由1949年的4400人增加到133.7万人。高等教育迈上新台阶,在校生由1949年的1052人增加到80.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1.2%。
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到2008年底,全省每万人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由1949年的0.1人增加到30.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参合率达到90.1%,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05年的73岁。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8年控制在7‰以下。生态安徽建设进展顺利,被批准为全国第七个、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生态建设试点省,森林覆盖率达26.1%。重点流域污染治理成效明显,至2008年底建成污水处理厂63座,日污水处理能力313.5万吨,实现了淮河、巢湖流域每个市县至少建成一座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循环经济开始起步,10家单位获批国家级试点,启动111家省级试点。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万元GDP能耗由1995年的2.1吨标准煤下降到2008年的1.075吨标准煤;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目前正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1年的425元提高到2008年的12990元,增长29.6倍,年均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46元提高到4202元,增长16.1倍,年均增长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52年的1000万元增加到2008年底的5647.5亿元,人均储蓄额由0.3元增加到8378元。
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60.5%下降到2008年的41%,农村居民家庭由1954年的74.7%下降到44.3%。每百户城镇和农村居民拥有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分别由1989年的156.4台、30.2台增加到2008年的326.4台和188.7台。汽车开始进入家庭,每百户城乡居民拥有家用汽车2.3辆和0.5辆。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81年的6.6平方米提高到2008年的20.9平方米,农村居民由9.8平方米提高到29.9平方米,分别增长2.2倍和2.1倍。
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2008年,全省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7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22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258万人和1193万人;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373、292.9和237.5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008年保障人数分别为99.2和186.2万人。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开始启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
奋进中的安徽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迈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踏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征程。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安徽一定能够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江淮大地必将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下一篇: 海南省农行60亿元授信助力中信博鳌开发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