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高校逐步形成了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以预算外收入为辅,借助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由此,使高校资金结构多元化、资金运作规范化、资金结算电算化。高校筹资网络型格局要求高校资金安全管理手段现代化,高校投资收益目标管理要求资金核算成本化。目前,教育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已被社会各界人士所密切关注,因此,必须对高校资金安全管理和教育培养成本管理进行系统研究。
一、高校资金性能与安全
(一)高校资金来源结构
高等学校是为学术性、专业性、技术性、艺术性、师范性等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提供教学场所,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各种专业教育。高校办学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托政府、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等取得或形成的。按资金来源渠道划分为财政拨款资金、预算外资金和其他资金;按资金的形态划分为固定资金、流动资金;按资金的用途划分为教育事业资金、科学研究资金、专项资金、基本建设资金和生产经营性资金。划分不同类型的资金,其目的是弄清高校资金来源结构,根据资金不同形态特征研究资金的功能和用途。
(二)高校资金合理分配
高校资金分配的是否合理,取决于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来安排资金的分布和使用,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使用计划,并要以货币形式确定高校在计划期内各种资金取得和占用的计划。首先,国家确保教育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合理比例;其次,教育部确保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合理分配;再次,各高校确保在教育事业、科学研究及基本建设等经费中合理分配;最后,学校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固定资金、流动资金、专项资金等不同用途的占用。
高校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果,取决于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的最佳配置,争取用最小或最佳组合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组合产出。教育投资的效益要求以最小的教育投资,培养出数量众多,质量很高,门类齐全,能适合社会需要的建设人才。可见,高校资金合理分配是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三)高校资金安全管理
高校资金管理要有目标性、能动性、先进性和预见性,并要实行资金成本核算,调剂资金余缺,加快资金周转,提高使用效益,保障资金良性循环和安全管理。
一是注重高校资金筹集与投放的安全。高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资金的筹集和投资问题,对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对投资理念、风险意识等财务管理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往往对整个市场经济大环境不甚了解,缺乏资金运作的实践经验。在资金的筹集与投放时,往往凭感觉行事,没有经过严谨的科学论证程序,盲目负债、盲目投资,导致债务到期不能清偿,投资达不到预期的收益,甚至连本金都收不回来。这不得不提示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应加强树立法制观念,将学校的一切经济活动纳入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畴,任何经济决策都必须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唯此才能真正确保高校资金的筹集与投放安全。
二是注重高校资金结算环节的安全。高校资金结算的程序与企业的资金结算程序有所不同,高校资金结算先由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制单,再由结算中心统一办理校内外收支结算业务。高校资金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遵纪守法教育,加强金融、财经政策和法规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分析、预测风险的能力,加强对各类资金的规范管理与高效运作。在办理高校资金的收、支业务、组织资金供应时,要尽量降低资金结算成本,严守资金结算纪律,及时监控资金流向、规避市场风险和结算风险,保证资金的正常供给和及时结转;还应注意在办理资金收付业务、内部转账业务、银行清算业务时,严格做到柜员、审(复)核双签制,有价票据与支票印章交叉分管制,按照会计结算事权划分权限,严格规范操作程序;要坚持对各项货币资金的结算业务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真正确保高校资金集中结算的安全。
三是注重高校资金储存的安全。高校资金的储备,必须在国家控股的专业银行或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办理,并根据国家的金融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安全保障措施。高校资金的存放,必须按国家金融部门的管理要求建设专门金库,实行24小时安排专人看守;对资金收付的办公地点、运钞工具、报警系统、金库装备等硬件设施要不断更新改进;高校资金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防范意识,不断落实防范措施。同时,引进银行先进技术手段,加强网络控制,采用实时监控、实时管理等手段,有效地防止高科技犯罪带来高校资金的安全隐患,为安全监督与规避风险提供可靠保障。
二、高校教育成本
(一)高校教育成本构成
教育成本是指培养每个劳动力所需的全部费用,即劳动力从初级至高级全部教育过程的总耗费。高等教育成本是劳动力接受全部教育成本的一部分,它是劳动力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以及维持个人生理需要所消耗的价值总和。
高校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学生,而学生既是维持生理需要的消费主体,又是教育经费耗费承担的客体,自身具有两重性。同时,高校生产的“产品”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就广义而言,既可作为“在产品”,又可作为“产成品”,且投产的“在产品”具有内在质量上的不平衡性等问题,这就决定了教育经费投入在每个成本核算对象之间具有不平衡性,并影响着高校产出“产成品”的质量等级。
高等教育成本从宏观上讲,包括三大部分,即教育机会成本、学生个人成本和高校教育成本。其教育成本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由高校所支付的应由学校和学生个人负担的各类教学成本。现将教育成本的主要结构分解如下:
一是高校用于校内的基础设施、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维护修理费用等;二是高等教育过程中发生的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学生事务等物化劳动性支出等;三是高校为教职工发放的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补贴、津贴等工资性支出等;四是高校为学生个人支付的人民助学金、奖学金、贷款风险金、困难补助、生活性支出等。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
