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创新五项机制助推民生水利发展
2009年,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以民生水利建设为重点,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年完成水利投资90亿元。针对民生水利工程量大面广且急需解决的特点,不断创新“五项机制”,有力推动了民生水利的发展。
一、创新前期管理机制,加快规划前期工作一是立足民生,提早谋划。针对我市城乡供水、农田灌溉保障、城镇防洪能力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认真梳理、分析了加快推进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水利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安排、重点突出、有序推进”的原则,经与区县反复研究,提出了饮水安全、大中型水库等10大类水利项目的规划和前期工作任务,于2008年10月专题召开了全市水利前期工作会,部署了2009年及今后一个时期项目前期工作任务和措施,印发了指导性意见,2009年又提早安排了2010年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建设任务指导性计划,做到了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
二是完善机构,落实责任。在全市机构和编制大量压缩的情况下,争取成立了总工办、水利规划院,人员编制近30人。吸纳市内外优秀人才,组建了3个片区工作组,专门负责指导各区县开展民生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对民生水利项目,逐项逐级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工作任务,逐项逐月排定进度计划表,实行按月倒计时考核、双月通报。
三是理顺程序,形成合力。民生水利项目小、散、多,前期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市政府建立了由水利部门牵头,发改、财政、国土、环保、规划等市级部门参加的水利项目前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在项目审查审批上,能联合协作的尽量联合,能减少环节的尽量减少,能加快进程的尽量加快。为充分发挥区县的能动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确定饮水安全、水土保持、乡镇防洪、病险水库等民生水利项目的审查、审批权限,有效地压缩了前期工作时间。
四是加大投入,保质保量。为保证民生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经费需求,按照市级、区县和业主“三个一点”的原则,全年筹集规划及前期工作经费2.2亿元,开展了48项水利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可研审批项目近1000个。加强了技术问题现场指导,建立了设计单位、区县水利部门、项目业主与市局专家组的技术咨询协商机制,印发了饮水安全标准图集等标准性技术资料。严把审查质量关,规范了规划任务书和同意书制度,完善了重点项目专家技术审查制。
二、创新水利投入机制,切实落实配套资金一是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明确的水利规费征收、用地只征不转、税费减免等20余项优惠政策,全年落实市级水利资金26.5亿元。二是充分发挥市水投集团的筹融资平台作用,全年筹集资金20余亿元,并成功发行企业债券15亿元。三是积极鼓励区县探索“以地换库、以水养水、以电养水”等有效途径,通过政策优惠、政府信用贷款、依法出让资源、收费权质押、盘活存量资产和BT等方式,筹集资金16亿元。四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和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全年筹资7亿元。五是充分利用土地储备政策,在区县城、工业园区周边黄金地段储备土地近5万亩,为土地变现融资、促进水利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三、创新水利激励机制,激发兴水治水热情一是建立了市对区县、区县对乡镇的水利财政资金“竞标”投入激励机制,真正体现“谁积极、支持谁”。二是对通过财政投入、土地储备变现等方式较好落实自筹资金的区县,实行项目审批、开工建设和安排市级以上补助资金“三个优先”。三是对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较好的区县,在中央、市上新增投资时给予倾斜;对城镇防洪、城镇供水项目,实行“定额补贴、竞争立项、政府承诺、社会公示、达标销号”;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鼓励区县“先建后补”。四是建立了“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投资体制,在确保项目公共安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入股投入准经营性水利项目。五是对小型水利设施、小(2)型病险水库整治等项目实行“民办公助”、“以奖代补”,鼓励受益群众通过“一事一议”投工投劳。
四、创新水利建管机制,确保质量安全运行一是实行月通报制度。年初制定到月的施工计划,并明确开工、度汛、完工等控制节点时间,逐月对完成形象进度和投资落实较差的项目予以通报,加快了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全年完成重点水利工程投资55.4亿元,同比增长20.4%,创历史新高。
二是实行“三公示”制度。对饮水安全、城乡供水、城镇堤防等面上水利项目全面推行开工前、竣工前和违规违纪查处后的“三公示”制度,将项目建设内容、投资构成、建设工期、质量要求、行政和技术责任人、管理模式、举报电话等在当地主要媒体公示,主动接受全社会监督。
三是实行重点工程全程跟踪审计制度。关口前移,对重点民生水利工程推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全面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审计监督,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办、整改落实。2009年共审计项目75个,确保了工程、资金和人员安全。
四是创新推行“134”饮水安全建设管理模式。我市探索总结出“一个主导、三大创新、四化标准”的“134”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新模式。“一个主导”即“先建机制、后建工程”,“三大创新”即“整合水源、水价先行、集中供水”,“四化标准”即“建设标准化、融资多元化、发展规模化、管理专业化”。目前,全市已有320个乡镇实现了饮水安全整镇销号。
五、创新水利考核机制,提速民生水利发展一是市政府与区县政府签订了“十一五”水利工作任期目标责任书和重点水利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目标责任书,强化了区县政府在水利工作上的任务和责任。
二是将重点工程、城乡饮水安全、病险水库和城镇防洪保安等内容,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区县党政班子的年度考核,考核倒数第一的区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将被诫勉谈话。
三是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对各区县水利工作完成情况先后进行多次督查。同时,水利片区工作组对饮水安全等民生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指导和考核。
四是连续8年实行行业“禹王杯”综合目标考核,将规划计划、前期工作、水利建设、改革、管理等各项水利工作任务纳入考核内容,考核名次公示,市财政每年拨专款400万元,奖励区县水利部门,充分调动了区县兴水治水积极性。
上一篇: 无锡2010年银企授信1800亿创新高
下一篇: 江苏下拨2亿多农保省级补助资金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