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保险公司为规避加息引发的退保风险,相继调整产品结构,从趸缴产品向期缴产品转变,并注重对传统保障型产品的开发力度。
去年央行于8月19日上调了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有关专家认为,加息虽然可以增加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使其累积的巨额利差损得以减小,但也会对储蓄型保险产品的销售形成较大冲击,寿险产品2.5%的预定利率上限面临挑战。保险公司固定收益类资产价值面临缩水压力。
银保产品遭遇加息尴尬
“一直以来,银行保险产品的定位就是存款替代品,主要销售方向是银行存款客户。银保产品具有保障功能,投资回报率略高于银行存款,这是吸引客户将存款转为保险产品的主要原因。”北京某寿险公司银保部包经理说,“央行加息的举措,使这些储蓄型险种受到了直接影响。”
《新财经》了解到,保险公司的产品类型众多,大致可以分为固定收益的传统寿险产品和新型投资类产品,银行保险则主推固定收益类产品。在目前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中,有60%~70%是固定收益类产品。
保监会规定,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不得超过2.5%的年复利,各家寿险公司推出的产品目前大多接近这个水平。所谓“预定利率”,通俗地说就是保险公司承诺给投保人的回报率。预定利率越高,保险产品的竞争力就越强,保险公司也要承担更多的经营风险。由于保单预定利率主要参照银行存款利率设置,存款利率的波动对固定收益的传统保障型、储蓄型寿险产品冲击很大。加息可能诱发保户退保,转投其他金融投资品种。
包经理指出,收益率的变化只是银保产品销售下降的导火索。客户如果将银行保险的收益率与存款利率进行直接对比,那么,在加息面前,银保产品的吸引力显然要降低。尽管银保产品的收益率略低于银行存款,但保险公司未来会对收益率进行调整,以适应投保人不断变化的投资需求。另外,保险毕竟不同于一般金融投资品,其本质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投保人应树立长期保障的观念。
“自1999年开始,寿险保单2.5%的预定利率直至今天都没有进行过任何调整。然而,从1999年到现在,央行已经数次运用利率工具调控宏观经济。如今,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经达到2.52%,比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高0.02个百分点。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保险产品相对银行存款的优势在逐步丧失,保险产品面临被其他金融理财产品‘挤出’市场的尴尬。”某业内资深人士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
对于以2.25%为保底利率的分红险产品而言,状况似乎也并不乐观。过去几年,分红险的收益率维持在3.5%~4%之间。如今央行加息后,消费者的投资收益预期将有所提高,加之市场上其他金融理财产品丰富,分红型保险产品市场也很有可能逐渐萎缩。
产品应考虑“加息”因素
专家指出,加息将促使保险公司对其产品结构进行调整。由于目前保险公司的投资类产品与其他金融理财产品差异不大,如果投资收益率无法提高,那么,保险理财产品将有被市场淘汰的危险。因此,保险公司必须努力开发具有差异化的产品。另外,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也有助于保险产品回归保障功能。毕竟,保障才是保险的立足之本。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教授表示,此次央行加息主要目的是抑制经济过热。对保险产品而言,中短期储蓄型产品受到的压力会比较大。这些产品如果不具备利率联动机制,可能会遭遇分流。保险产品的利率调整总是比较滞后。
加息将促进寿险新产品的开发,保险公司设计产品时也将融入“加息”因素。中国人寿有关人士指出,寿险公司尤其是经营长期保障型产品的公司,应更多关注业务本身,不应对利率变化如此敏感。“重要的是,在新产品设计中融入加息因素,增强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和吸引力。”
在保险“国十条”推出后,保险业的外部经营环境正在改善,增强保险覆盖面和提高产品开发创新能力是目前保险公司工作的重点。“把加息因素考虑进去,对后期产品的推出和宣传都有好处。”一位业内人士说,“如长期保障型产品,加息后可在承保责任上增加保障内容,提高保障程度,并在宣传时突出出来,告知消费者,使加息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
“各家保险公司已经总结了前几次的经验,开始紧缩银保业务,推出应对利率变动的新型产品。同时,产品回归以保障为主的功能。”这位人士称。
据悉,各保险公司为规避加息引发的退保风险,相继调整产品结构,从趸缴产品向期缴产品转变,并注重对传统保障型产品的开发力度。这有利于保险公司根据银行利率变化及时修订和开发保险产品,调整产品结构。
被迫调整投资结构
保险产品的投资收益取决于保险公司资金运作能力。自去年以来,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不断拓宽,不但减少了保险资金在单一市场投资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的产品的过度依赖。
业内人士认为,在保险公司目前的投资中,协议存款占很高的比例,加息无疑会使保险公司银行存款的收益增加,但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则面临收益缩水的可能。
据了解,一直以来,我国保险资金一半以上集中投资于五年以内的银行协议存款。2005年,保险资金的债券投资首次超过银行存款,达到52.3%.债券投资成为第一大投资工具,其中,国债和企业债的持有比例最高。
利率上调会造成债券价格下跌,导致债券持有者收益降低。由于去年协议存款利率的降低,保险公司已将投资方向由银行存款向债券进行战略调整,债券已超过银行存款成为最重要的投资渠道。因此,加息会对保险公司的债券收益有较大影响。如果预期进一步加息,保险公司可能会再次调整投资结构。
在资本市场上,加息无疑是利空消息。由于保险资金进入股市的比例很小,且各家保险公司都对投资股票持谨慎态度,因此,加息对保险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操作策略会有一些影响,但不会太大。
专家建议,保险公司应增加在资本市场投资组合的流动性,防止出现流动性风险,如缩短协议存款期限,抛售中长期债券,持有八年以下中短期债券等。虽然保险资金进入股市的比重还比较低,但也要注意,股市如果随加息走弱,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就很难保证。因此,保险公司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避免在股市被套牢。
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孙建勇透露,今年下半年,保险业将向积极有利于资产配置和长期负债的方向发展。最近,有关部门进行了政策方面的调整,进一步研究和支持长期投资。保险公司将逐步扩大对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关注对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银行的股权投资,以改善保险业的投资结构。
推动寿险费率市场化
加息已经使2.5%的预定利率上限无法适应现阶段的市场需求,保险业急需保险监管部门调整或放开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另外,此次加息使推动寿险费率市场化的呼声再次高涨,如果管理层放开预定利率上限,那将是寿险费率市场化的一次革命。
8月份加息后,市场一直预期保监会会放开预定利率的上限。然而,两个多月过去了,保监会对现有2.5%的预定利率仍按兵不动,只是向保险公司提出了努力方向:一是进一步加强产品创新;二是进一步增强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三是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运用能力;四是努力提高保险服务质量和水平。
据悉,在保监会的指导和推动下,从2004年7月开始,保险行业协会就牵头启动了由国内知名精算师组成的“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课题组”,着手研究放松费率管制问题。但业内普遍认为,国内寿险市场目前还只是一个初级市场,费率市场化条件并不具备。升息对保险产品形态、产品走向、预定利率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尚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对于此次加息,有专家表示,随着金融市场对保险市场的影响日益加大,保险业不应仅关注市场的每一次风吹草动,更应经常思考保险业的价值定位,这是根本性的课题。
首都经贸大学朱俊生博士认为,长期来看,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的价值定位应该是风险保障和资产管理。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大力发展长期保障性业务和期缴业务,这样才能体现寿险公司的核心价值定位,同时,也可以分散资金运用风险,增强整个寿险行业在利率波动等市场环境变化中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加息虽然给保险业带来不小的压力和挑战,但如果能让业界清醒地认识到业务转型的迫切性,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