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会计网校--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会计资讯

会计移动班
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锡赤通”:打造内蒙古经济新的增长极

2010-04-14 16:02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进入新世纪,内蒙古把加快东部盟市发展振兴作为事关东部盟市自身发展和自治区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来统筹规划。2004年,自治区党委作出积极呼应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决策,重点推进与东北三省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项目和政策方面的对接。与此同时经过积极争取,内蒙古东部盟市纳入到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规划。从2005年开始,自治区连续五年召开东部盟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大力支持东部盟市加快振兴。东部盟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等历史机遇,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口岸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社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

  在当前区域一体化发展呼声日益强劲的新形势下,内蒙古在推动呼包鄂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先试的同时,又积极开展“锡赤通”(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及呼伦贝尔等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这些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意见》传递出的信息表明,加快东部盟市发展步伐,提高整个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已成为我区十二五规划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宏观布局需分区突破 “锡赤通”诞生恰逢其时

  据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产业发展研究处处长赵云平博士介绍说:“‘锡赤通’经济圈的提出,是根据内蒙古区域特点,在宏观布局上进行分区突破的结果。”

  民盟内蒙古区委副主委、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姜月忠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区域经济研究,他认为“锡赤通”的名称排序应为“赤锡通”,就像京津冀、呼包鄂一样,应以城市经济实力为依据进行排序。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锡赤通”经济圈:“‘锡赤通’经济圈战略构想的提出,有利于提高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竞争力,对于内蒙古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他认为,内蒙古地域辽阔,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极不统一,在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的狭长地带分布着12个盟市20个城市。在这样的地区组织经济活动是相当困难的。内蒙古要想全面发展地方经济,就必须首先确立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确立分区发展、分区推进这个符合内蒙古特点的思路。

  姜月忠说,内蒙古经济发展,不单纯是一个区域发展问题,而是多个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目前,内蒙古西部最主要的经济区是呼包鄂,而东部5个盟市地域辽阔,城市分散,还没有形成紧密联系的经济区。“锡赤通”经济圈的提出,是内蒙古区域发展的必然产物。东部5盟市虽然已经加入振兴东北规划范围,但还没有打出自己的品牌。“锡赤通”捆绑在一起,拆墙共济,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符合发挥区域优势、参与区域竞争、促进区域合作的大区域经济指导思想。从实践上看,发展“锡赤通”经济圈有利于促进内蒙古东部地区加入华北、东北经济区域规划,进而加入全国的大经济格局中,同时有利于塑造内蒙古除呼包鄂外的另一个区域经济品牌,也有利于自治区政府从决策上指导东部区域经济发展。

  地缘优越资源富集 “锡赤通”经济圈基础雄厚

  专家学者对“锡赤通”经济圈的未来满怀信心:“锡赤通”占据地缘、资源和政策等各种优势,完全有能力支撑这个经济区的发展。

  锡林郭勒盟是我国绿色畜产品加工基地,还有已探明1448亿吨的煤炭储量、超过5000万千瓦的可开发利用风能以及具备建设百万千瓦级风电装机规模的10余处风场等,一大批能源、化工和金属开采冶炼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或正在建设之中。锡盟下一步成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特点比较明显。

  赤峰市依托有色金属和农牧业资源这两方面的优势,努力做大有色金属产业和食品加工、纺织、医药等产业,全市生产总值连续6年保持20%左右的增长。另外,赤峰市处于蒙、冀、辽3省区的交汇处,与京津唐、辽沈地理位置很近,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之内。

  通辽市连接内蒙古中部与东部,东与吉林省毗邻,南与辽宁省衔接,搭东北,倚华北,通辽市依托现有的物流产业基础,将构筑立足东北、承东接西、辐射全国的大物流体系,力争2年至3年内形成3000万吨煤、100万立方米木材等物流货运规模,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

  在地缘优势方面,内蒙古财经学院经济学院院长、内蒙古产业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张丰兰说:“‘锡赤通’三地的地理位置特殊,它们处于京津地区、东北工业区、环渤海港口城市群的外围,既是这些地区的生态保护带,也是它们对蒙俄乃至东欧各国贸易直径距离最短的地区。经过多年的建设,3盟市都有了长足发展,具备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和基本条件。这三地发展的迫切性增强,发展的态势向好,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这些都为‘锡赤通’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资源优势方面,姜月忠认为,三地都属资源型,地下资源、旅游、医药、人文、草原文化等资源丰富,相对东北、华北经济区来说,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明显,构成了东北、华北经济区强大的资源腹地。而且,东北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进程中,通过中心城市的自然延伸和扩张,形成对“锡赤通”地区的市场需求和资源需求,这无疑给东部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政策方面,张丰兰说,国家实施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政策和继续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东部振兴”等战略,以及保护生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惠民工程投资等一系列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为打造“锡赤通”经济圈提供了新的契机。

  模式不能简单复制“锡赤通”要创新求变“锡赤通”经济圈该如何发展?张丰兰认为,“锡赤通”的发展不能是呼包鄂的简单复制,要走出一条新路子,创造一个新模式,达到一个新水平。

