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往后,现金由公司统一管理,子公司不再有投融资权。”2001年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的一次重要会议上,中铝CFO陈基华话音未落,马上就有人质问:“我拿到的贷款能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五个百分点,你行吗?”
一下子,几十双眼睛都聚焦在陈基华的身上。
“我要是拿的贷款利率比你高,这个位置你来做!”当然,这个位置还是由陈基华坐了下来。作为CFO,陈基华比谁都清楚,既然代表中铝跟银行总行谈,拿的利率一定比子公司拿的低。
2001年,中铝上市在即。为吸引美国投资者,公司必须按国际标准来制订企业的财务战略,首当其冲的就是建立集中化的财务管理体系。
边上市,边集中,经过几年的艰难整合,陈基华可以骄傲地宣称,中铝已经成功建立起收支两条线、非常清晰可控的财务集中控制体系。“现在,我可以把贵州子公司的钱用卡一划,钱就跑到北京了,贵州公司根本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坐在北京总部的办公室里,陈基华可以实时看到公司所有的信息,包括生产经营中心的生产进度、营销中心的销售收入、投资中心的投资项目等等,甚至他还可以清晰地看到企业的血液—现金流是如何流进流出的。
削藩
2001年,初入中铝的陈基华在了解了公司以前的管理模式后,深感自己这个CFO责任重大——要将分散在全国各地数十个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权收缴中铝北京,这无异于虎口拔牙。
“如果财务管理改革不进行,很难想像其他的改革能否进行下去。”空降到中国铝业后,陈基华的财务战略就一刻也没有离开“集中”与“统一”。然而,让集团上上下下所有人都要知道并接受这个理念谈何容易,尤其是让各子公司在自有财务控制权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放弃权力,更是“知易行难”,熬过来的陈基华回首财务集中化之路坦言,“跨不过这个坎,就无法发展。”
当时,像中铝这样的国有企业都面临着两个困难,一是如何使中国公司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符合资本市场规则的公司,这绝不是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就能解决的。二是上市以后,如何将上市过程中向投资人做出的承诺、计划、战略付储实施。
“中铝业务的整合是以财务为依托的整合,而且进行业务整合是建立在财务管理整合的基础之上,这样才是有控制力而非浮在表面的人事整合,这种整合才会有绩效。”陈基华介绍,“另外是要按业务规矩来办事,是流程系统的管理,而不是看对方是否与自己关系好,遇到困难时通过系统和目标来调节,而非人治。”
集团式企业的控制权,尤其是财务集中控制一直以来都是管理者头疼的事情,按照上市公司的国际标准改造,中铝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公司上下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另一个是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变革。
一般涉及体制方面的改革,必须从上而下,不可以从下到上,渐进式改革必须是最高管理当局推动。财务拉动企业整合,当然更离不开一把手的支持。
“公司领导非常支持这一工作。作为公司法定决策人的CEO,责任重大,意图就是要把中铝变成一个真正的公司,我们就必须去执行。”另外就是管理层面,“中国铝业从出现、组建、注册到上市,事实上管理团队是有不同利益主体的,我们的整合方案不是代表个人利益,而是整个决策层的意志和公司的最高利益。”陈基华坚持认为,假如说这个做法不符合公司的利益,那么这种做法就很难推行,总公司也会被架空。整个北京总部,如果连投资决策权、财务管理权都没有,就不能称其为总部了。
在整合过程中,CFO最重要的功能应该是总部跟下面的沟通。虽然管理层都清楚要财务整合,但是CFO要引导着大家走,例如说陈基华对分公司经理明确:过去分公司是法定资产人,可以管理财务,但现在行不通,分公司只是总公司的一部分,没有资产所有权,分公司只负责运营。当然首先要明确,企业的职能是生产出好的产品、控制成本、维护公司运营稳定。
过去分公司还要负责项目规划,现在权力上收,分公司经理只需提建议,最后总部再通过绩效管理的方式让分公司经理重新找到一个定位。而公司所有的财权都由CFO控制,那么CFO无疑就会成为一个重要节点,而财务集中制的改革又是一剂猛药,这就需要CFO取得上下两方面的信任。
“CFO所干所想的,必须是董事长所干所想的,假如董事长不这样想,那就不可能推行财务整合,CFO只不过是帮助、协助首席执行官完成这一整合。”陈基华说,“其次,在某个阶段,这算是猛药。猛药虽有坏处,但我的看法是在看坏处的同时要看到得到的好处,一定要两利取其大,两害取其轻,关键是如何权衡得失。”
平乱
“改革中的阻力当然会有,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先把职能定位说清楚。很多企业出了问题就是不知自己要做什么,角色定位不清绝对是核心问题,忘记了自己是谁。”陈基华很乐于分享自上而下推动改革财务集中管理制度的经验,“比如审计,合格的东西就应该盖章,不合格的东西就不能盖章,但如果出现问题,绝对是他忘记了自己的角色,滥用职权。”
