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陈信祥:有一种能力叫变革

2006-12-3 9:52 《新财经》·刘立新 【 】【打印】【我要纠错

  从海归到官员、从外企到大型国企,陈信祥带着“狮子和鹿”的信念、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路奔跑,从一个80年代的海归直到今天国内知名IT公司的董事长。

  陈信祥今年64岁,手下的总裁汪旭只有30多岁。和一群年轻人一起工作,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陈信祥声如洪钟,性格开朗,笑声不断,身穿蓝色休闲牛仔衬衫有别于西服领带的正襟危坐。他曾获“中国新经济年度人物最佳变革奖”,骨子里,陈信祥正是一个“变革者”。

  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有“数字化北京的建筑师”之誉,承担了北京市多项重大信息化工程的建设、运营和维护,陈信祥是这个“建筑师”团队的领军人。在几年时间内,他带领这个曾经具有浓重国企色彩的公司成功转变为中国IT领域活跃的市场化公司。

  思维在职业转换中变革

  11月,枫叶飘落的午后,陈信祥轻松靠在沙发上,向记者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首信的成长故事,兴奋时他就像个孩子。

  开篇,他就讲起了《狮子和鹿》的故事,“每天早上,狮子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拼命地追鹿,才能不饿死;而鹿的第一件事就是拼命跑,才能避免成为狮子的猎物。”他解释说:“内心深处,压力时刻存在,要不断学习,保持每天都进步,才能不被淘汰。”这一信念伴随着陈信祥的整个职业生涯。

  1986年,陈信祥获得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在美国做教授,生活无忧。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经济落后,回国就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没有子,没有职称。

  那个年代的他有着别样的爱国情结和浓重的思乡情愫。“未来中国的发展很需要你这种人才,虽然现在国内条件不太好,也正因为如此,才不仅需要专家,更需要了解专家、为专家服务的专家。在政府工作,可以为更多海外人才归国创造条件。”一位领导的一番话打动了陈信祥,他迫不及待回到了北京,在北京经委当总工程师。

  工作六年后,陈信祥加入了当时在中国还没有一点名气的ERP(企业管理软件)巨头SAP公司,成为SAP进入中国首任首席代表。

  德国人严谨的工作管理氛围深深感染了他,在SAP的四年, 陈信祥完成了从一个政府官员到企业领导的转变。

  一切从零开始,无论是陈信祥还是初入中国的SAP,这个曾经的政府官员初到外企也算得心应手,拉来了SAP进入中国的第一个单。SAP当时的德国总裁对陈信祥说:“市场是个三角,高端很少,低端成千上万,必须从高端做起,如果中国市场的高端用的都是SAP的话,那么,再去做低端就好做了。”陈信祥很受启发,第一年就创造了400万美元销售额。

  期间,陈信祥去北京卷烟厂做项目,卷烟厂厂长的一个善意提醒让陈信祥无地自容,他说:“你现在已经不是政府官员了,你的身份是乙方,代表企业,我是买方。我怎么觉得你现在说话还跟领导似的?”“这句话对我刺激很大”,在政府工作六年,他习惯了“作指示”的说话方式,真正进入市场后,才明白面对的是客户,必须转变。

  记者眼里的陈信祥说话平和,眼中的真诚和热情让人感觉像是朋友间的沟通和交流。他说:“我觉得无论是在政府、在SAP、还是今天在首信,无论做官员、做销售、还是做董事长,心态很重要,这点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1998年,首信成立,胡昭广(时任北京市副市长)任董事局主席,他当时希望陈信祥能到首信。他拍着陈信祥的肩膀说:“成了,该为自己国家干活了。”1998年,陈信祥“空降”成为首都信息有限公司的副总裁。

  在首信,即使是副总裁,薪水也不高,放弃SAP是否可惜?“首信的薪水比起SAP低太多了,但无所谓,既然想做事就不要算钱了。”陈信祥对记者说。

  带领首信一波三折完成上市

  首信组建的初衷就是进行市场化运作,“上市是肯定的,但没想到那么快,也没想到那么难。”

  2000年的大年三十中午,北京市领导到首信视察,视察结果非常满意,并希望首信尽快上市。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上市工作小组成立,陈信祥任组长,小组成员还有现任总裁汪旭等年轻人,“过年没放一天假,开始准备公司上市”。

  上市之路并不顺利,陈信祥遭遇了第一盆凉水。信息产业部规定凡是有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业务的公司不能上市。首信要把ISP业务剥离出去,这就意味着要把企业的一部分人员和资产剥离出去,而且还得跟所有的客户重新签合同。虽是往事,陈信祥依然无奈:“企业上市的目的是做大做强,但政策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直到现在我们原来的ISP公司还回不来。”

  至于为什么选择去香港上市,陈信祥说:“可能在香港市场揽到的资金没有国内市场多,但上市除了融资以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公司运转在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方面上一个新台阶。综合考虑,香港市场要更加完善。我们要把自己放在国际舞台上锻炼。”

