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人民银行从2005年7月21日起宣布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本文从人民币升值、汇率制度改革入手,分析汇改以后,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就企业面临的外债风险具体分析展开具体的论述,为外债的风险管理提出自己的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汇率改革 外债风险 汇率风险 利率风险
一、前言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起宣布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改革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次性上升了2.1%,并将允许人民币渐进式升值。分析认为中国人民银行7月21日将人民币的汇率,调整为8.11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或者说略微升值了2%以上,这一行动包括改革汇率制度,改革后央行将参考一个关键贸易伙伴国的货币篮子来调节汇率,而不再只参考美元。从长远看,中国的汇率制度将逐步演变成管理浮动汇率制。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目前我国正处于人民币升值的阶段,该阶段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比当前市场预期的时间要长一些。为了巩固此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积极促进国际收支平衡,重点要加强和防范对外债,尤其是贸易借贷资金的监控和管理,比如保持适度的外债规模,控制外债使用环节的风险,加强外债偿还风险控制等。而我国的港口建设正处于利用外资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机,因此加强外债、外资风险管理对维护企业权益,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根据本单位事务情况及学习心得,旨在抛砖引玉,就此次汇率制度改革后企业加强外债风险管理浅谈几点看法。
二、加强外债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外债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本企业的债务构成、企业经营情况及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对外债结构进行优化,防范因国内外经济环境及汇率、利率变化带来的偿债风险,合理控制外债资金成本,避免加重企业的债务负担。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资本流出入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资本流入中,债务性资本流入占了较大的比例。外债尤其是短期外债资金的过渡流入,可能形成潜在的风险,原因是本外币利率水平的显著差异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促使企业借用外债,通过外债结汇后再使用人民币,这反映了企业“借弱币,持强币”的意愿,对企业有着巨大的避险及盈利意义。具有外债的公司主要通过汇率、利率风险管理来降低筹资成本。对主要使用定息借款的公司而言,买入利率下限期权即可享受利率浮动的收益。市场利率下降,公司买入下限期权的或有收益就可能降低公司的借款成本。对主要使用短期借款的公司,通过买入双限期权,即公司将卖出下限期权的收益,用于买入上限期权,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取得利率风险投资收益来降低筹资成本。我国目前仍处在汇率及存贷款利率水平由中央银行管制的环境中,汇率及利率风险却一直客观存在着。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波动造成企业财务成本增加的风险。例如借入美元浮动利率贷款,利率一般是与英国伦敦LIBOR利率挂钩, LIBOR上涨,则借款利息增加。就笔者所在的企业而言,原先按照LIBOR利率借入股东贷款外债USD76962111,借款期限为9年,每年年末购汇偿还等额本金及支付相应的利息,2005年因贷款利率的变动,股东贷款利息比2004年同期增加了1600多万人民币,在本次汇率改革后,因人民币存在着升值的潜力,故股东方提出提前偿还该笔股东贷款,经测算还款期越短,支付的贷款利息越少,在保证企业资金可以正常周转的前提下,偿还借款本息越早越好,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利息支出,更重要的是不再因为汇率、利率的调整而影响到利息的计算及资金的周转。企业对未来利率变动进行预期,从而对当前的借贷款合同进行必要的风险管理。另外,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而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波动幅度大,必须进行汇率及利率的风险管理及控制,以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和降低筹资成本。目前企业都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外债风险的事先控制与管理,能更好的保证年度预算执行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三、企业面临的外债风险具体分析
(一) 金融风险
企业外债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分为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1.汇率风险是指由于不同货币之间汇率波动,造成实际贷款财务成本增加的风险。我国大部分借有外债的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人民币,而外债的偿还需要相应的外币,这种币种的不匹配造成了外债的汇率风险。我国企业借入的外债,在贷款货币上主要有美元、日元和欧元等,由于我国人民币兑非美元币种的汇率是用美元兑换该外币的汇率及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套算出来的,企业实际面临着双重汇率风险。比如日元借款,企业借入100亿日元,假定人民币兑日元汇率为1:13.3(美元兑日元汇率为110,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8.27),100亿日元相当于7.5亿人民币。如果10年后日元兑美元升值20%,美元兑人民币升值10%,则企业实际要花费10.3亿人民币购买100亿日元用于还债,债务增加37%,很可能超出企业投资立项时的计划收益率,大大增加的偿债负担必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2.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波动使资产价值或利息收入减少,或者是负债利息支出增加的可能性。而对普通公司来说,经常面临的利率风险是借款利息成本增加的可能性。例如借入美元浮动利率贷款,利率一般是与LIBOR挂钩, LIBOR上涨,则借款利息增加。目前美元6个月LIBOR为4.70%,浮动贷款利率为6.20%,如果LIBOR上涨超过企业投资立项的计划收益率,同样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二) 管理风险
