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区大力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作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热点,乡村旅游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价值正日益显现出来。近年来,房山区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房山区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将其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产业来抓。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旅游要坚持“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发展要求,以“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提升质量、规模发展”为目标,不断完善功能布局,培育新型业态,强化市场营销,扎实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了项目提速、品牌提升、质效提高的良好态势。2009年,房山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209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01亿元,占全区旅游总收入的20%强。
科学谋划凸显乡村特色
房山区先后编制完成了“旅游业近中期发展规划”、“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及“南线十渡山水文化旅游带”、“北线山野奇趣生态度假带”、“中线长石绿色养生休闲带”等旅游发展规划和“养生山吧”北台、“乡村田园”穆家口、“天然氧吧”东港3个“一村一品”创意策划,整合山水、溶洞、温泉、采摘等旅游资源,推出了高山避暑、水域风光等特色乡村旅游产品,逐渐形成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休闲度假、观光采摘、垂钓娱乐5大类型12小类系列产品。该区不断加大南、北、中三带建设,推出了仙栖贡枣采摘走廊等6个乡村旅游精品走廊,三渡河生态观光园等10个精品观光园和高山避暑四马台等14个精品村,乡村旅游品牌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在“北京最美的乡村”评选活动中,房山区南河村、四马台村、河口村、水头村先后入选。南河村的美表现在产业上,从原来的大河滩到大菜篮再到今天的南河蔬菜圈,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到这里观光旅游,能让人得到一些致富的启发。四马台村是京郊首个山区别墅村,全村287户村民住进了现代化的双层别墅,一部分自用,另一部分用于旅游接待。白草畔自然风景区是“易车会”自驾游活动基地,北京地区惟一能驾车直达山顶的旅游景区。
房山区还涌现出一批“开发一个洞、富裕一个村”,“开发一个景区、富裕一个镇”的先进典型。依托周口店、云居寺、石花洞、十渡等景区,共发展民俗旅游村56个,民俗旅游户4671户。其中,市级民俗旅游村24个,市级民俗旅游户1285户。十渡如今已发展民俗户2586户,占该地区总农户的64%,是全市第一个旅游专业镇。
新型业态引领产业发展
按照市政府关于乡村旅游要坚持“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发展要求,该区累计投资1.4亿元,推进周口店乡村酒店、十渡山水人家等新型业态发展,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新要素。今年,有5家民俗单位入选本市首批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其中大石窝镇小河人家、周口店镇天毓山庄被评为“乡村酒店”,十渡镇北石门村被评为“采摘篱园”、佛子庄乡北台民俗村被评为“养生山吧”、窦店镇富恒农业观光园被评为“休闲农庄”。
以佛子庄乡北台民俗村发展模式为基础,将绿色、养生理念融入乡村旅游发展,调整乡村旅游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培育了“养生山吧”这一符合人体安全、宜憩、颐养、健康的新型业态。十渡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峰林峰丛峡谷,自上世纪80年代初,当地农民就自发从事起旅游接待,至今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山水人家”乡村旅游业态。大年三十那天,“小河人家”农家院主人王文国早早便起床了,和员工们一起杀鸡宰羊,准备迎接年前预定来的客人。他接待了来自4个家庭的50余名客人,并和客人们一起写春联、剪窗花,放鞭炮、点灯笼、包饺子,小炕桌、老白干,共享传统民俗“四盘五碗”年夜饭。
创新升级优化服务环境
交通环境一直是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针对道路狭窄、可进入性差等问题,房山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道路交通环境。2009年,在市有关部门支持下,投资近8亿元,完成了108国道复线续建、六石路改建工程,启动了石花洞至银狐洞景区连接路建设;对北线7个山区乡镇、23个民俗村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民俗接待站、景观标识、星级厕所等服务设施;启动了涉及16个山区乡镇的南北沟主干路旅游环境治理工程,完成绿化6500亩,新建停车场、停车港湾59个,旅游环境明显改观。2009年,这23个民俗村共接待游客13.1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918.2万元,户均增收2300余元,为传统产业退出后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捷径。
按照个性化、情感化、细微化和标准化服务理念,投入资金2400万元,完善琉璃河、十渡等9个旅游咨询服务站(点)服务功能,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咨询服务网络。推出了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优惠年票,持卡人达1.3万人。2009年发放旅游代金券2.2万张,优惠总价值达400万元。落实了老年人优惠政策,实现了所有A级景区对老年人免票。
挖掘文化提升旅游品位
文化品位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增长点,也是乡村旅游活力所在。近年来,房山区依托银音会、龙灯会、中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思路,提升品位,取得明显成效。南窖乡水峪女子中幡队曾多次参加各类文艺演出活动,并参加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幕、闭幕式活动。房山区还以特色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为素材,大石窝石刻、张坊木笛、琉璃河编织、京绣等工艺品及旅游纪念品各具特色。作为“燕京八绝”之一的“京绣”在琉璃河生根发芽,其制作技艺被评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堂上村是红色圣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诞生地,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理想场所。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与绿色生态观光的完美结合,正受到京城市民的日益青睐。
展望未来绘就发展蓝图
新近出台的南城发展政策、生态涵养发展区政策,为房山乡村旅游提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强大的政策支撑。下一步,房山区将坚持“一镇(乡)一色”、“一沟(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新产品、新业态,全面推动乡村旅游产业优化升级。2010年,房山乡村旅游将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创新发展理念,着力在推动规划落实上实现新突破。按照规划引领、创新驱动、内生增长、高端发展的要求,积极引进和借鉴先进理念,高水平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力抓好《南线十渡山水文化旅游带》《北线山野奇趣生态度假带》《中线长石绿色养生休闲带》三条乡村旅游带规划的落实,推进乡村旅游上档升级。
打造精品名牌,着力在新型业态培育上实现新突破。突出抓好北线23个精品村建设和乡村酒店、养生山吧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的示范和推广,打造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聚集区。扎实推进石花洞养生谷、英水沟浪漫谷、蒲洼冷凉谷等7条精品沟谷建设,孵化催生新的沟域经济;创新农游结合、工旅结合等新模式,开发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完善基础设施,着力在整体服务提升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完善琉璃河、十渡等9个旅游咨询服务站(点)服务功能,抓好蒲洼等4个新站(点)建设,形成覆盖全区的咨询服务网络。以全区主干路以及A级景区、星级饭店为重点,健全完善交通导识、警示标志、景观展示等标识服务体系。
强化整体营销,着力在旅游市场开发上实现新突破。加强与周边区县及首都周边城市的合作,建立互惠共赢机制,不断拓展乡村旅游的合作领域。加强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全力实现全区旅游信息服务和旅游产品网上预订一体化。以第十六届房山旅游文化节为载体,以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开馆为重点,推出28项特色旅游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房山。
加强组织领导,着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按照“政府推动、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推动领导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加大对乡村旅游新型业态的扶持力度,培育乡村旅游精品和亮点。推动酒店管理公司管理民俗村(户)试点,提升乡村旅游品位和管理水平。推行旅游执法联动机制,加大旅游市场秩序和安全整治力度,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上一篇: “五项工程”绘出北京农村新面貌
下一篇: 北京银行100亿支持创意产业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