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新股发行呼唤真蓝筹

2006-9-20 11:24 《新财经》·皮海洲 【 】【打印】【我要纠错

  最近几年,在价值投资理念熏陶下,市场对蓝筹股有了越来越多的认同感,投资蓝筹股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理性选择。但鉴于中国股市蓝筹稀缺的事实,因此,广大投资者对蓝筹股的发行上市充满期盼。正是基于投资者对蓝筹股投资的需要,管理层在安排新股发行时,也常常打出“蓝筹股”或“优质企业”的招牌,以迎合投资者。在今年“新老划断”三步走的安排中,第三步就是“择机选择优质公司,启动全流通条件下的IPO”。安排蓝筹公司发行上市成了当前市场的“亮点”。

  从“新老划断”推出的情况来看,市场对优质股、蓝筹股的发行上市还是持积极欢迎态度的。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是,在“新老划断”政策推出的时候,股市仍保持着强劲的上升势头。特别是在全流通第一股中工国际发行消息出台的情况下,股指还顽强地向1700点推进。然而,或许是叶公好龙,或许是新股发行政策出现了问题,伴随着新股发行的向前推进,市场却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担心。而曾经被投资者寄予厚望的大盘蓝筹股的发行,则似乎变成了一颗颗定时炸弹,炸得投资者胆战心惊。

  前期发行的几只蓝筹股其实更像是定时炸弹。这一点,明显体现在蓝筹股的发行消息给股市带来的大跌上。自5月底新股发行重新启动以来,股市的四次大跌分别出现在6月7日,当日上证指数大跌89.58点;7月13日,当日上证指数大跌84.23点;7月19日,上证股指大跌39点;7月31日,上证指数大跌49点。而这四次大跌分别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大秦铁路、中国航空四只航母级股票的发行消息出台有关。因此,这四根长阴线,分明就是四只“航母”投下的炸弹,一颗接着一颗,爆炸在A股市场中,令投资者无处可逃。

  市场之所以出现这样一种“蓝筹变炸弹”的可悲局面,根源显然在于管理层没有顾及到市场的承受能力,一味加快新股发行节奏。由于目前的“打新股”制度极大地照顾了机构投资者的利益,这就吸引了更多的机构投资者拥挤到一级市场里,专职从事“打新股”游戏,进而带来了一级市场的虚假繁荣,造成一级市场新股发行供不应求的假象。而实际上,就在一级市场集中了8000多亿元资金“打新股”的时候,二级市场8月3日两市成交额甚至不足200亿元,二级市场的“肌体”可以说虚弱到了极点。正是一级市场这种“供需两旺”的虚假繁荣,引发了新股发行的“密集轰炸”,不仅每周发行数量保持4~5只,而且以“蓝筹股”面目出现的大型航母股也是一只接一只,令市场应接不暇。

  当然,“蓝筹股”并不蓝筹,也是“蓝筹股变炸弹”的又一重要原因。投资者之所以对蓝筹股充满期盼,是希望通过投资蓝筹股来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分享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但目前市场上发行的蓝筹股明显存在着业绩平庸问题。

  目前,已发行上市的第一大盘股中国银行,业绩只有0.12元;即将登陆A股的国航、工行、交行、建行等大盘股的业绩也难以令人信服。尤其是正在发行的中国航空,在整个航空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下,其业绩面临很大的变数,甚至可能如当初的南方航空一样,一上市就来个业绩大变脸。而且,当前重点发行上市的银行股,其所在行业又是各种经济案件的高发行业,而每个案件所涉及的金额少则几千万元,多则数以亿计。因此,这样一些业绩平平甚至存在着极大危机的大盘股,打着“蓝筹股”的旗号上市,投资者不能不万分小心,稍不留神就有被其炸飞的危险。因此,对于当前发行的蓝筹股,投资者要说爱你还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