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新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

2006-6-15 11:18 《中国农业会计》·李琳 【 】【打印】【我要纠错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是完善财务评价体系、客观反映公司真实盈余状况的有效手段。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执行的新会计准则将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产生较大影响,笔者试析新准则下提高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有效性的途径,以期更好地为上市公司相关利益者科学决策服务。盈余质量是指会计盈余所表达的与公司经济价值有关信息的可靠程度。高质量的盈余是指报表盈余对企业过去、现在的经济成果和未来经济前景的描述是可靠、可信任的。反之,如果报表盈余对企业过去、现在的经济成果和未来经济前景的描述有误导性,那么该盈余就被认为是低质量的。在国外盈余质量是上市公司的相关利益主体长期以来非常关注的焦点,在我国近几年也不断受到重视,以此为核心展开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也逐渐成为公司财务评价的重要内容。

  一、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一)盈余质量评价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盈利的真实状况。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盈余,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和制度规定,对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各种经营业务进行确认、计量的结果。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上市公司披露以及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主体关注的更多是公司盈余方面的数字信息,而对盈余质量信息重视不够,没有深入挖掘盈余质量在价值分析与预测研究中的内涵。上市公司越来越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商业信用、公司上市、保持配股资格、偷漏税等,粉饰会计报表、调节盈余、增加账面盈余,因此必须从质量方面对公司的盈余作出科学分析和判断,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

  (二)盈余质量评价能较好地弥补原有会计准则的不足,完善公司财务评价体系和效能。我国原有会计准则体系不甚完善,对于许多特殊项目缺乏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上市公司可以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来调节利润。即使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本身也存在缺陷———会计准则具有时滞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涉及到的许多经济事项或交易在会计准则中都没有相应的规定。因此管理层可以通过会计准则的漏洞来粉饰公司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基于这种情况,通过选择系统的盈余质量评价方法、指标、标准,能对公司的盈余情况作出全面反映,能较好地弥补原有会计准则的不足,完善公司财务评价体系和效能。

  二、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的影响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执行。新准则体系的第一个层次是起到统驭作用的基本准则,第二个层次是38项具体准则。新会计准则整体将对上市公司产生深远的作用,同时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产生显著影响。

  (一)新准则短期内刺激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降低了盈余质量评价的有效性。上市公司在市场新政出台后,出于自身利益及发展考虑,进行适度的盈余管理应该说是理性经济人的正当选择,故可以预料2006年将是各家上市公司“动作”最多的一年。申银万国研究报告指出,2007年正式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可能极大地改变财务报表数据,使得上市公司利润在短期内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带来新的投资机遇。据有关方面初步估算,因实施新的准则,上市公司2006年业绩可能增加约200亿元。账面利润增长剧烈且不稳定,企业盈余质量分析的方法、指标、标准并未改变,原本这项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促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更加稳健,但很多公司借助这一政策进行的盈余管理,却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内在一致性、可比性、稳定性程度反倒更低,盈余质量评价的有效性下降。

  (二)从长远看新准则的实施将遏制企业利润操纵,为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营造良好环境。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修订了若干业务核算准则,其中重要的内容是: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规范和控制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夯实经营业绩,提高盈利质量。具体体现在:其一,存货发出计价,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其二,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其三,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放弃使用公允价值,以避免利润操纵;其四,扩大了合并报表范围,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而不以股权比例作为衡量标准。这些具体举措使上市公司盈余信息提供更加规范、合理,人为因素的干扰有所消除,盈余质量提高,盈余质量评价的客观环境得以改善。但此境况的改善需要上市公司耗费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和努力。

  三、提高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有效性的途径

  (一)更多关注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一致性。上市公司选择不同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将对公司财务数据造成不同影响,会计估计变更也会影响公司当期收益。这些会计政策的变化对公司当年和以后年度的收益都会有影响。虽然上市公司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披露了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收益的影响数额,但对以后年度的影响大小并没有被要求披露。同时,增加收益的会计政策也会对公司的长期收益产生影响。但是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没有从根本上提高盈利能力,只是以降低收益质量为代价来取得收益增加。投资者在分析过程中应特别重视会计政策的变更。《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只有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才可以变更会计政策:1?郾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2?郾变更会计政策以后,能使所提供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息更为可靠,更为相关。实际情况中,上市公司为了调节利润,往往以各种理由变更会计政策。投资者要依靠自己的分析,判断公司会计政策的变更是否满足上述两项条件,是否会对收益质量造成影响。

