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基金糟糕的市场表现,使其已经变为了吞噬老百姓财富的“老虎机”,并逐渐被市场边缘化,基金业似乎正遭遇着空前的危机。在过去的一个月,监管部门以及基金自身做出了试图重振的努力,然而效果却有待观察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基金管理公司风险准备金制度的建立以及中短债基金的重获发行,可谓基金业的两件大事。而在市场的震荡下,基金净值遭遇了小幅度的缩水,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再次创出历史新高,基金发行市场在短暂的沉寂后也重新燃起硝烟,发起“春季攻势”。
破产风险引发监管忧虑
2006年2月20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2005 年度证券投资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年报编制及审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建立基金管理公司风险准备金制度,各基金管理公司按当年收取的基金管理费的20%提取风险准备金。
目前,我国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净资产总值已经达到4628.8亿元,49家基金管理公司中净值超过100亿元的大型基金公司共有15家,其市场份额占到了75.46%,而资产净值不满10亿元的小基金公司也有12家,所占的市场份额总计为1.14%,还不到大型基金公司的零头。最大的南方基金与最小基金管理公司资产分别为500亿、2.55亿,相差近200倍!我国基金业贫富分化严重加剧,规模差距十分巨大。
同时,由于近年来,股票市场连续走熊,债券市场持续低迷,证券公司纷纷倒闭重组,一些小基金公司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如何防范这部分基金公司破产所带来的风险,成为克服基金运作体制性缺陷的重要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通知》所建立的风险准备金制度正是出于化解基金运营风险的考虑。但是,该项制度一刀切地采取20%比例来提取风险准备金,这造成了破产风险大的小基金公司提取的风险准备金少,可能无法偿付破产产生的损失;而大基金公司破产风险小,却提取了大量的风险准备金,这种方案在公平之余缺乏一个统筹的考虑。如何进一步完善风险保证金制度,是管理层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
净值缩水 “问题儿童”折价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股市经历了冲高回落的走势,股指在触及1300点后迅速向下调整。而基金重仓股表现相对强于大盘,对基金净值形成一定的支撑。债市先是向下调整,随后伴随着物价指数的回落转而继续走高,中信国债指数上涨到了1274点,为历史新高点。在此影响下,基金净值亦经历了较大的波动。
除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外,各类型基金净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股票型基金跌幅最大,近一月平均跌幅达到了1.08%,混合型基金次之,近一月平均跌幅为0.63%,债券型基金近一月平均跌幅为0.23%.
封闭式基金原本是基金业发展之初的主力军,而今却成为公众眼中的“问题儿童”。一方面,封闭式基金持续的高折价率现象让投资者头痛不已,“封转开”等制度创新的呼声很高;另一方面,封闭式基金在基金公司中的地位不如开放式基金,更不如社保基金,形成所谓的“边缘化”现象。然而,封闭式基金作为重要的基金品种,有其自身的产品定位,是基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止2006年3月10日的数据显示,封闭式基金的平均折价率为39.65%,大、小型基金的平均折价率分别为43.80%和19.09%.虽然,折价率是封闭式基金固有的现象,但持续的高折价率却未必是一个正常的金融现象,而且持续平均40%的高折价率,更是国外基金市场所不可能看到的现象。
按照封闭式基金的契约规定,封闭式基金具有固定的存续期限,到期后,封闭式基金有三种可能选择:一、延长存续期限;二、转为开放式基金;三、按净值清偿。然而,在现下的高折价率背景下,到期召开持有人大会时,封闭式基金继续存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更愿意选择“封转开”或者按净值清偿。即使考虑清偿或者转开放所必然承担的清偿费用和冲击成本,封闭式基金巨大的投资价值绝对值得投资者给予密切关注。
虽然折价率居高不下,但市场对于封闭式基金还是作出了积极的反应,这可以从过去一年中基金指数与上证指数之间的走势比较看出来:基金指数走势明显强于上证指数,累计涨幅为1.58%,而同期上证指数下跌了3.70%.
以剩余存续期限、历史业绩和折价率作为投资封闭式基金的参考指标,我们认为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两类封闭式基金:一类是存续期限很短、折价率高的小盘基金,具体品种可关注基金兴业、基金同智、基金景业等;一类是业绩支撑较强、折价率较高的封闭式基金,具体品种可关注基金科汇、基金景阳、基金安顺等。
“春季攻势” 发行再起硝烟
在经过了2005年艰苦的股权分置改革的攻坚阶段之后,市场逐渐走出低谷,焕发了生机。经历了多年熊市的中国股票市场,在2006年春节终于迎来了多年难得一见的单边上涨行情。许多基金公司都借助这波“春季攻势”纷纷宣布发行新基金,发行市场再起硝烟。
光大保德信、中银国际、易方达等基金公司纷纷推出了新产品。目前,市场正在发行的基金有长城消费增值股票基金、大成沪深300指数基金、光大保德信红利股票基金,即将发行的有工银瑞信货币市场基金、南方多利中短债基金、友邦华泰中短债基金、上证180ETF,深证100ETF,中银国际持续增长股票基金。可以看到,新发基金包括ETF、股票型、货币型、中短债型多个类型,这使得投资者购买新基金可选的余地比较大。
自2004年末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第一只ETF以来,因为其较低的持有成本、灵活的交易方式、透明的组合构成而成为基金业炙手可热的基金产品,上证50ETF的规模也呈现上升势头,从最初的50亿份增长到目前约80亿份。
上证50ETF的成功也促进了ETF的继续扩军,华安和易方达两家基金管理公司经过积极酝酿,各自推出了一只ETF产品。前者推出的是上证180ETF,后者推出的是深证100ETF.上证180指数和深证100指数分属沪深两个市场,两市虽然走势密切相关,但仍存在着细小的差异,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购买的对象。除了上证180ETF和深证100ETF,据有关人士透露,预计未来还会有其它ETF产品面市。日益丰富的ETF产品家族,大大方便了机构投资者的组合管理,也给了中小投资者购买指数分享大盘上涨的机会。
中短债基金诞生之初便吸引了众多的目光,易方达月月收益和博时6号首发规模均超过40亿份,在日渐困难的基金发行市场掀起了不小的波浪。而今,两只短债基金的规模都在百亿份量级,它们给易方达和博时带来了丰厚的收益。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中短债基金的定位更加明确,此次,南方基金公司和友邦华泰基金公司均推出了中短债基金,其中,南方多利短债基金正在如火如荼的发行之中,而友邦华泰的短债基金也进入发行期。
货币市场基金的发行从来没有停止脚步,它不仅是基金公司产品战略中的重要棋子,而且,投资者也逐渐将其作为重要的现金管理工具。虽然品种设计上难以创新,但发行方式上却出现了新的途径,如汇添富货币基金成为首只登陆“上证基金通”的货币基金,投资者可以像买股票一样购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