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业界关于国有商业银行是否应向外资出售股权的争论一直很激烈。支持引进外资的观点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在引入海外资本的同时,会相应地改变其公司治理结构,在金融产品创新和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将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是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改制效率的有效途径。
反对者则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应以我为主,外资的介入不但不能帮助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相反还会给我国带来极大的金融风险隐患。
到底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还是“外资猛于虎”?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史建平是第二种观点的坚决拥护者。他认为:国有商业银行不依靠外资,照样能办得有声有色。
去年以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引进外资已成中国银行业的一种潮流。在银行是否应该引进外资这件事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史建平观点很有代表性。他曾在各种公开场合大声疾呼: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外资要慎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事实可以证明我错了。”
到底是什么理由支持史建平坚持这种观点呢?《新财经》对他进行了专访。
引入外资“一窝蜂”
在银行引进外资问题上,经常能听到外资方呼吁中国要有大国意识,要大度,对外开放不要忧虑重重。史建平认为中国银行业的开放是需要大国意识,但开放后也要以“我”为中心。
史建平认为,如果国家失去了对银行业的主导权,就等于失去了对资源配置的主导权。因此,国家一定要牢牢掌握银行业。“美国对中国重点施压的就是银行业,其高官访华时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说服中国政府加大银行业开放力度,减少对本国银行的保护。”银行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史建平态度坚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不能轻易出让。”
实际上,史建平对中国银行业引进外资的态度是一分为二的。他肯定了中小商业银行引进外资的必要性,“我不反对引进外资,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引进外资是必要的”,他主张的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外资要非常慎重,不宜一窝蜂。”
2006年底,中国金融业开放的过渡期就将结束,中国金融业的大门打开了,银行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史建平分析,从整个银行业来说,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生存环境并不是很好,面临的挑战最大。一旦金融业全面开放,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中小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吸收国外成熟的经验。“中小商业银行即使被外资控制,也不会给中国金融安全带来威胁。”
史建平对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外资速度过快的现实表示担忧,他说:“国有商业银行不考虑银行的实际状况,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一窝蜂地引进外资,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外资能改变银行业顽疾吗
我国商业银行对外转让股权、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目的很明确:以股权换制度、以股权换技术、以股权换信用文化。
对此,史建平说:“希望通过引进外资把银行业搞好是一相情愿,寄望外资彻底改变中国银行业的面貌,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史建平认为,这与银行的定位有关,“不良资产的形成是有历史原因的:国有商业银行为中国改革付出了太多成本。中国的银行不可能像西方国家的金融业那样完全市场化,这是和中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的。”
相关调查数据与史建平的观点并不冲突。据央行于2003年完成的一项调查分析,由于行政干预形成的银行不良资产占不良贷款总额的80%,而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仅占总额的20%。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一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研究报告显示,中国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的优劣,70%以上取决于金融运行的体制环境。
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外资的种种初衷是好的,但由于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承担着特殊职能,因此,经营情况的改观绝不是将股份转让给外资那么简单。
采访中,史建平反问记者:“中国国企改革已经很多年了,其中也包括引进外资等举措,成功吗?”在他看来,国企改革难有深层原因,银行业的改革照样不是通过引资就可以解决的。
事实可以说明引进外资对改变银行治理结构作用有限。上海银行引入外资后,公司治理情况并不乐观。自1999年以来,该行先后引进汇丰银行等外资股东,外资股份比例达到18%。因外资的引入而设立董事会,后来又设立了监事会。但是,实际运行效果与原来差别不大,行长级领导还是由组织部门任命和管理,董事会仍然没有选择经营班子的实际权力。
同样,也有不引进外资却经营得有声有色的银行。招商银行既没有境外战略投资者,也没有到境外上市,却是国内外公认的一家好银行。招商银行成立以来,创造了足以令中国骄傲的银行业奇迹,并连续四年荣膺“世界25家最佳资本利润率银行”。
中国需要改革开放,国有商业银行需要提高竞争力,如果引进外资无法有效达到这一目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出路在哪里?
史建平说,“国有商业银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中国银行业并不是不堪一击。除了引进外资,国有商业银行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提高竞争力。比如,可以聘请国外职业经理人担任高管,可以通过引进独立董事改善治理结构。中国不缺钱,国有商业银行不需要为了资本金引进外资,而应致力于解决一系列内部问题。比如,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人才储备、完善激励机制等。”
引资不当的灾难性后果
最令史建平担心的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如果不成功,将对整个国家经济安全产生巨大影响。“部分国企改革不成功,对经济发展影响不大。如果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失败,后果却是灾难性的。”
史建平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可能因引进外资流失优质客户,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据一位资深业内人士透露,在他曾经参加过的一次高级聚会上,到场的优秀企业无一例外是外资银行的客户!这种现象令史建平十分担忧,“如果优秀企业都成了外资银行的客户,中国民族银行业怎么办?” 外资入股国有商业银行后,将获得这些银行的商业信息为其在华机构服务。史建平最不愿看到的景象是:2006年以后,外资银行在市场与客户的争夺中,将中资银行打得一败涂地。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花旗银行开拓中国市场的手段就很耐人寻味。它一边在华开办自己的业务,一边积极入股中资银行,它是在花钱培养自己的竞争对手吗?除参股浦发银行外,花旗银行对广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中资银行同样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更曾有意入股建设银行。其所有参股对象之间其实也是竞争对手。花旗四处参股中资银行,目的恐怕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单纯,很可能有其他利益驱动。
除优质客户流失会冲击民族银行业外,史建平还担心外资将来会“釜底抽薪”。“所有资本都是逐利的,外资进入中国看好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如果有一天中国经济出现低谷,外资极有可能选择大规模退出,这对‘不经济’的中国经济而言,岂不是雪上加霜?”
史建平的第三个担忧是:银行中外股东日后可能出现控股权之争。相关法规规定,单个外国投资者参股国内银行的比例上限为20%,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部分股权集中在汇金公司,因此,外资还不是最大股东,话语权有限。然而,外资机构会甘心于出资、分红这样的简单角色定位吗?史建平给出的答案十分肯定:不会。如果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不再集中在汇金公司手中,股权一旦分散,外资机构很可能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另外,我国不少大银行在境外上市,其股价变动很难预测,我们缺乏对海外资本市场的控制力。
与引进外资相比,史建平更希望国有商业银行引入民间资本。从某种角度看,民营资本与外资相比存在一定劣势。以深发展引入新桥为例,新桥进入后,首先做的就是查账。银监会查不到的信息,外资却能查出来。相比较而言,民营资本参股银行却缺少相应的发言权,很难渗透到管理中去。如果银行引进民营资本,如何弥补这些不足呢?
史建平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第一,从国际上引进专业人士;第二,弱化股东、董事,强化独立董事。
史建平呼吁:“中国金融业开放要有大国意识。只有先对自己负责,保护自己的安全,才能对世界负责。”
史建平其人
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商业银行管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现代金融实务。曾主持或参与10余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著有《银行信贷管理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商业银行管理学》、《投资学》、《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金融风险》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