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全南县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为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拓展农民增产、增收渠道。思路一活财路变宽。全县广大农民各显身手,或种、或养、或靠掌握的实用技术,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增收巧打时间差
“这批草莓正好能在春节期间上市,价格要比平时高出一倍多。”春节前,城厢镇农民付建平指着长势正旺的草莓对笔者说。据介绍,付建平巧打时间差,还让一批草莓在元旦前就上市,卖出了好价钱。
我县利用毗邻广东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反季节特色高效农业,通过发展大棚种植,先人一步进入市场。该县一些种植能手及经济能人看好看准那些生产周期短,资金回笼快,效益显著的农业种植项目,纷纷搞起了大棚种植。据了解,目前全县共有300多户农民通过发展反季节种植,巧打产品上市时间差,从而鼓起了钱袋子。他们成了农民跟着学、跟着干的对象,而他们的大棚也成了农民眼中的科技、品种示范园。
技术顾问“钱”景广
以前,我县农民在生产中大多是各自为战,很少有交流。大多数农民因为没有掌握科学的种养技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县认真调研、反复探索,发现农村有一些人在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县鼓励这些一技在身的农民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通过给其他农民当技术顾问,赚上了“技术钱”。
钟建华是该县龙源坝镇有名的西瓜种植户,他的西瓜嫁接技术在当地数一数二。每到西瓜育苗时节,他就走村入户帮瓜农嫁接,轻轻松松一天能赚80元至100元。如今,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已成为该县农民的共识,掌握一技之长的“技术顾问”成了农民的“香饽饽”。全县目前200多个“技术顾问”凭着一技之长找到了“钱”途。
返乡去种订单菜
“以前在广东一家电子厂打工,年收入只有上万元,勉强过日子。去年镇里的免费创业培训使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自己当一回‘老板’。”在外务工10多年的南迳镇农民谭志军发展规模蔬菜种植,如今,他种植的蔬菜远销广东、香港等地,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县不少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他们变换增收方式,利用在外务工期间的见识和结识的人脉关系,大力发展订单蔬菜,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订单农业。他们用“公司+农户”的办法,根据订单来种菜。由于有保底价,菜农们成了稳赚不赔的大赢家。据了解,目前我县订单蔬菜共有7万多亩,成了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
上一篇: 瑞金今年基本建设计划投入23亿元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