公司第一次开会,陈基华表态,管理体制决定了公司的管理方式,分公司是总公司的一部分,那就必须将财权收归总公司。“很多分公司遇到这个情况就问到如果没有财务权,那中铝还是公司吗?这个时候必须明确:分公司不是个人的,CFO代表总公司在整合,分公司就没有资格管财务了。”陈基华抛出一个无可违背的大前提。
当时,中铝旗下一些子公司的领导人都很不乐意交出财务控制权,总是在问这些钱“他们”拿去会干什么。陈基华就对分公司的经理说,“这钱既不跟你们姓,也不跟我姓陈,它姓中铝。我作为中铝的CFO,代表公司管理这个钱。至于这个钱干什么,不是你所关心的问题。你的任务就是生产多少产品,降低多少成本……”
传统体制根深蒂固,要一下子连根拔掉,陈基华一开始就嗅到了“火药味”。冲突,是面对面的,用“激烈”来形容也不为过。
在推行改革之初,一些“封疆大吏”也有抵触,比较简单的例子就是说大家相互看,如果一个公司出了问题,大家都在看CFO如何处理,而此时陈基华所做的每一个处理动作和决策过程,都会昭示着改革下一步的动向以及领导推行改革的决心,如果一着不慎,财务集中改革都有可能无法推进。
“第一财务必须统一,第二,你要给分公司管理层一个明确的信号,必须经历财务整合。这里头一定要有一个强烈的信号,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分公司认为可以有例外,那么就彻底完了。”
推行财务整合中,一个分公司经理始终消极回避,拒不执行中铝北京的财务改革制度,陈基华电话通知他的副手:“这件事情必须在今天下午三点半之前搞定,如果不执行,你肯定过不去这道坎。”对方问:怎么叫我肯定过不去呢?陈基华斩钉截铁地表示:“要么我走,要么你走。”
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对方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陈基华推行财务变革的决心以后,不得不执行新制度。这一次冲突从侧面向各封疆大吏昭示了CEO和CFO推行财务集中制的决心,从而加速了变革进程。
陈基华认为解决障碍的方式主要有两个,“第一,一定要确保你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第二,必须有非常坚定的信念,没有任何余地去做,而且你要讲究方法,这种事情在两个管理团队之间、特别是两个高层管理者之间如何协调一致特别重要。”
晋阶
财务集中管理的整合对于中铝不仅仅是工作流程方面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所有员工确立了一个观点:应当有财务管理的新规矩,应当意识到企业要注重公司效益,应当注重公司的价值,应当意识到财务管理极其重要。中铝经历了两年的整合,员工基本能在大方向上认识到财务是如此重要,这是公司最大的一个改变。
过去全员认为生产第一、营销为王、能赚钱的是老大,现在在中国铝业公司内部任何人都会说:“你算账了没有?你有预算吗?这是否符合公司的年度预算?这个是否符合财务管理方法呢?有没有漏洞,有没有内控的问题?”所有这些都是在财务新体制下建立的。即使中铝CEO在讲话的时候也会说:财务是核心、营销是龙头、生产是基础、科技是动力。新的财务集中制度现在已深入人心。
然而,财务整合后权力上收,同时意味着将需要一套更科学、严格的考核激励制度。“绩效考核只需要看三点:第一是明确的职能分配,第二是严格的预算管理和控制,第三就是科学的考核体系。” 陈基华认为。其中,第一句话就是讲职能定位,这是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前提,CFO先得告诉大家你要让大家做什么,先把规矩说清楚,然后再把人员的定位说清楚:工作内容、资源支持、评价考核与激励惩罚。财务是一个工具,把这三方面串起来。机器就可以运转自如。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绩效评价管理。职能部门的运转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而财务则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投资是出口,只负责在哪里花多少钱,有哪几个项目;营销是入口,负责把产品换成钱,要有一个准确的衡量方案,让每个人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还有就是准确的预算体系。
预算过程中陈基华强调现金流的控制。预算不控制现金流,就很难进行下去,如果预算只支出100元,但现金仍可流出150元,照支无妨,则失去了预算管理的意义。很多企业有预算,却不限制现金流,起不到管控作用。
无畏者有为,在财务改革的推动下,整个公司的体制也理顺了。有人说,中铝的财务是从幕后走到了前台,陈基华并不完全赞同,他认为,财务还是在幕后,只不过是真正地执行了公司的战略,代表公司去跟每一个运营单位打交道。“以前各分公司直接跟领导打交道,现在是财务‘看着’每个环节,因为全年的任务、成本、控制指标、分解指标都在财务这里,所有的运营都离不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