  张丰兰说,“锡赤通”发展的核心词应该是———产业多元、结构协调、富民惠民、生态低碳、互动开放、集约高效。在发展路径上,不应该只盯着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走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在发展模式上不能只靠外延性扩张,从一开始起步就应该外延内涵并重;在衡量发展水平上,不能只用GDP和财政收入的增幅来衡量,要建立一套包括经济发展指标、民生指标、生态指标、城乡一体化指标、健康和人文指标等在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锡赤通”在产业发展和产业体系架构上不能继续走过分依托地下资源开发的老路子,产业发展上切忌走“一矿独大”之路,从一开始就要设计并引导其走多元发展之路。要大力发展能够增加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的非资源型富民产业;发展绿色农牧业和绿色食品业;为大企业提供零部件的专业化生产;要大力发展各类服务业,如现代物流业、信息业、生产性服务业、金融业等;培育适合低碳经济(包括生产和生活低碳化)需要的新产业,如农村家用生物质能设备、小型家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如秸秆气化)设备等;寻找和发掘当地具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旅游产业、文化体育产业、沙草林产业)。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对这些产业实行必要的扶持和倾斜政策,使其迅速壮大。

  张丰兰同时认为,“锡赤通”经济圈的打造,不可能回避资源依赖,但决不能再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路子,要防止片面发展高载能产业,只开发不补偿,只出卖煤炭、矿产品等初加工产品,不进行精深加工。更不能只看GDP的增长而不顾及社会事业和惠民问题,既要顾经济效益,又要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要实行管制与调控并举,既要管制,又要调控。资源开发方式转变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必须应用法律、行政、经济的多种手段,管制与调控并举,多管齐下推进资源开发方式的转变。

  姜月忠强调,“锡赤通”目前仅仅是蓝图的描绘,对“锡赤通”发展,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长时间停留在规划阶段,要脚踏实地有序推进。“锡赤通”区域太大,城市之间相距太远,经济实力还不是很强,向外扩张能力有限,要想融入周边大经济格局中,就要从现在起壮大经济实力。

  突破行政区划限制“锡赤通”力争多赢互动“锡赤通”战略构想的实现需要务实可行的措施。对此姜月忠认为,“锡赤通”的科学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而不是行政区域经济,依托资源而不是依赖资源,加强区域联系而不是画地为牢,协调发展而不是相互脱节和隔离,四项原则。他建议:一要在组织机制上给予保障,进行组织创新,成立内蒙古区域协调发展办公室,对内蒙古东西部盟市区域发展,与东部地区政府、企业间与自治区外部的联系和协调事宜等进行沟通协商。二是建立高层政府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区域发展论坛,以吸引国内外专家参与对“锡赤通”的研究,制定区域发展基本思路并将此提高到战略高度。三是建议国家将锡赤通列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争取优惠政策支持。四是从宣传导向上,加强对“锡赤通”品牌的宣传。五是政府制定和出台指导政策。

  张丰兰也认为,既然“锡赤通”已被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盟市之间就要打破行政割据,形成多赢互动的地区经济体,还要协调对外部的政策,主动融入周边地区、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大区域之中,在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东北经济圈等范围中寻找发展机会,进一步打通国际交流的海陆通道,为自己也为内蒙古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此她提出,首先要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找准三盟市各自的特点和优劣势、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在内蒙古乃至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在此基础上要着手制定“锡赤通”经济圈发展规划,并争取使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制定和实施综合配套政策,推动三地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要跨盟市架构互补性和梯度合作型产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监测、监管体制,完善低碳技术和人才培训体制,尤其要加大在区域规划管理、法规执行和重大问题解决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力度;在资金、技术和人才引进方面,结合现实进行创新,使之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张丰兰还特别强调,打造“锡赤通”经济圈,要破除三大结构性难题。第一大难题,建立城市群和城镇群之间的协调机制,破除行政壁垒,降低市场阻隔;第二大难题,建立企业倒逼机制,加快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为特征的增长模式转变;第三大难题,必须符合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富民与强区”并重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她认为,破解三大结构性难题,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用传统的思维去解决,需要克服重重障碍,一步步实施。破解了这三大结构性难题,“锡赤通”经济圈必然会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进而成为吸引中国乃至世界资本的新高地。

  据悉,自治区发改委已着手编制《十二五锡赤通地区发展规划》并对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锡赤通”经济圈即将浮出水面,它的崛起,势必会带动整个蒙东地区乃至内蒙古的高速发展。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桔梗
正保会计网校名师高清课程免费试听
相关资讯:
热点专题:
 初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资产评估师指南动态大纲试题复习
 中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高级会计师指南动态试题评审复习
 注册会计师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会计基础知识指南动态政策试题复习
 税务师指南动态查分大纲复习 ACCA考试指南动态政策 试题复习

听过来人谈会计面试的九大经验

  对刚踏入社会的应届生来说,面试是陌生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不知道将要面临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全文]

中级会计职称妈妈级考生经验分享

中级通过考生经验分享

我们同事都是在网校听课学习,很自然的我就选择了网校……[全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移动学习完整体系
网校活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