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终于选择了提高利率,虽然迟到,但却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最有效工具
目前,银行流动性过剩已经很严重,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作用甚微,而且不能对银行外资金起作用。因此,央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7个百分点。笔者认为,连续加息才是政府目前宏观调控最有效工具。
从2004年以来,政府的宏观调控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不但收效甚微,反而越来越热。究其原因,这几年的宏观调控没有把握到经济过热的根本所在,所以,也就无法采取合适的手段与工具。目前中国经济过热表面上是由于金融市场流动性泛滥,那么其根源何在?
中国经济过热是政府管制下低利率政策所导致的。在低利率政策下,金融市场资源配置低效率,必然会导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泛滥、传统的产业结构流行、资本挤出劳动力、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房地产泡沫吹大、资产价格飙升、居民财富制度性转移,等等。而宏观调控需要从低利率政策入手,改变目前国内金融市场价格水平与价格形成机制。只有增加资金使用的成本,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水平,才能通过利率来影响与改变企业及个人资金使用的行为决策,从而改变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
目前国内低利率表现,一是政府管制下的银行利率严重低于民间信贷市场利率;二是中国的利率水平与名义GDP增速严重偏离;三是美国与中国同时在2004年开始升息,美国升了十七次,中国比美国的DGP增长要快几位,但中国利率目前为止只升两次半;四是由于中国的资本投资回报率高于国际水平,从而吸引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入中国。资本的投资回报率是什么?就是利率。但目前国内银行利率与资本的投资回报率严重背离,这就是银行流动性泛滥的原因所在。因此,如果不改变国内银行的低利率政策,种种扭曲的经济行为不可能得到调整。
央行8月19日升息已经错过了不少时机,是一次晚到的加息。有人认为,我国货币当局在升息决策上犹豫不决。一是因为国内的CPI过低,二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其实,这两种理由都是不充分的。
现代央行货币政策职能并非逆风而动,而是采取中性的货币政策,即尽量减少货币政策工具的出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更多的是前瞻性),所参考的数据并非仅是CPI的变化。在国内资产价格(房地产价格与股市价格)快速上涨的情况下,CPI因素不能成为央行犹豫不决的理由,更何况中国的CPI问题重重。有人说:“中国的CPI以国际惯例为幌子,实际上的居民消费中,什么价格上涨就不计算什么。”尽管这种说法有些极端,但也是事实。
至于升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在中国本币市场与外币市场基本分割的情况下,本币利率变化不容易传导到外汇市场。那么,本币的利率上升怎么会对国外热钱进入国内市场有过多影响呢?特别是中国作为一个大经济体,即使外币能够通过非法渠道进入国内市场,这些热钱对经济影响也是十分有限的。
利率的变化是国内市场利益关系的调整,而汇率的变化是国内与国外的利益关系的调整。在一个本外币市场基本分割、有效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没有确立的情况下,要找到一个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水平是不可能的。汇率调整只能给不确定的国内经济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国内宏观调控的工具应该选择连续升息。
(易宪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与制度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