从成本的内容以及成本耗费与补偿机制来看,高等教育成本相对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品成本而言,具有诸多特殊性。
一是高教成本不完全能在教育过程中直接得到补偿,高等教育经费又是一种间接的生产性投资,国家所拨的教育经费是对高等教育成本的间接补偿;
二是高教成本中共同性费用多,直接费用少,教育活动是一种协作性很强的工作;
三是高教成本中人员费用比重大,反映了教育活动中教与学双方都要付出劳动和劳动耗费的特征;
四是高教成本具有独特的发展趋势,即递增规律。为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会不断增加,这就使其高等教育成本呈现出递增的发展趋势。
在教育成本核算过程中,要针对教育成本的特殊性,准确地界定费用开支性质、内容、范围。首先,建立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正确归集和分配教育费用,采用权责发生制,准确核算固定资产折旧、大宗修理费用等跨期分摊匹配费用,科学地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项目、期间以及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保证各阶段培养各类型学生的各项费用在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然后,确认结转“教育成本”。某种费用的分配标准一旦确定下来应保持相对稳定性,以保证成本指标的可比性。
三、高校资金安全与高校教育成本的研究
(一)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高校资金安全,一方面,为高校的教学科研资金需求提供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可以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带来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高校资金安全的可靠保障,将不断强化高校的办学成本效益观念,逐步建立自我完善、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促使高校缩小办学成本差异,争取用办学的社会效益来弥补办学的成本差异,从而获得教育成本补偿。
高校教育成本,一方面,反映教育经费投入的经济价值,在教育过程中耗费的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另一方面,反映教育经费投入的社会价值,通过学生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体现。高校教育成本是一个综合性指标,贯穿于教育全过程的全部费用。
高校资金安全与高校教育成本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高校资金安全是高校生存和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经济基础和安全保障,资金安全高效是社会主义国家兴办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是降低高等教育成本的首要途径。高校资金安全是高校众多考核指标的核心,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通过教育成本各项指标的核算,综合地反映高校综合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从而达到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所追求的资金安全高效的管理目标。
(二)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的关系。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它能够促使高等教育引入竞争的机制和效益的原则,促使高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同时,它又有消极的一面,市场经济所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它以盈利为目的,与人才培育的价值不同。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趋利性、自发性和短期行为等弊端,也会给高等教育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高等教育的投资,既要重视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积极借鉴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又要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同时严格遵循高等教育的自身规律。
二是处理好筹资与投资的关系。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办任何事情都要遵循科学性、民主性、全局性、效益性、实践性、规范性原则。认真做好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分析,避免少数人任意决定重大问题以及决策者对决策后果不负责任的情况。通过这些必要的手段对筹资、投资过程进行科学的论证,从而降低筹资成本,避免投资的盲目性,以确保资金的投资效益。除此之外,还要运用财务管理手段,结合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方法来进行预决策。
三是处理好投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办学的角度讲,高校是办学的主体;从投资的角度讲,政府、社会、家长等多方面的经费投入构成投资的主体;从教与学的角度讲,教师是主体,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客体;从监督的角度讲,投资者是主体,求学者也是主体,高校是客体。可见,主体与客体从不同的角度讲,有不同的角色变换。无论从什么角度讲,求学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具有双重性。办学主体有责任将办学筹资经费的收入与支出向受教育者和投资者据实跟踪报告,及时反映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和培养人才的情况。投资主体有权利要求办学主体将投资与教育的信息如实反馈,得知投资经费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双方的责任和权利是对等的,是平等互利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初衷是一致的,认可一个共同的目标,争取少投入、多产出,确保低成本、高效益,力争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使投资回报于祖国、回报于社会,把投资收益建立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存的基础之上,从而体现高校资金安全、高效的双重性。
四是理顺资金分类管理的关系。根据各类资金性质,对教育经费、科研经费拨款按预算管理要求纳入财政拨款专户管理,对自创收入按非税收入的资金管理。将两大类的资金按用途分别开设银行账户,对外统一办理资金结算。从制度上确保学校资金的安全,确保对外投资的合法收益。特别是对“985”工程、“211”工程、高校修购专项等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按项核算、分类管理,及时、准确地反映项目执行情况。对大额资金的收付,经学校领导集体讨论决策,并指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各投资项目的管理,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重视资金安全管理和内部审计,建立重要事项、大额资金流动申报制度,完善高校大额资金的动态监控系统。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责任编辑:禾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