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50”(Nifty Fifty) 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福布斯》杂志的一个脚注(也有一种说法是它起源于Kidder Peabody的一篇文章),此后成为“最值得拥有的股票”的代名词,并在20世纪的后三十年间为投资人提供了平均13.13%的年回报率,沃尔玛、麦当劳、IBM等一批国际型大企业从中脱颖而出;1999年,汇丰提出了新的漂亮50名单,涵盖了整个欧美市场。
2004年12月,《新财经》提出了中国的漂亮50名单。经历了一年的股市风云,上证指数同比下跌了11%,而我们的漂亮50同比上涨了1.5%,超额收益率12%(考虑了对价和付息因素,见图1);在经营业绩方面,2005年第三季度,我们的漂亮50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去年增加了37.9%,利润同比去年增长了9.6%,高于同期A股整体的收入增长率(24.4%)和利润增长率(-2.6%),高于沪深300的收入增长率(28.7%)和利润增长率(0.1%),也高于上证180的收入增长率(31.4%)利润增长率(5.6%),仅略低于上证50的收入增长率(37.9%)和利润增长率(11.4%)。如果扣除三家消费类电子企业的巨亏,则我们的漂亮50利润增长率可以达到17.8%!
不过,2005年我们依然坚持对消费电子行业的执著!因为漂亮50是基于长期价值理念的,在短期内可能会经历行业整合的残酷,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价值选择。
但必须强调的是,漂亮50中绝对不容许公司治理方面的污点(漂亮不仅是表面的,更是内在的、道德基准的)。因此,我们在评选2005年的漂亮50时将科龙电器坚决剔除了,并在2005年的评选体系中加入了公司治理指标——在更严格的指标体系下,一些公司被剔除了,但多数公司仍然保留了下来,我们相信,不断打磨和锤炼的漂亮50将闪烁越来越璀璨的光芒。
2006年伊始,我们进行了第二届《新财经》漂亮50评选。哪些公司将进入我们的视野?漂亮50到底是什么?下述关于漂亮50选择的“选美”理念、“产业理念”和“公司理念”,可以系统地诠释《新财经》漂亮50的评选标准。
我们认为:今天的漂亮50,就是明天的中国价值!
“选美”理念:明日之星
我们的漂亮50 ,不是上证50,也不是财富500强;不是今天中国市值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不是销售额最大的50家公司,不是资产规模最大的50家公司,甚至也不一定是中国当前盈利能力最好或成长性最强的50家公司。漂亮50是明日之星,是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里最能够缔造和攫取利润的50家公司,是中国价值的集中吸附者!
“产业理念”:不一定是今天的经济支柱,但一定是明天的增长动力
美国漂亮50的制胜法宝——成功的行业选择重于一切!70年代的漂亮50是美国消费型经济的缩影,消费产业占据了名单中62%的份额,高科技产业占了18%的份额,而基础产业和工业制造业则分享剩余的20%.
我们的漂亮50,同样重视产业选择,但既然是在选明日之星,那么,“漂亮”的产业就不一定是今天的支柱行业,但一定是明天的增长动力。今天的中国经济中60%的GDP来自第二产业工业,上市公司中50%以上的利润来自上游垄断行业,工业制造业贡献了不到20%的利润,剩余的30%来自消费产业;但我们认为明天的中国经济,5∶2∶3的利润结构将变为3∶2∶5,消费产业将成为最亮眼的明星!所以,漂亮50的“产业理念”不是一个产值概念,而是经济增长中的结构转型概念。
“公司理念”:不是账面价值的创造者,而是股东价值的创造者
漂亮50起源于资本市场,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为股东和投资者服务的,无论是它的盈利能力还是成长性,最终账面上的数据都必须要转化为现实的股东回报。漂亮50是一个资本市场概念,任何脱离股东的财务指标加权都只是一个数字游戏,真正的选美必须要邀请真正的评委来参加。
有鉴于此,在从行业到公司的选择中,我们并没有主观地对一些财务指标进行加权打分,而是让这个市场上的真正评委——以机构投资人代表理性投资人来帮助我们建立一套评分体系。在投资的参与下,我们的评分体系中除了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等常规指标外,还包括了治理结构和分红决策等治理指标——漂亮50不仅要看着漂亮,而且要真的漂亮,要漂亮得让投资放心——这一点从基金经理们对治理问题的普遍关注中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事实上,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基金经理对治理重要性的打分是与盈利能力和安全性相当的。
最后,借助针对基金公司和QFII的问卷调查和统计计算,我们构建了一套对公司股东价值创造的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漂亮行业”中的“漂亮公司”。今年的漂亮50和去年的漂亮50相比,加入了安全性指标和公司治理指标,在“健康美”理念下我们对公司名单做了适度调整。从下期开始,我们将用PIG(价格隐含增长率)指标对漂亮50的公司名单进行持续跟踪和维护,以展示一份更加让人放心的“漂亮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