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国有股能否顺利划拨社保

2006-12-3 11:34 《新财经》·刘天智 【 】【打印】【我要纠错

  几年来,关于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的问题。几经波折,到现在仍没有定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国资委这个“谨慎派”和以社保理事会、证监会、财政部为代表的“推进派”,在什么时候划转、如何划转、划转多少的问题上总没有“共同语言”,这导致社保基金一直欠账严重。

  换言之,部门利益纠缠不清使得国有股充实社保的问题一直没有头绪。更为根本的是,解决部门利益纠纷的制度框架一直没有成型,使得一些重大问题不能推进,社保基金的问题不过是个典型而显性的例子而已。

  早在2005年6月,一份由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签字的《关于成立国有资产划拨工作领导小组的请示》上报国务院。随后,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牵头,国资委、社保基金理事会成立划转工作小组协商相关事宜,并进行摸底调查工作。

  2006年上半年,上述“谨慎派”和“推进派”分别起草了两份相关报告上报给国务院。前者主要是谈国有股划拨社保基金后将给国资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后者的主旨是希望更快推进此事。至今好几个月,这个问题仍石沉大海——两方面的意见差距太大。财政部一位参与设计划转方案的官员认为,“其实问题并不在于技术环节,关键在于如何协调各方利益。”

  应该说,充实社保基金是涉及全体国民利益的大事,各部门应该鼎力支持。之所以久拖不决,有关方面必然有“拿得出手、说得出口”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否则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具体到国资委,自然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莫属。

  尽管有关专家举出了诸多问题,指出国资划转“不如减持后给现金来得实在、干净、有利于社保基金今后的操作”,但现实却是“减持无限好,只是做不了”。国有股二级市场减持所牵扯的方方面面的利益过于庞大、复杂,以至于国务院在2002年“叫停”之后再也不愿提及。省去“变现”环节的划转都如此复杂,真的搞起曾经失败过一次的国有股减持,又将何其困难。

  既有部门利益干扰,又有技术问题困扰,解决充实社保基金问题的现实办法,还需在中央高层主持下,由国资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保基金等有关部门统筹安排,给出一个折衷的方案——国有股“划转”社保是个好思路。当务之急是结合国资委和社保基金双方的观点和利益,尽快推出一个操作性强的解决机制——尽快立法,明确社保基金持有国有股的投资战略和变现条件。

  除不愿将“真金白银”拱手让人这种假设外,国资委主要顾虑的问题之一是国有股划转后,国家控股的地位是否会被动摇。对于这种顾虑,社保方面已经提出,自己作为战略持有者,不会轻易将股权变现,而是通过长期持有获得国民经济高速成长带来的红利。

  要让国资委方面真正放心,让质疑“国有资产流失”者们相信,国家必须尽快制订一个“变现门槛”和操作规程,有一个明确的行为规范,也让资本市场有一个明确的预期,让社保这个未来的“大股东”的投资行为透明化,同时也可以防范上次国有股减持所带来的“灾难”。

  根据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遏制“强势特殊利益集团”,向普通群众、弱势群体倾斜是中央关于和谐社会发展的方针。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必然是老有所养,社保基金事关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事关能否维护社会、人心的稳定,事关安居乐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的问题决不能再拖。

  从近期市场关于国资充实社保的议论,以及国资委、社保基金方面频繁的动作和言论来看,社保基金得到充实的制度保障和相关实质性进展已经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