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和印度都处于经济高速成长期,两国都是亚洲经济的引擎,有责任对经济全球化作出贡献。中印两国经济正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双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指日可待。
5月24日,北京科博会开幕的第二天,记者有幸采访到印度银行董事长巴拉康德兰先生。这位印度金融界响当当的人物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就印度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巴拉康德兰先生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深入分析,并希望印度的经验能给正在改革进程中的中国银行业带来启迪。
改革先行一步
经济增长和金融业的发展联系紧密。金融业的发展先行,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反过来,经济发展又对金融业提供支持和基本保障。
上世纪,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对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功能完善的银行及相关融资机构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反之,金融业陷入危机,也会对经济产生破坏。另外,金融从业人员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也对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
改革的目的是加快经济发展。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如果想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必须确保金融业改革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
印度经历了一个较长的经济复苏过程。虽然中国和印度国情不同,但两国一直都在为促进经济发展而进行改革。印度金融业改革已进行了15年,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中国目前进行的金融业改革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印度的金融改革历史可以追溯到1985年。当时,由改革工作组提交货币市场调研报告。根据报告,印度政府加强制度建设,加快信贷市场金融工具开发,取消活期借款市场封顶利率,在短期货币市场引入商业票据、储蓄存单等金融工具。
1991年,印度金融改革全面启动。改革第一阶段采取了下列措施:一、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扩大银行开放度,加大对外投资;二、加大对银行的监管力度;三、允许私营企业进入银行业,加强行业竞争;四、制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行业透明度;五、加强政策的传导性。经过一系列改革,银行降低了不良资产率,提高了运转效率,增加了活力与实力,减少了经营成本,提高了利润率。
把握改革关键点
印度的实践经验把握了银行业改革的关键:
第一,有效进行资源分配。印度政府重新调整资源分配比率,扩大银行经营自主权,使银行业逐步自由化。在解除对银行业管制后,银行具备了自主分配资源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全面发展。
改革之前,印度50%以上的银行资金被国家强制占有,国家仅给予银行少额补助。银行资金被以较低的利率借给一些相关利益部门,而其他公司或机构则被收取高额利息。这种差别对待的做法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不仅直接降低了银行收益,还导致资源无法得到合理配置。
改革的首要目的是减少银行资金方面的外部约束,为银行创造更加广阔的盈利空间。经过调整,超过71%的银行存款得到了有效管理。同时,政府还放开对利率的管制,银行可以充分发挥贷款自主权,进一步提高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第二,找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防止不良资产出现。相关部门加强预算能力,削减赤字。在制度和法律上,对不良资产进行明确规定和具体细分。印度银行业对收入的识别标准得到国际公认,并被其他国家广泛应用。实行这些规定后,银行的资产质量显著提高。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总额从1998年的14%下降到2005年的5.2%,同期的不良资产净值从7.3%下降到2.0%.银行改革取得良好成效。
第三,要求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为防范金融风险,《巴塞尔协议》要求,各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为此,印度首先通过财政预算向银行注入资金,然后允许各银行通过市场融资扩充资本,并且鼓励利用外资补充资本金。后两个措施的实行,使国有银行完成了部分私有化。目前,印度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达到了9%,各类银行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四,加强风险管理。第二代巴塞尔协议强调了风险管理在银行经营中的作用,值得在银行改革中大力提倡。印度央行已建立详细的风险管理机制,并对各银行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期望通过风险管理达到银行内部平衡。
第五,提高行业竞争。改革可以加剧银行业竞争,竞争将提高经营效率和改进金融结构。允许私营企业进入改革重组过程,将丰富银行业的高端技术和管理经验,它们是最有力的竞争领跑者。激烈的竞争能暴露出银行的薄弱环节,越早发现问题,就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可借鉴的经验
对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银行业改革来说,印度的一些经验颇有可取之处:
解决银行不具竞争力问题。在经济发展中,金融市场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着改革和重组的进行,一些无法适应竞争的游戏者肯定要被淘汰出局。监管者应通过适时“诊断”,采取预防措施令改革产生的阵痛最小化。而对所有游戏者来说,规则的透明显然是最重要的。
鼓励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风险管理也需要技术创新。创新可以丰富金融工具的种类,监管部门在保证金融安全前提下,应提供有活力的、宽松的政策环境。另外,要明确监管职能,将责、权划分清楚。这样,才能保证新的金融工具引进后以及新的建议实施后,迅速扭转不利局面。
加强监管部门间的合作。目前,一个现实的问题是让所有的金融机构只对应一个监管部门,还是让不同的监管部门互相配合?无论从风险管理角度,还是保证金融市场活跃角度来说,明确监管机制和有效监管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监管部门切实发挥作用。印度有三个监管部门:银行监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和保险监管部门。在三个监管部门之上有一个协调委员会,设立协调委员会的目的就是加强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监管,通过有效控制预防危机,确保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目前为止,这套监管体系的运作效率基本令人满意。
建立世界级支付体系。目前,印度正在努力建设两个电子支付平台。一个主要用于系统性重要支付,另一个是全国电子基金转移系统。
金融机构多样化。针对不同投资对象的风险偏好设立不同的金融机构,可以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比如,开放保险和养老金市场,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盈利机会。
总而言之,银行体系改革的目标是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有效控制成本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我国银行业在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解决银行体制问题时,最重要的是保证金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