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抓住A股市场历史性机会

2006-7-5 14:12 新财经·徐一钉 【 】【打印】【我要纠错

  “五·一”节后,A股市场出现“癫狂”走势。大量民间资金(新私募基金、个人大户)涌入A股市场,还有大量资金从海外通过非正常渠道流入。一些前段时间还没有投资国内股市计划的机构,现在都开始收拢资金进入A股市场。A股市场亢奋的状态,预示着“质变”临界点已被突破,储蓄资金转入股市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选股需重基本面

  从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历史经验看,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是金融资产需求爆发的临界点。突破这个临界点后,股市将步入长期繁荣期。2006年,我国人均GDP有望接近甚至突破2000美元。全球股票市场的资本化率(总市值相对于经济总量的比率)为87.66%,而我国A股市场该比率仅为18.87%,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名最低,远远不能满足对金融资产的潜在需求,A股市场正处在“质变”的临界点上。因此,A股市场将重演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股市的历史,行情的空间和时间跨度,将大大超过绝大多数人的预期。

  统计显示,截至5月12日,今年共有1246只A股上涨,仅有百余只股票下跌,同期,沪深指数分别上扬47.35%和56.97%.上述数据透视出,虽然A股市场已经与“历史性机会”相逢,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个股都能分享这个机会。沪深股市在诞生之初是个怪胎,成为劣质公司的扶贫场所。经过五年低迷期,机构已渐成为A股市场的参与主体,特别是随着QFII的介入,机构对股票的选择越来越注重其基本面,仅凭概念炒作已经成为历史。

  随着大量优质公司的发行和上市,以及优质资产注入式的定向增发或融资+收购,资金流向将更加具有选择性。一些资金在强势股中尝到赚钱甜头后,将分流仍滞留在劣质公司中的资金。除非进行实质性资产重组,否则劣质公司将被A股市场加速边缘化。一旦完成股改的非流通股上市流通套现,将进一步加速绩差公司重心下移。在目前1387家A股公司中,至少20%的股票价格可能被腰斩,还有至少30%的个股维持箱体整理。在市场中,总要有人替劣质公司买单,这就是股市的残酷性,也是无法回避的宿命。大浪淘沙的结果是,只有少数个股能跟上“历史性机会”的节奏。

  制造牛股新模式

  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有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用在现今的股市很贴切。前几年,A股市场持续下跌,沪深股市逐渐被大家遗忘。今年以来,沪深股市的赚钱示范效应不但吸引了各类投资者关注,共同的利益也使某些力量走到了一起。比如:由于历史原因,不少上市公司高管被高位套在本公司股票上,其中,也包括一些“相关”人士。解套甚至赚钱的心理,驱使他们为该股寻找“上涨原因”。不少公司2006年业绩预期突然出现了跳跃性增长。在“癫狂”的市场,个股上涨的原因鱼目混珠,投资者要仔细辨清真伪,寻找真正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

  股改以前,由于股权处于分裂状态,除非有强烈的融资需求,大股东一般不愿把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但在全流通背景下,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或融资+收购等模式把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既可以提升上市公司业绩,也可以刺激股价上涨,还可以增加大股东收益。因此,大股东和投资者均有这方面的利益需求。而有背景和想法的机构,也会在各方面疏通促成此事。国资委对央企整体上市的思路,将扫除政策上的障碍。这将诞生新的制造牛股模式,并且符合新的游戏规则,各方利益也是高度一致的。这类公司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大股东有很强的实力,旗下有很多优质资产,愿意借助上市公司整合旗下资产。显然,其中大部分将来自央企和地方国企旗下的上市公司。

  (徐一钉  中国民族证券研发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