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科学发展观下的会计反思

2006-10-22 14:44 《会计之友》·付磊 【 】【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笔者通过对我国会计工作的反思,分析了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思想理念下,会计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我国“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突出强调的一个核心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谓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与根本观点。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决定着发展的路径;即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理念,其基本内涵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所谓全面,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的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科学发展观不是某个领域的具体政策,不解决某方面、某个具体问题,而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决定和影响着各项具体政策的制定、各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是在制定具体政策和解决具体问题之前必须予以明确和牢固树立的。

  科学发展观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想指导,同样是会计发展的思想指导。在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之际,以科学发展观反思我国会计的发展,十分必要。

  一、会计的全面发展

  一般讲,会计可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部分。这两部分是密切联系的,缺了哪部分,会计的发展都不全面。财务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既供企业外部人士使用,又为内部管理服务;管理会计则要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信息,为内部决策提供数据分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财务会计有了长足的进步,以各项会计改革(包括企业会计制度改革、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改革、会计人员管理改革、注册会计师管理改革、会计法制建设、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等)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会计格局正在形成。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是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既与国际惯例趋同又充分考虑中国实际情况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建立并非一挥而就,其背后的支撑是对重大会计问题(如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计量标准、资产价值确认、业务的处理原则等)的成熟认识(这又依赖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实务的研究),是对会计环境(如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走向、世界经济的现状与趋势等)的准确把握。至少从现在看,应当说新会计准则是比较成功的,它的建立体现了我国会计的创新,表明我国的财务会计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与财务会计相比,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则相对落后。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从美国引进管理会计至今已有近30年。这期间,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者和会计工作者为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做了大量工作,管理会计在我国的一些企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有学者在对管理会计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后认为,“目前中国管理会计主要应用在以下五个有用的领域:(1)成本会计系统;(2)短期决策的制订;(3)资本预算;(4)标准成本核算;(5)管理控制。”这些都是管理会计在我国得到一定应用的成绩。但总体看,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均不能令人满意。这表现为:第一,应用的系统性不够,所应用的只是管理会计的某些具体的方法,基本限于零星、分散的应用,远未形成完整的应用体系。第二,应用不均衡,管理会计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的应用存在很大差距,经济发达地区和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较多,成效也较明显;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营管理水平较差的企业,对管理会计则基本没有应用。第三,创造性应用较差,即在应用了管理会计的企业中,多数企业是因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而被动地应用管理会计,因而在应用中表现的积极性不足,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应用成果很少见。

  在西方发达国家,管理会计早已被证明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但为什么在我国企业中的发展却如此缓慢呢?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说到底是我国企业目前尚缺乏应用现代管理方法的环境和需求,企业经营仍然主要是粗放式的,对管理会计的需要不十分迫切。改变这一现状,扩大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范围和深度,既要做更多的宣传推动,也有待于企业对新型管理方法的普遍需求,不是凭借主观愿望短期内所能达到的。

  二、会计的协调发展

  会计的协调发展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会计各领域、会计实务、会计研究、会计教育之间的协调,即会计的专业协调;二是会计所涉及的各个利害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即会计的社会协调。第一个方面的协调前文中有所论述。相比之下,第二个方面的协调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尽管会计有其较系统的技术性,但它与其他管理活动、经济活动一样,是人类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要协调和规范的是会计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要解决的是人的社会关系;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会计的社会性。如果会计的社会协调做不好,其专业性和技术性也就失去了意义;会计只有做好了它的社会协调,才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做好会计社会协调,要通过这样一些途径去完成:

  (一)会计的法制化

  在法制的社会里,会计所涉及的各个利害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必须由法律和制度来规范;会计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法律和制度的保证。比如,投资人、债权人与企业的经济关系,就是由法律加以规定和保护的;会计正是依照法律规定的投资人、债权人与企业的经济关系,处理相关的经济事项。如果没有法律和制度的规范,会计处理就失去了依据,随心所欲地处理业务,其结果必然导致矛盾与混乱,各利害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无法妥善协调。我国对会计工作的基本法律是《会计法》,在其之下还有诸多的行政规定与制度,包括会计核算的制度、会计档案管理的制度、会计人员管理的制度,等等,它们构成了会计的法规体系。我们的会计法规并不十全十美,需要不断地充实、完善;但更需要的是如何遵循法规的规定,照章办事。事实证明,会计执法比会计立法还艰难,其工作难度和对人的触动比会计立法还要大。

  (二)会计公正

  所谓会计公正也称作会计中立,指的是在确认和计量会计事项时,尽可能地基于客观的事实或数据;在选择会计方法时,尽可能地保持价值中立、不偏不倚,不带主观倾向;在记录和报告经营结果时,毫不歪曲地做真实和准确的报告和陈述。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第4号报告对中立性原则有过这样的解释:“中立的财务会计信息趋向于使用者的共同需要,且与信息的特定使用者的特殊需要及其推断无关。不基于特定使用者的特殊需要而做推定及进行计量,才能增进信息对使用者的共同需要的相关性。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不应试图增加信息对少数使用者的有用性而伤害到可能具有相反利害关系的其他使用者。”美国会计学家斯科特曾就会计的公正性解释说:“(1)会计程序必须公平地对待一切利益集团;(2)财务报告应保持真实和准确;(3)会计数据应当是公允、无偏见的。”可见,会计公正的目的就是要平等地对待社会上每一位会计信息使用者,无论他们是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政府、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还是其他什么人。会计公正并非仅停留在观念的层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经济活动的具体处理上。比如,在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时,不为了多表现管理者的当前业绩而特意地不采用快速折旧法;不为了欺骗社会公众而隐瞒或虚构关联方交易;在信息披露上,不向哪一弱势的信息使用者(如企业员工、小股东)隐瞒情况,等等。

  会计为什么要坚持公正性?因为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只有实现了会计信息利益的公平分配,社会各成员之间充分和有效地合作才能持续,社会才能生产出更多的“合作剩余”。在社会经济中,会计扮演着价值评价系统的角色,会计价值评价信息产生的过程和结果必然涉及经济利益剩余的评价和分配,而对“合作剩余”的公平分配,就是社会经济得以正常运行和延续所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公正与客观是会计行业的立业之本。会计肩负着依法公正、客观地处理社会各阶层经济利益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关系正常发展的任务;坚持公正客观的意识与作风,是会计发挥职能作用的客观需要,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

  (三)会计诚信

  会计诚信是会计协调发展的又一项要件。我国会计界的老前辈潘序伦先生曾说过:“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并将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学校和出版社取名为“立信”,将信用视作会计事业的生命线。其实,信用不仅是会计的生命线,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生命线,是维系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的基础,更是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条件。经过多年的痛苦摸索,我们终于知道了实行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通过市场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此提高生产的效率。而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则靠的是自由交换。自由交换包括交换的自愿、平等和诚信。如果交换不自愿、不平等、不诚信,市场就会提供错误的信号,便无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的交换就不能产生效率,推行市场经济的目的就没有达到。因此才说,讲求诚信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条件。

  我们一再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是因为当前缺少诚信。不仅会计缺少诚信,整个社会都缺少诚信,会计的诚信问题引人注目,无非是社会缺乏诚信的一个反映。诚信缺乏和会计欺诈的原因很复杂,但从根本上讲,市场经济是滋生会计欺诈的温床,尽管它要以诚信为条件。因此治理会计欺诈就不能单方面依靠市场制度本身,还要运用非市场力量。治理会计欺诈的非市场力量,主要指的是法制的力量、社会舆论监督的力量、宣传教育的力量。就会计法制而言,在经过了一段时期的治理之后,目前着重需要提高惩治的“精确度”,使会计法制能真正起到作用,解决问题。比如,需要明确由什么人启动对会计欺诈的诉讼;明确会计真实性的法律标准;明确单位负责人是会计造假的唯一责任人,以集中打击目标;明确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以瓦解企业与审计人员的欺诈联盟,分化打击目标;明确会计监管部门的责任,包括不作为的责任,以改变当前无人承担监管责任的局面。