  (二)尽可能选择现金流量分析法评价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前面提到,2006年由于是新旧准则在上市公司更替的一年,基于各种目的和原因,上市公司盈余将发生不正常波动,加大盈余质量评价的难度。但是这种前提下产生的盈余变化大多只在账面上显现,并不能对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实施实质性影响,所以近期更适合用现金流量分析法评价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即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净流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在关注经营现金流等同时更应关注现金流量表的结构,观察伴随着经营现金流入的增长是否存在着流动资产的经营性流出、非流动资产的投资性流出的大幅增长。这些分析的综合会强化收益质量分析与评价的有效性。毕竟收益与现金流量匹配程度决定了公司的收益质量。

  (三)充分利用盈余构成分析增强盈余质量评价的可靠性。在分析上市公司的盈余构成时,首先应该关注的是主营业务利润。这部分利润是公司基本经营活动的成果,也是其一定期间获得利润中最主要、最稳定的来源。如果主营业务利润在净利润中不占领先地位,而非主营利润所占比率比较大,说明公司盈余的构成不合理,盈余质量自然就不够稳定。其次,要看来自关联企业的收益占总收益的比重。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可以判断这一企业的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

  (四)更加充分自愿地披露盈余方面的信息,优化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环境。市场的一项重要作用就是传递信息。上市公司为了外界更充分地了解公司现状,董事会决议公告中应对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理由、对会计收益的影响数进行详细披露,而且要披露政策变更给以后年度会计收益和资产质量等带来的影响。同时聘请权威的机构为公司发布客观、公允的审计意见,也可让投资者等利益主体对公司当前及未来发展作出合理评价。

  (五)对新旧准则有差异的项目重点考察,掌握某些因素对盈余质量评价的干扰。本次新会计准则的变革主要在“跌价准备计提”、“债务重组方法”、“存货管理”及“公允价值应用”等亮点上。这四点变化将涉及上市公司会计核算的方方面面,对公司的利润、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发生重要影响。这些指标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无疑具有了多重含义。今后无论是谁,出于何种目的,采用哪种方法要对上市公司的盈余及盈余质量进行评价,一定要着眼于新旧准则的差异项目,分析敏感账户(是指一些有可能被用于操纵利润的账户),从中合理分析盈余变化的原因,得出科学的盈余质量评价结论。

  (六)高度重视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过渡和衔接工作。新老会计准则转换的核心问题是哪些项目需要进行追溯调整,哪些项目不需要追溯调整。这个过程如果未能有效协调,会给广大投资者造成混乱,不知道哪些会计信息是真实的,无法做出对盈余质量的正确判断。因此,建议财政部、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合理分工,尽快制定出可行的衔接方案,努力实现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平稳过渡。

  (七)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环境与实施机制。提高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于上市公司整体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然而目前很多公众投资者认为,现阶段中国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的可靠性是难以保证的。信息披露的形式远远领先于信息披露的实质,以条文为基础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与披露标准的制订及颁布速度,远远超越于目前的信息披露实践。主要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缺乏足够的竞争;市场缺乏对信息披露主体有效的法律约束机制;公司内部缺乏有效的信息披露实施机制。好的、有效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必须依托盈余信息的真实性,起码公司盈余的数量信息要可靠,否则质量就无从谈起。因此上市公司首先要构建完善的、可操作的信息披露责任机制,强化上市公司执行层对公司信息披露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的责任,包括足够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对财务欺诈行为形成有效的法律约束机制。其次,通过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增强由独立董事主导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在内部审计、聘选外部审计机构等方面的职能,在公司内部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操作程序和制约机制。此外,应在会计准则质量提高的前提下,在限制公司盈余管理空间的同时,推进有关的制度建设。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责任编辑:广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