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农垦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6-9-24 16:2 《中国农业会计》·齐群力 【 】【打印】【我要纠错

  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农垦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数量上的从无到有,规模上的从小到大,实力上的从弱到强,经营行业上的从狭窄到齐全的演变过程,由过去的“拾遗补缺”、“有益补充”,逐渐成长为农垦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农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到2003年底,全国农垦系统中从事非公有制经营的单位发展到44.9万个,从业人员达到157.33万人,民营企业资产总额达598亿元,实现利润38.66亿元,上交税金27.24亿元。农垦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拉动垦区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垦区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管理力度不足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其较为突出的表现是,企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管理体制不协调,职能没有得到发挥,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农垦民营企业只有全面更新观念,确立现代理财意识,净化财务管理环境,才能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

  一、农垦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与问题

  客观而论,农垦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不是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有”或“无”的问题。长期以来,垦区民营企业根本没有科学的财务管理活动。这些企业的投资决策、融资决策或股利政策的做出和制定,要么是率性而为,要么是以“权”定夺,完全没有经过科学规范的决策程序。另外,为数不少的高层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淡薄,甚至存在严重误解,将财务管理的重点放在融资活动上,认为有了资金,企业便可无所不能,等等。很多民营企业主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农垦民营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阻碍。例如,政策的“歧视”使农垦民营企业和大型企业不能公平竞争;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大量的干预,使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短期化;财务管理受企业领导的影响过大;等等。农垦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企业领导素质不高,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农垦民营企业的领导者,从总体看,文化水平不高,特别是“小作坊”、“夫妻店”起家的民营企业,其经营者缺乏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和作用认识不清。而且,不少民营企业的领导者囿于原有经验,错误认为企业效益是靠业务做出来的,而不是由财务管理管出来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这些领导者简单地认为财务管理就是记账、算账和报账,完全无视财务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功的指导作用;也导致他们对专职财会人员的轻视,忽视财会人员在企业中应发挥的管理职能。企业领导素质不高,财务管理意识的淡薄,大大制约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进程和持续发展。

  (二)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其表现有:一是部分企业没有制度意识;二是即使有制度也不完整、不细致、不严密,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用;三是只建制度,不注重实施,走过场,搞形式,不按制度办事;四是感情用事,执法不严。

  (三)财务治理结构不合理。一些农垦民营企业靠亲缘关系维持运行,造成了家庭“大锅饭”,股东之间难以形成有效制约。民营企业家长式管理的局限性、随意性,造成了企业决策的浪漫化、模糊化,企业决策不计成本,不讲效益,决策过程仅凭“大概”、“可能”、“估计”、“大致”等非理性判断进行。

  (四)财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放心”和“能干”无法兼得总是民营企业主的一块心病。民营公司家族化常常是无奈的选择。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岗位无疑是企业一个至关重要的岗位,这种岗位,民营企业家通常只能选择自己“放心”的人,而不能选择“能干”的人。这种选择的必然结果是,民营企业财会人员通常流动性较大,整体素质较差。虽然企业具有了“我要管理”的主观意识,但缺乏“我能管理”的知识所支撑的能力。

  (五)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民营企业有一个特点,财务是由老板单线控制,但是往往又控制不住,因为企业里没有建立财务控制机制和财务控制体系,老板与经营者之间的游戏规则并没有处理好。其主要表现有:缺乏适当的决策核准程序;没有建立科学的财务预算体系;缺乏独立第三者进行验证、核对与抽查工作;会计记录与资产保管未分离;会计职责划分不明;各部门权责划分不清;对重要控制缺乏适当的监控;不能对已知重大缺陷及时采取改正措施;部门间、岗位间缺乏相互核对与检查。

  (六)财务管理手段落后。不少农垦民营企业只有纯粹的记账式会计,几乎没有真正建立起计划、预算、统计、信息、审计的闭合循环系统。

  二、加强农垦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提高财务管理的意识。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落后的财务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农垦民营企业规模小、效益差、生命周期短的深层次原因。为此,农垦民营企业主应走出误区,树立全新的理财观念,一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观念,将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人格化”,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民主式和参与式财务管理模式。二是要确立资本多元化的财务管理观念,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三是要确立信息管理的财务管理观念,从全面、准确、迅速、有效地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入手,进行财务决策和资金运筹,以便寻找企业的发展良机。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农垦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制度问题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在民营企业创业初期,由于主客观条件不成熟,企业管理者过分依赖情感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实施的是一种感性而非理性管理,削弱了企业的“制度意识”,企业大多缺乏完整的管理制度。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是很难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的。企业必须摒弃创业初期凭经验进行管理的模式,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能够相互制衡和约束的权利分配和决策机制。一是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统一负责企业的资金融通、现金出纳、财会管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以及预算编制、决算工作。二是要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如现金、采购、报销、稽核等制度,实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是要完善财务处理流程,规范会计行为。企业任何重大的财务和经营活动决策,应当有科学的财务处理程序;账、款、物应设专人分管;财务人员要参与制订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把好资金支付审查关。四是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民营企业的财务监督。在企业中推行“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稽查制度。内部稽查要从事后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专项审计等领域发展,提高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五是要强化外部监督。从目前垦区民营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是不现实的。我们应更多地借助外部力量,帮助民营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实践已经证明,强有力的外部监督是促进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三)强化风险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市场经济的机制客观上使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着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与可能,而这种可能性在农垦民营企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会更大。因此,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必须有正确的风险观,善于捕捉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有步骤、有预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把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一是要树立资金的风险意识,构建有效的资金管理机制,强化资金管理责任制。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筹资结构,进行适度负债经营。在充分考虑偿债能力的前提下,筹措建设资金,防止急功近利、盲目举债,增加筹资风险;要建立资金投入效益保证机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分析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把好项目的财务预算关;要妥善处理好消费与发展的关系,控制资金的分流,防止过多资金分流到非生产性投资领域。二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财务分配结构,防范骨干员工的“道德风险”和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吞食。家族制民营企业产权上的排外性和利益分配上的不合理性,势必引发人才外流、技术断层等问题,“树未倒,猢狲散”的现象在垦区民营企业中早已是司空见惯。三是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财务部门要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财务信息,多方收集企业外部的相关情报,主动研究市场发展动态,全程监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现异常,及时报警,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转变用人观念,完善用人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民营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财务管理机构的相对简单,但经济活动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又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强的要求。农垦民营企业一定要改变家族的模式,舍弃任人惟亲的陈旧观念,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拓宽思路,广纳贤才。一是要让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财务岗位上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二是要强化对现有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法律知识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其监督意识。三是要加大财务硬件投资力度,加强会计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林业局)