  就社会舆论监督而言,首先必须看到它是抑制会计欺诈的有力武器,是治理会计欺诈不可或缺的力量,社会舆论监督在现实中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其次,也要看到我国目前尚缺乏由社会公众评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环境与氛围,缺乏这样的社会力量和动力机制,对企业的社会评价往往招致打击报复。刘殊威评价蓝田公司的偿债能力引来人身威胁和起诉,《财经》杂志质疑“世纪星源”操纵财务报表被控侵犯公司名誉,反映了公众评价的艰难。因此,需要在法律上明确,根据企业公开的财务报告所做的分析属于言论自由,不构成名誉侵犯;上市公司必须接受社会对它的评价,这本身就是上市的代价。要培育揭露会计造假的社会力量(如打造类似美国华尔街的《收益质量报告》杂志),以改变造假力量大于抑制力量的失衡状态。

  就宣传教育而言,要努力让人们认识到诚信是有益的,欺诈会遭受惩罚。要把非诚信行为占小便宜吃大亏的道理讲清楚,不能饮鸩止渴,为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要把诚信教育的主要对象锁定在掌握实际支配权的强势者和青年学生身上。掌握实际支配权的强势者包括单位的负责人、能控制各单位的政府官员、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等,他们是会计造假、审计造假的主使,对他们进行反复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果像以往那样紧盯一般会计人员,成效恐怕照样会不大。青年学生是我们事业的未来,培养他们的诚信精神,就是在打造我们的明天,这一点应当是没有异义的,需要毫不懈怠地做好的。

  三、会计的可持续发展

  会计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会计的发展要有后劲,要有水平、质量上升的趋势。与任何事业一样,会计的可持续发展靠的是会计科研和会计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计科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取得了一大批成果,这些成果为会计实务的改进提供了理论说明和思想准备,从而为各项会计改革措施做出了必要的前期铺垫。只有研究搞上去了,会计工作才能有发展,这是显而易见的。基本上可以说,我国的会计科研走在了实践的前面,引导着会计的实践。但也应看到,我们的会计科研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的要害是浮躁之风盛行。研究中的浮躁,表现为不下功夫,急功近利;脱离实际,夸夸其谈;相互抄袭,学术造假。要通过舆论谴责和机制诱导克服研究中的浮躁之风,否则将给我们的事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王军副部长在全国会计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训班上对会计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的讲话中指出:会计研究人员要“‘有为’为实”:“文章数量固然重要,质量更重要。只有质规定下的量才有意义,否则厚厚一堆拿出来挺吓人,但仔细一读言之无物或简单重复别人观点,千言万语尽成空,不能给学术界留下任何痕迹。”“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有没有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需要实践的检验。要成为一个会计学术领军人物,仅在一时一地有点名气或出点成果是不够的,只有你的名字在经过时间的冲刷后仍能被明天以后的学者记住,继续对后辈学者及其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才能说你是名副其实的学术领军人才,你是成功者。”这番话很有道理,值得每一位会计研究者深思。

  会计教育面向的是未来,其功能是缔造新一代的人才,因此是会计发展后劲的标志。同会计研究的情景一样,我国的会计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现在各条战线上的中坚骨干力量,几乎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培养出来的,他们在会计的各个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的会计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尚有距离,还有较大差距,不能完全满足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很多优秀学生为了个人发展而争相赴境外求学,就是再好不过的证明,说明受教育者对我们的会计教育不满意。为此,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改进教学方式,尽快缩短与世界先进教育的差距,以培养更多、质量更高的会计人才,以迎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创造我国会计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