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过程中,作用越来越重要,由此产生的会计职业风险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会计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日益增多,而会计标准却日趋简约,会计职业判断空间不断增大。对中国的“会计人”而言,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水平更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一、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因素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过程。不同的会计判断导致不同的会计信息,对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对其投资决策行为也将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所以说,会计职业判断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最基础因素。
(一)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因素
指会计人员自身方面的可能影响判断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和经验。知识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对整个世界的知识、一般会计知识和与特定判断任务相关的知识。良好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泛的知识面,既要精于专业又要有一定广度,并要熟悉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而经验能够形成与特定判断任务相关的知识,使人在遇到相同问题时能更快更优地解决。二是需要和动机。它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内部驱动力。会计人员也具有人类共有的一些需要,包括经济利益、职业地位的追求等。这使会计人员面临各种利益矛盾冲突时,有可能在职业判断中屈从于管理当局的意愿,难以保持客观中立。但动机也会受到人的价值观的影响,具有高尚的价值取向的会计人员就可能排除利益干扰。
(二)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客体因素
指由于会计事项具有的某些特点而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问题的复杂性、重复性、规范程度、类型和判断质量等,其中前两项最为重要。根据问题的复杂性和重复性可以将问题分为:非结构化问题,即独特的、未被定义的问题,它很少有或没有现成的指南可遵循,解决它需要较强的判断力和洞察力;半结构化问题,即重复的、合理定义的问题,它一般有指南可供使用,解决它需要一定的专业判断;结构化的任务,即惯例以及能充分定义的问题,解决它只需很少的判断。问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上。根据交易或事项是否已经存在、对当期财务报表的影响结果(收益或亏损)是否确定、金额是否需估计,可以把经济业务分为:基本确定、低度不确定、中度不确定和高度不确定。
(三)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外部因素
主要有利益驱动和职业道德这两个方面。利益驱动与职业道德如同拉着同一货物的两匹马,而这个货物就是企业输出的会计信息。对于利益驱动来讲,它的用力方向是对企业有利的方向,而对于职业道德,它的用力方向始终是对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有利的方向,即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当企业的利益与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趋向一致时,利益驱动与职业道德两匹马同方向用力,从而使得输出的会计信息真实、公允。但是当企业的利益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出现分离时,会计人员就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从而决定会计信息的最终输出结果。利益驱动决定于企业及其外部的影响,而职业道德修养则决定于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会计人员可以通过加强自身修养来抵制利益对自己的作用,从而达到输出真实、公允会计信息的会计目标。
二、会计职业判断在实务中的体现
从会计业务处理看,会计职业判断涉及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个环节。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方面
确认主要是判定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能否进入及何时进入会计系统,并作为何种会计要素反映,且通过应予归属的具体会计科目加以明确认定。主要解决发生会计业务后何时、以何标准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的问题,它是职业判断的第一步,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本前提。对于各个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都有明确的规定。会计人员在进行确认时,须依照相关规定,结合经济业务的实际,判断应该记入的会计要素名称。由于会计准则和制度规定的原则性,某些会计要素的确认需要会计人员做出判断。
(二)会计计量方面
计量主要是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的判断,目前常用的计量单位是名义货币,而计量属性则主要在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进行判断选择。计量单位是对计量对象进行计量时具体使用的标准量度;计量属性是指对会计要素采用什么价值进行计量的问题。会计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的选择,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又一重要内容。根据会计业务的特点,企业可以选择人民币或某一外币作为其货币计量单位;在选择计量属性时,会计制度规定在不同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对计量属性有不同的选择。由于历史成本的可验证性特点,我国一般以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计量的基础。但在货币价值不稳定、价格变动较大时,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就可能产生资产价值不实和利润虚假的问题,这时我们就需要根据谨慎性原则,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行市价等对资产价值进行重新计量,主要体现在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等。
(三)会计记录方面
记录主要是会计凭证、账簿等载体的选择和运用。报告主要是判断在报表体系中应反映哪些会计要素,以何种方式披露,披露哪些信息等。在会计记录过程中,需要对加工整理的会计业务选择具体的会计政策,进行恰当的会计估计。由于企业经济业务内容的不同,会计规范中往往对某些会计业务处理的原则和方法给出几个可供企业选择的方案,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就是会计政策。会计政策的可选性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对那些需要按照性质、实质和结果进行判断的交易或事项,要靠会计人员依据会计准则、制度规定的原则和方法,以及交易或事项的具体情况做出职业判断,而不是简单地从会计制度中寻找答案。
(四)会计报告方面
会计报告的编制,是对会计要素再确认的过程。经过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后,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系统的会计信息,如何将这些信息反映到会计报告中去,则需要再次进行确认。再次确认的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等,对会计报表项目是否披露、如何披露等问题做出判断。
三、会计职业判断风险的防范
恰当的职业判断可以为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有用的会计信息,如果会计职业判断不恰当,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则可能影响企业利益相关各方决策的正确性,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经济损失甚至是企业破产。因此,就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会计职业判断的正确性,避免由于职业判断不恰当给企业相关各方造成风险。
(一)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防止会计人员职业判断风险的另一个措施是加强法制建设。会计法规包括《会计法》、《公司法》、《税法》等会计法律规范,以及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会计技术规范。会计法律、法规为会计职业判断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限定了会计人员运用判断的程度,并通过惩罚等措施促使其更客观地进行判断。同时、会计技术规范本身就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判断标准,有关规定越完善、可操作性越强,会计人员进行判断的依据就越充分,判断的任意性越小。国家在制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时,也应尽量缩小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选择的空间范围,减少会计职业判断的不可操作性,避免企业利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本身的缺陷来调节盈余、操纵利润。
(二)注重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系统的会计核算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的获得,既包括会计人员从业前受到的正规专业教育,也包括毕业后通过继续学习取得专业知识的提高与积累。二者缺一不可。在现阶段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应当采取自学和组织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其综合素质。此外,会计人员必须注意实践经验的积累,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判断力。
(三)进一步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具备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才能做出恰当的职业判断,但不能说具备了职业判断能力就一定能够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这是因为,在职业判断过程中,会计人员主观愿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具备很高职业判断能力的人,如果违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为了个人或某方面的私利,人为地去影响职业判断,其后果比不会做出职业判断可能更坏。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主要用来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的关系。它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了对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职业品格、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切实遵循这些规范应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前提,特别是其中对会计人员客观、公正、合理地处理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的要求,在当前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的情况下更有特殊的意义。
(责任编辑:广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