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需要较多的外汇储备,从而有效地调节市场,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使人民币在迈向自由兑换的过程中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
中国外汇储备总体规模在2月底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那个过去一段时期反复讨论过的时刻终于到来了。面对这么庞大的外汇储备,我们确实需要从得失方面有所分析。
国际储备是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备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水平的国际间可接受的一切资产。当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会员国的国际储备包括货币性黄金、特别提款权(SDRS)、在IMF的储备头寸和外汇储备。在日益发展的世界经济中,黄金已远远不能为国际流动资金提供充足的供给。在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下,黄金的国际储备功能在进一步退化,实际上已成为潜在的国际储备。特别提款权具有严格限定的用途,只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各国政府之间使用,在各国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时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一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净储备占其国际储备的比重相当小,且较稳定。而外汇储备是各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的资产。在二次大战期间和战后,外汇储备发生了大规模的扩张,在国际储备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进入80年代以来一直维持在80%以上,1990年达到了88%,现在已超过了90%.中国外汇储备的大量增长像一切经济现象一样,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的影响。从一般经济学的原理出发,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充足的外汇储备增长可使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较大的对外支付需求得以满足。例如进口的支付需求,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汇利润的汇出和外债支付的要求等;
2、充足的外汇储备可增强一个国家的国际资信。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大幅增长标志着国家对外支付能力和调节国际收支能力的增强,因此有可能对国际收支政策进行主动性的调整;
3、在世界经济日益趋向一体化的今天,充裕的外汇储备有利于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满足政府的干预需要。为避免国际经济波动对中国外贸的波动影响,有必要保持一部分额外的外汇储备。在必要的时候也可能部分应对所谓的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
另一方面,如果一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也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外汇储备过多,会给本国货币流通及物价水平带来不利影响。人民币发行有三个基本渠道:财政渠道、银行信贷渠道和外汇占款。一般认为,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就会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的货币投放也随之增加。目前外汇占款已经成为基础货币投入的重要渠道,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长。因此,外汇储备过多可能无形中加大了本国货币流通的压力,甚至引发物价上涨的风险;
2、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较高。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等于国内资本收益率减去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率。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资本收益率高于外汇储备的平均收益率。从这个角度看,在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同时借入大量外债,其潜在的损失是需要考虑的。当然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直接的分析。实际的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
3、持有超量外汇储备的国家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汇率波动风险。外汇储备的价值实际是随着国际外汇市场频繁的汇率波动而波动的。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都在发生波动,如何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能够使得外汇储备的价值不贬值,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以上这些分析在实际政策决定中的作用并不大,由于它不能为一个特定国家在一个特定时期的所谓最优储备规模给出一个定量的回答。过去有一些经验原理,例如认为最优储备规模应该与进口的数量有关,但这种只从贸易角度考虑问题的算法显然已经过时了。国内国外也有一些运用经济计量方法的尝试,建立过一些数学模型研究最优储备规模的数量解,但实际可用的方法和模型似乎还没有真正获得。
如果我们只做定性的分析、中国目前仍处于转型时期,对外汇储备存在一些特殊的发展性需求,外汇储备的增长为中国的进一步经济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也对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预防性功能。因此,多一些可能还是必要的,至少可以说外汇储备多一些所带来的直接的,间接的,显性的和隐性的好处要大于坏处。特别要考虑的是人民币还没有实现自由兑换,而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应该是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因此目前的外汇储备是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中国居民对于外汇的实际需求还没有真正得以实现的前提下产生的。考虑到向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过渡,可能需要较多的外汇储备,使中央银行能有效地调节市场,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使人民币在迈向自由兑换的过程中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