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关注中国经济结构变化

2006-10-20 17:18 《首席财务官》·任若恩 【 】【打印】【我要纠错

  第三产业比重增加是一个历史趋势,中国也必然走这条路。而第三产业的不同产业部门的特征不同,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和对其的影响也不同,但许多产业部门属于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2001年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出版了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一本《世界经济千年史》,该书被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秘书长约翰斯敦称为是一本“所涉及的内容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OECD出版物,事实上也几乎超过了我们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见到的任何著作”的书。这本书是一本关于过去1000年世界经济的历史,任何人读后都会受益匪浅。

  在约翰斯敦为该书所写的序言中谈到了他是如何建议麦迪森开始写这本书,他特别提到了是他看过麦迪森所写的另一本著名的《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后产生了这个想法。《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的发表同样在国际学术界反响极大,笔者由于曾在麦迪森写这本书的时候帮助其完成一些关于中国经济的研究,因此很早就接触到该书的一些章节,尤其对该书中的一张图表印象深刻。

  在这张表中,麦迪森将美国、一些欧洲国家、日本、中国和俄罗斯在1820年到1992年间的三个产业的就业人数做了综合比较。按照该表的数字,在1820年美国有70%的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就业,而到1992年则有74%的人在第三产业部门工作。其他欧洲国家也经历了相似的就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样是在这张表中,日本在1870年大约有70%的人在农业部门就业,而到了1992年则有59%的人在第三产业部门就业。因此可以说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农业就业人口的减少和第三产业部门就业人口的增加。在该表中,中国的数字不够完整,因此也不能体现比较明显的这类特征,但是自1992年以来的十几年中,任何人都可以感受到同样的变化在中国也已经发生。

  按照国家2002年的产业分类,第三产业包括的产业部门差异较大,首先有一类产业与工业的关系比较密切,也具有一些与工业类似的特征,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次是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服务业产业,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而金融业、教育、卫生等人力资本密集的产业也属于第三产业,还有一类第三产业部门是公共管理部门,包括各级政府部门。

  简单分析,就可得出在第三产业的不同产业部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样有所差异的结论。有些产业能够在城市化中为受教育较少,技能不高的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例如大量的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行业。但也有些行业与国家的重要经济资源有关系,对从业人员有很高的教育和技能的要求,典型的是金融业等。公共管理部门似乎偏离了与人们通常对第三产业部门的理解,也很难将这些部门与生产活动联系起来,但现代国民经济核算原理认为,这些部门为社会提供管理性质的服务,因此也是一种服务部门。

  这些产业部门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使用设备等物质资本较少,使用人力资本较多(一些交通运输部门除外),因此是典型的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按照经济增长理论的逻辑,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是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和关键,因此不同国家生活水平的差异也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但在工业、农业、建筑业和采掘业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是提高人均资本,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在这些产业领域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比较大,而且缩小差异需要大量的资本积累。反之,在第三产业部门的情况正好相反,在这些产业部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比较小。

  这一现象可以由我们所完成的一个中国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来验证。比较的年份是1995年,那一年对制造业总体而言,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5%,但在金融业,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已经达到美国的大约60%,而在医疗卫生部门,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大约已经达到美国的70%.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关于中国产业结构变化考察的一些结论,首先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在许多国家都已经发生,中国也必然走这条路。而第三产业的不同产业部门的特征不同,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和对其的影响也不同,但大多产业部门属于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而且相对来说,一些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水平相对较高,可以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