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基本会计观的转变

2006-11-17 16:37 《首席财务官》·王震 【 】【打印】【我要纠错

  收益的计量一直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中之重,会计理论提出了很多收益计量的思想,根据不同的收益计量思想制定的会计准则体系,同一个企业、同一交易或事项、同一个会计人员会得出不同的收益结果。

  传统收益计量思想“收入费用观”的显著特点是“面向过去而计量”,该思想坚持收入实现原则和稳健原则、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属性,以交易法来确认收入,很少考虑企业未来的环境变化,不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的全面收益。

  新会计准则体系以反映企业全面收益为直接目标,其的指导思想部分放弃收入费用观,而大范围使用资产负债观这一收益计量思想,更多考虑企业未来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充分地揭示企业的风险,全面反映和计量企业的收益,以反映企业的价值,“面向未来而计量”是该思想内核的集中体现。

  1.从收入费用观到资产负债观的转变

  什么是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它们在指导企业损益确定过程中有什么实际意义?

  我们先来看看两个会计实例:

  实例1:某公司2005年1月1日,购入一项价值100万元的投资,资产负债表日该项投资的可变现净值为120万元。显然,我们的财务人员是不确认这20万元的增值收益,2005年的利润表也不报告这部分收益。

  实例2:某公司2005年1月1日,购入一批价值120万元的存货,资产负债表日该批存货的重置成本为100万元。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财务人员于资产负债表日将确认20万元的资产减值准备,2005年的利润表不报告这20万元的减值损失。

  对此类问题,西方会计理论概括为一个名词叫“持产利得或损失”,它的显著特点是:“尚未实现”。对于尚未实现的收益,传统收益确认理论是不确认、不报告的。这就导致有些企业从财务报告看颇具实力却突然破产倒闭,而有些企业从财务报告看濒临破产却长亏不倒。

  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被看做企业投入和产出的衡量,即把特定时期内相关联的收入和费用相配比,如果收入大于费用则为收益,反之为亏损,即:

  收益(亏损)=收入-费用。收入费用观坚持,必须首先按照实现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然后再根据配比原则,确定收益。资产负债表仅是为了确认与合理计量收益的跨期摊配的中介,是利润表的附属。显然,收入费用观强调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同一交易不同的实现判断标准或不同的配比方法会形成不同的收益结果,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比较大。

  在“资产负债观”下,收益被看作是企业期末净资产比期初净资产的净增长额,即:

  收益=(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

  收益的决定取决于对期初和期末资产和负债的计价。财务报表的其他要素,诸如业主权益、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都需要通过资产和负债的增减变动来计量。显然,资产负债观不要考虑实现问题。

  2.从交易法到作业法的转变

  现在执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极力推崇历史成本原则,部分地有限制地使用公允价值计价属性,我们在会计要素的计量上,基本上都使用历史成本计价属性。

  新会计准则在制订过程中,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决策的有用性进行了充分考虑和统筹兼顾,在会计计价属性的选择上规定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5种计价属性供大家使用。

  会计上计量收益的具体方法,从理论上一般可以分为“交易法”和“作业法”。交易法下,对资产、负债或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均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交易(外部交易和内部交易)为基础。对外部交易,即企业与外界发生的购销活动,如果资产的外部市价发生变动或预期要变动,只要企业未对该资产进行交易,则这种变动就不能予以确认和计量;对内部交易,即资产在企业范围内的耗用或转化,当资产被领用时,其转化价值应当是旧资产的原始交易价格或取得成本。

  作业法侧重于企业的活动而不是实际发生的交易,它认为收益是因某些经营活动所产生,不仅仅是特定交易的结果,只要有活动就可以记录收益。这样就可以基于不同的目的进行多重收益的计量,很方便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和控制。显然作业法更适用于资产负债观收益的决定。

  比较不同收益计量思想和方法下收益的区别,可以看出收益或损失水平差异很大:

  在财务人员转变观念和工作模式的过程中,财务组织机构需不需要转变,或者说应该如何调整才能适应新准则、新形式的要求,从而从组织上加快财务人员思想转变的进程呢?

  应该说,财务机构也必须考虑部门内部治理结构的问题,我们可以关注《萨班斯法案》404条款,按照该条款的规定,企业需要遵照美国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于2004年9月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要求来重新设计、重新完善其内部控制流程,并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拓展了内部控制,更有力、更广泛地关注于企业风险管理这一更加宽泛的领域。尽管《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并不打算,也的确没有取代内部控制框架,但是它将内部控制框架纳入其中,从而构建了一个更有力的概念和管理工具。这使得企业不仅可以籍助新框架来满足其内部控制的需要,还能以此为契机转向一个更加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大家有机会可以阅读《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和COSO在1992年发布并于1994年作出局部修正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两个文件,籍此了解更多基于企业风险管理的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