  香港上市非常严格,条件苛刻。陈信祥遇到了上市过程中最难啃的骨头:香港联交所要求申请上市公司的每一个股东、股东的股东直至自然人,必须书面保证一年内不出售公司股份,防止上市后股东套现走人。首信的股东之一是中国电信,已决定要重组。陈信祥找到中国电信时,他们明确表示不可能保证不出售股份,因为当时的中国电信马上就要一分为二。

  首信定于2001年12月21日挂牌上市,但直到20日晚上,这件事还没有解决。陈信祥和汪旭以及联交所的工作人员都非常焦躁,“这个事到底怎么办?二十日晚上,我和汪旭在香港、首信当时的总裁陆首群在北京,他坐在中国电信副总裁的办公室里争取电信领导的支持。”

  中国电信的领导有感于首信上市的诚心,同时首信又花了大价钱请来香港最著名的律师说服联交所,也说服中国电信签一份双方都接受的文件。

  另外,首信的股东还有当时北京电信公司下面的一个投资公司,股东中有一定比例是自然人,大概是16个,这就要求把这16个人都找到,让他们逐一签字。说起这些,陈信祥感触颇深,“上市真的挺难,有很多规定,如果不研究透,肯定不行。”

  但是上市又是必须的,上市后的首信在财务、人力资源、工作流程等方面都更加规范,公司市场化运作越来越规范。

  为了更好地适应上市的需求,陈信祥带领首信开始了一系列人事变革,2001年7月1日,公司改制为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陈信祥被任命为公司董事长,当时的他已经57岁;汪旭出任总裁,年仅32岁。陈信祥开玩笑,说:“只有三十出头的汪旭被提了后压力很大,诚惶诚恐。我告诉他放心大胆地干,这几年下来,感觉当时的决定还是正确的。公司需要年轻人的冲劲和活力。”

  “433”战略,参与市场角逐

  陈信祥到首信的八年,是首信实现巨大变革的八年,由政府给项目到去市场争项目,首信不再“坐等”,成为活跃的市场参与主体。

  首信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北京市政府统一的网站“首都之窗”,这件事得到主管副市长林文漪的支持。利用电信的网络资源建立起一个平台,把各个委办局的网络互联互通,后来发展成为北京市电子政务网,现在北京委办局的服务器都托管在首信的机房中。由此也形成了首信现在赖以生存的主要业务模式——外包。

  紧接着,首信承包了北京市政府一系列的信息化项目,并逐渐培育了首信的市场竞争能力。首信的策略是接项目挑选大单,“做十个100万元的项目才是1000万元,但是100万元项目所花的人力、物力绝不是1000万元项目的1/10,成本要大得多。”陈信祥如此比较。

  2000年,首信承包了政府的一项重大信息化工程,即社区信息化。谈起这个单子,陈信祥向《新财经》记者透露道:“当时有多家公司竞争,主要竞争对手有两家,一家报了1.5亿,另一家报了2.2亿。首信报价7000多万元,北京市政府选择了我们。”陈信祥得意的神色溢于言表,“后来市领导给了很高的评价,这件事确实为北京市政府提供了一个平台,能够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六年,首信在电子政务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国内的电子政务外包方面,首信是做得最大的,我们已经拿到了奥组委内部的信息服务系统运维的项目。在公司内部,将逐步建立ITIL、SLA等标准,对服务划分等级,根据不同客户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有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可以保证服务质量。”陈信祥很是自豪。

  最近一次的公司换届选举,陈信祥依旧被选为董事长,作为首信掌舵人,“未来三年任务不轻,希望还能为大家带来惊喜”。

  陈信祥兴奋地为记者描述首信的“433”战略:“4”是指北京地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外包服务仍是重点,占到40%:“3”是指把北京的业务模式向其他地区扩展,占到30%,现在公司已经在西南、东北、华东、华南设立子公司或成立合资公司;另外的“3”是指剩下的30%做信息内容服务,包括电子商务、呼叫中心,包括奥运多语言服务等。“2008年,首信争取进入中国IT十强行列。但陈信祥真正的期望是利用数字化”让老百姓生活在一个更加easy(方便)的世界里“。

  “我人生中最后一段职业生涯将在首信度过,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骄傲的事情。首信的每一步成长都与我有关系,每一个缺点也都跟我有关系,就像自己的孩子,癞头的孩子也是自家的好。”言语中,有骄傲也有不舍。

  与小说相伴

  陈信祥年逾六旬,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生活方式,每天晚上12点睡觉,早上6点多起床,能吃能睡能读书。

  看小说是陈信祥一生最大的爱好,什么小说都看,看一个作者的一本书后,会找来这个作者的其他小说,通通读一遍。年轻时,他喜欢看中国古典小说、世界名著。现在年岁大了,反而喜欢看美国的畅销书,如《达芬奇密码》。小说对陈信祥是生活的必需品,也给了他很多启发,“知识广博对于企业家当然是好事,进而对公司的成长和企业文化形成都有益”。

  记者手记

  从首信出来,伴着落日余晖,记者踩在飘落的红枫上,边走边想:陈信祥人生的每一步转变似乎都踩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节拍上。有一种能力叫变革,正是这种变革的力量让这个80年代的留学青年走到今天;正是因为有一批这样的变革者,推动了中国经济这二十年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