目前国内企业的外债风险管理意识很差。有许多企业甚至不懂什么叫外债风险管理。具体分列如下:
(1)企业领导对金融创新的认识不足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虽然已经进行了20多年,但是在金融领域方面的创新相对滞后,企业领导对金融工具也相对陌生。
(2)由于存在机会成本,企业往往觉得汇率的变动是天经地义的事,汇率变动所带来的亏损也是天经地义的。
许多企业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比如,如果一个企业决定用汇率掉期来做外债的风险管理,未来可能会有两种结果:所借货币可能是升值,也可能是贬值,如果所借货币升值了,那么做汇率掉期的效果将非常好,因为企业借此可以锁定负外债的成本,使汇率的变动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少。但是如果所借货币贬值了,可能就会有人说,为什么要做外债的风险管理,否则企业会因为外债贬值而占便宜,少付利息和本金。再加上,我国现有的中长期外债的大部分是以国家政府部门做为借债人,从国家手中转贷外债的企业更加有恃无恐:反正还不了钱,有国家担着。也正因为如此,银行经手的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中,有多笔的利息、本金处于拖欠状态,其中至少一半是由于汇率变动造成亏损,从而导致利息、本金偿还困难。企业一旦出现偿债困难,将不可避免地转稼给银行和国家财政。
事实上,企业外债风险管理现阶段的主要问题还是来自于企业内部的注意力。但是,只要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得到很好的解决,企业的领导人只注重自己任期内的效益而无视企业的长远利益,企业管理层就无法对外债的风险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变也决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然而无论如何,加强企业外债风险管理已刻不容缓。
四、企业如何加强外债风险管理
虽然汇率和利率的双重风险让很多企业“谈债色变”,但风险也并非不可规避。“增强外币债务风险管理意识,合理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就是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金融衍生产品规避风险
企业利用金融衍生产品(如利率互换、利率期权、货币互换、外汇资金管理、外汇期权))可以有效地对市场产生的不利变化进行管理,锁定或控制利率和汇率风险。通过掉期等衍生产品的交易,对外债进行长期、动态和系统化管理,控制外债成本,规避市场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利率互换。利率互换又称“利率掉期”,是指债务人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利率走势,将其自身的浮动利率债务转换成固定利率债务,或将固定利率债务转换成浮动利率债务的操作。它被用来降低借款成本,或避免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固定自己的边际利润。如某公司有一笔美元贷款,期限10年,从1997年3月6日至2007年3月6日,利息为每半年计息付息一次,利率水平为USD 6个月LIBOR+70基本点。公司认为在今后十年之中,美元利率呈上升趋势,如果持有浮动利率债务,利息负担会越来越重。同时,由于利率水平起伏不定,公司无法精确预测贷款的利息负担,从而难以进行成本计划与控制。因此,公司希望能将此贷款转换为美元固定利率贷款。这时,公司可与银行叙做一笔利率互换交易。经过利率互换,在每个利息支付日,公司要向银行支付固定利率7.320%,而收入的USD 6个月LIBOR+70基本点,正好用于支付原贷款利息。这样一来,公司将自己今后10年的债务成本,一次性地固定在7.320%的水平上,从而达到了管理自身债务利率风险的目的。利率互换形式十分灵活,可以根据企业现金流量的实际情况做到“量体裁衣”,既适用于已有债务,也可以用于新借债务,还可以做成远期起息。
(2)利率期权。利率期权是一项关于利率变化的权利。买方支付一定金额的期权费后,就可以获得这项权利:在到期日按预先约定的利率,按一定的期限借入或贷出一定金额的货币。这样当市场利率向不利方向变化时,买方可固定其利率水平;当市场利率向有利方向变化时,买方可获得利率变化的好处。利率期权的卖方向买方收取期权费,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利率期权是一项规避短期利率风险的有效工具。借款人通过买入一项利率期权,可以在利率水平向不利方向变化时得到保护,而在利率水平向有利方向变化时得益。
(3)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是指为降低借款成本或避免远期汇率风险,将一种货币的债务转换成另一种货币的债务的交易。货币互换是一项常用的债务保值工具,主要用来控制中长期汇率风险,把以一种外汇计价的债务或资产转换为以另一种外汇计价的债务或资产,达到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成本的目的。如某公司有一笔日元贷款,金额为10亿日元,期限7年,利率为固定利率3.25%,付息日为每年6月20日和12月20日。1996年12月20日提款,2003年12月20日到期归还。公司提款后,将日元买成美元,用于采购生产设备。产品出口得到的收入是美元收入,而没有日元收入。从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公司的日元贷款存在着汇率风险。具体来看,公司借的是日元,用的是美元,2003年12月20日时,公司需要将美元收入换成日元还款。那么到时如果日元升值,美元贬值(相对于期初汇率),则公司要用更多的美元来买日元还款。这样,由于公司的日元贷款在借、用、还上存在着货币不统一,就存在着汇率风险。公司为控制汇率风险,决定与银行叙做一笔货币互换交易。双方规定,交易于1996年12月20日生效,2003年12月20日到期,使用汇率为USD1=JPY113.这一货币互换,表示为:
