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地区生产总值达776.2亿元 总量扩大641倍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韩清华 见习记者马林楠成都报道 9月17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辉煌60年——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60年来,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2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776.2亿元,总量扩大641倍。
经济总量扩大641倍 综合实力增强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GDP)由1952年的1.2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776.2亿元,总量扩大641倍。比1978年的14.1亿元增长54.1倍,年均增长8.2%;人均GDP由1952年的46元上升到2008年的11244元,增长243.4倍。比1978年增长37倍,年均增长5.7%。
据四川省民委主任敬全林介绍,四川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9.2∶31.8∶19.0调整为2008年的27.4∶42.1∶30.5,产业结构类型由“一、二、三”型转为“二、三、一”型,打破了长期以来农业经济独占鳌头的格局,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工业实现增加值252.9亿元 主导作用凸显
据统计,2008年四川民族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52.9亿元,比1978年增长54.8倍,年均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十五”以来,民族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从2002年的39.8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02.8亿元,增长4.1倍。
目前,四川民族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水电、冶金、化工、建材、烟草、医药、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为龙头的新的工业发展格局,工业经济规模迅速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工业在民族地区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008年游客逾1600万 旅游业成新经济增长点
2008年,民族地区接待游客超过1.6千万人次,达到1667.7万人次,是2003年的2.1倍;实现旅游总收入67亿元,比2003年增长113.2%。与2001年(455万人次)相比,接待人次增加1212.7万人次,增长2.7倍;旅游总收入与2001年(28亿元)相比,收入增加39亿元,增长1.4倍。
“民族地区拥有众多品位高、吸引力强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是四川旅游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也是建设西部旅游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支撑。民族地区积极培育和壮大旅游业,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敬全林主任告诉记者。
下一篇: 1-8月四川城镇投资增速排全国第4位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