a.提款日(96年12月20日)公司与银行互换本金:
公司从贷款行提取贷款本金,同时支付给货币互换银行,银行按约定的汇率水平向公司支付相应的美元。
b.在付息日(每年6月20日和12月20日)公司与银行互换利息:
银行按日元利率水平向公司支付日元利息,公司将日元利息支付给贷款行,同时按约定的美元利率水平向银行支付美元利息。
c.在到期日(2003年12月20日)公司与银行再次互换本金:
银行向公司支付日元本金,公司将日元本金归还给贷款行,同时按约定的汇率水平向银行支付相应的美元。
从以上可以看出,由于在期初与期末,公司与银行均按预先规定的同一汇率(USD1=JPY113)互换本金,且在贷款期间公司只支付美元利息,而收入的日元利息正好用于归还原日元贷款利息,从而使公司完全避免了未来的汇率变动风险。
(4)外汇资金管理。是指银行利用国际市场的金融产品为企业的自有外汇资金进行的以提高资金收益率为目的资金管理方案。如存款2年,第1年美元6MLIBOR观察区间在0~2.50%,第2年为0~4.50%,在区间内收益率为3.75%,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0.6875%高的多。利息每季度支付一次,在每个付息日银行有权提前中止存款。如果存3年,客户就能拿到6.02%(第3年观察区间0~5.50%)。如果目前美元6MLIBOR仅为1.15%,方案中设定的观察区间应该说比较安全。如果客户要求更高的收益率,也可以通过调整观察区间的方式达到。
(5)外汇期权 企业支付一定数额的期权费后,有权在将来的特定时间按约定的汇率向银行买入约定数额一种货币,卖出另一种货币。外汇期权买卖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交易方式,它是原有的几种外汇保值方式的发展和补充。它既为企业提供了外汇保值的方法,又为企业提供了从汇率变动中获利的机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期权外汇买卖实际上是一种权力的买卖。权利的买方在支付一定数额的期权费后,有权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按约定的汇率向权利的卖方买进或卖出约定数额的外币,权利的买方也有权不执行上述买卖合约。某家合资企业手中持有美元,并需要在一个月后用日元支付进口货款,为防止汇率风险,该公司向银行购买一个“美元兑日元、期限为一个月”的欧式期权。假设,约定的汇率为1美元=110日元,那么该公司则有权在将来期权到期时,以1美元=110日元向银行购买约定数额的日元。如果在期权到期时,市场即期汇率为1美元=112日元,那么该公司可以不执行期权,因为此时按市场上即期汇率购买日元更为有利。相反,如果在期权到期时,1美元=108日元,那么该公司则可决定形式期权,要求银行以1美元=110日元的汇率将日元卖给他们。由此可见,外汇期权业务的优点在于企业的灵活选择性,对于那些合同尚未最后确定的进出口业务具有很好的保值作用。
(二)在企业外债风险管理要正确运用指导思想和方法
企业外债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企业根据自身外债结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要求,通过在金融市场上进行衍生产品交易来合理控制外债资金成本,防范市场风险。
(1) 保持企业适度的负债结构
充分考虑借入资金的期限结构。在企业负债总额一定的情况下,究竟安排多少流动负债、多少长期负债,才能使企业负债结构合理,则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①销售状况,如果企业销售稳定增长,就可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量,便于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反之,如果企业销售处于萎缩状态或者波动的幅度比较大,则大量借入短期债务就要承担较大风险。②资产结构。长期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应少利用短期负债,多利用长期负债或者发行股票筹资;反之,流动资产所占比重较大的,则可以更多地利用流动负债进行筹资。③企业规模。经营规模对企业负债结构有重要影响,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大企业的流动负债较少,因大企业还可以采用发行债券等方式,在资本市场上以较低的成本筹集到长期资金,所以利用流动负债较少。④利率状况。当长期负债的利率和短期负债的利率相差较少时,企业一般较多地利用长期负债;反之,则会促使企业较多地利用流动负债,以便于降低资金成本。
(2)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融入资金后,下一步就是怎样管理好资金。这就要求:在做投资决策时,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以保证资金的快速周转。在资金的筹措上,也应以需求为依据,举债过多或过早都会使资金闲置,增加利息负担,造成资金浪费;举债不足或延迟又会影响企业经营,使企业丧失良好的经营机会。企业管理还应在产品结构、质量、经营、工作效率等方面切实统筹规划,实现企业管理最佳状态,提高资金利用率。
(3)要强化企业决策者的风险意识,建立并健全企业领导人进行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健全企业外债风险管理和运作机制。
外债风险作为一个整体不可能完全被消除,风险管理只能够减少风险,将不可控制的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企业风险管理需要根据市场条件的变化和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动态管理。成功的风险管理需要敬业的风险管理专业人员熟练地运用衍生产品工具来实现企业风险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利群,朱柏铭。论外债风险管理[J].经济评论,2002(2)。
[2] 宋永明。改革以来我国企业国债资金的支出方向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1(30)。
[3] 陈共,李建军。中国企业外债分析[J].财贸经济,2001(11)。
[4] 李扬。对金融改革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金融研究,1994(1)。
[5] 谭春枝。理性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J].商业时代,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